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应以分配公平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配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最根本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普遍存在;收入分配不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挑战,容易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当前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落实收入公平分配措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人们强烈关注。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因素是制度和政策缺乏公正性。因此,只有通过正义制度的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社会才能保持公平与正义,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实现。为此,必须通过正义性制度对人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进行合理的初次分配,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在完善初次分配公平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规则在促进初次分配公平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应该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分配过程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是从理论上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锁钥。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国近几年的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国际警戒线,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税种,我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税制模式难以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且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改革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迫在眉睫。基于调节收入分配和税收公平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应选择分类综合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初次分配中,效率和公平呈正相关关系;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短期、局部有矛盾,长期趋势一致.初次分配公平是实现分配公平的基础,再分配是一种事后的静态利益补偿机制.初次分配的机会不公、再分配调节不力因素叠加在一起加重了我国收入分配失衡.治本之策在于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解决机会不公,并辅之以再分配的有力调节;在初次分配环节处理好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再分配环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收入在整体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收入差距却逐渐拉大。缩小收入差距.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初次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因素,并对促进我国初次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之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实践的变化,我国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深入研究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状况,对于正确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即使贫困人口的收入也有了巨大提高,但是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刻不容缓。要通过实现公平分配,完善税收制度,切实解决少数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防止生产要素市场不规范而产生灰色收入,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税收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经济杠杆,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完善税制结构,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加强税收征管和推进其他宏观调控配套措施的完善,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