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股份合作制是国有小型企业改革的一种有效形式──对山东省诸城等地区县域企业改革的调查臧志风,张大军,周天勇今年一月,我们到山东诸城、阳信等地,就县域企业(包括县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进行了调查.我们看到各地都根据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相似文献   
2.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途径。在这方面,基层的干部和群众有许多好的创造和做法。浙江省宁海县设立专职人民调解室,拓展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建网络问政的硬平台和软平台,发展城乡均衡教育,建立街道、社区的和谐促进会等,收到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增添了动力。  相似文献   
3.
石油危机与中国未来发展大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1日,沙特国王法赫德去逝。由于沙特在世界石油市场的特殊地位,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今年世界政治领域中的一件必将产生长远影响的大事。原因很简单:法赫德国王的去逝使得沙特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的未来政治前景变得更加微妙和危险,而在工业化时代,石油地缘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从新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指出价值规律的本质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按照这个价值量的“准尺”要求等价交换。按照这个定义,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提法作了新的阐释。最后,作者提出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经济诸规律的“母”规律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大军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0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是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导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十五大报告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则规定加以具体化,并总结十五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作出了新的概括,特别是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有了新的突破。现就个人学习《决定》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看法。一、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国正在由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公…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以来 ,改革将不可遏制地深入到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地带 ,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国有制一维线性的超稳定结构 ,使其变为多维动态的耗散结构。这是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而又要求继续深化的必然趋势。但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却是不容怀疑的。一些人漠视这一点或者根本不认识这一点 ,这是理论上缺乏准备的幼稚表现。须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必须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之上 ,其基本标志是要看是否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构造起新的国有制基础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并且是否能创造出高效益来。  一、公有制为主体既要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经济理论之所以能够引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 ,其基本原因就在于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成功地应用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独树一帜地创造了科学的理论方法论。深入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方法论 ,可以增进对这一理论的具体把握 ,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企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国企业改革中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国企业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探讨了国企的配套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大军 《前沿》2008,(6):40-41
本文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认识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认识不足:忽略了在建设进程中对人的价值关注;忽略了个体需求和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可能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强调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伦理价值关注不足;实践中的简单和片面化的理解最终奋斗目标。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提出了建设与实现人的解放相结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求;认识到了个体的价值需求、阶段性建设目标可能与最高目标存在的矛盾和不一致;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处理好满足当代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必须协调经济建设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