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据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斯米尔诺夫透露,今年的俄春季征兵工作较为困难,征兵形势"每况愈下",应召的兵源素质不容乐观.计划征招的15.5万名18岁至27岁的俄罗斯公民仅占适龄青年的9.1%,其余人要么可以合法免除兵役,要么可以延缓服役时间.2004年这个比例是9.5%,而在1994年则是27%.目前,俄罗斯实行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近年来,俄罗斯出现了"征兵难"的现象,对此,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俄罗斯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姿态,促使俄美迅速接近.俄美两国的舆论都在宣传俄美"两国间真正结束了敌对关系,变成了可以在重大国际安全问题上展开合作的伙伴".但是,由于俄美问的根本战略利益矛盾并未消弥,反而因美国介入中亚及独联体地区而有所增加.因此,俄美间新的"合作关系"还要经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俄罗斯青少年犯罪问题严重俄罗斯副总检察长巴斯特雷金透露,俄青少年犯罪手段的残忍和不理智程度令人震惊。2006年,俄罗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约为1.5万起,大学生犯罪案件约为7000起。目前,俄监狱和劳改场所大约关押着24万名青少年。在被追究责任的少年犯中,有三分之一犯了重罪。一些青少年作案手段残忍、毫不理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社会教育制度薄弱,缺乏对未成年人的监督机制,青少年没有受到义务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底,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就提高天然气价格问题出现争议.俄方要求乌方按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市场价格购买,乌方则要求按每千立方米50美元购买.2006年1月1日,乌克兰拒绝俄公司提出的2006年天然气供应和运输最新建议.同日,俄天然气的控制站正式停止了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后经过多次谈判和包括欧盟等多方面的斡旋,最终达成协议.在未来5年里,乌方将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从"俄乌能源"公司购买天然气.俄乌"天然气之争"暂时落下帷幕,但其背景复杂,影响远未消除.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俄美围绕东欧导弹防御系统的争执不断升级,并成为影响未来俄美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俄美双方都不具有"对抗"的主观愿望,特别是俄罗斯暂时也不具备"对抗"的客观实力,所以未来俄美在围绕此问题的博弈中可能会相互作出一定妥协和让步,"东欧导弹防御系统"有望在俄美两国的互动中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6.
方亮 《南风窗》2012,(2):81-82
俄每年航天发射次数占全球总数的40%以上,却只能占到太空经济份额的3%。10多年的"饥饿状态"让俄无力搞技术上的探索与开发,不进则退,落后是必然的。自戈尔巴乔夫改革始,俄罗斯民族走过了一代人还多的时间。政治经历反复,经济难上正轨,红色帝国留下的家底日益摊薄。过去一年来,曾经辉煌无限的航天业连续经历失败,意味着老本已经吃光,俄航天业像这个迷茫的国家一样被迫重新上路。"政权回来了!"从2010年12月到2011岁末,俄经历了8次重大航天项目失败,其中不乏"进步"号货运飞船30年来首次发射失败使国际空间站险些陷入"无人驾驶"状态和中俄两枚火星探测器未按计划变轨至今处于下坠状态这样的有重大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多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10年的增长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有关增长质量和原因的探讨出现诸多分歧.本文在俄官方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基础上对最近两年俄经济发展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追踪和梳理,从历史的纵向、地域的横向以及内、外部因素对增长的结构性贡献的角度阐释了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实质,并对最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全球危机冲击下的俄经济状况进行了描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格鲁吉亚两国外长5月29日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商定俄将在2008年内自格分阶段撤除军事基地,格则承诺不在其领土部署他国军事基地或军队.至此,困扰两国关系近十年之久的俄驻格军事基地问题,终于在争吵和讨价还价声中落幕,有了一个令双方均能接受的初步"说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解读俄苏社会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一把钥匙.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处于新的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再成为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重塑"俄罗斯思想",作为维系俄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精神支柱,就成为当政者和全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叶利钦时代政坛风云变幻,思潮流派纷争迭起,反映了转型期间社会的全部复杂性.普京时期开始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俄罗斯思想"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调整的影响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布什政府对俄罗斯奉行的"挤压、遏制及削弱"的单边主义政策,致使美俄关系陷入日益"冰化"的状态.奥巴马上台后,呈现出谋求修复和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政策调整趋势.美国的这一政策调整不仅有利于缓和美俄在诸如东欧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促进美俄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并将对世界的多极化进程以及中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富于形象思维,往往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或者卡通化。在国际政治领域也是如此。 当伊拉克战争胜券在握时,美国弄出一副特殊的扑克牌,牌上画有美国要捉拿的伊政府高官,清楚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向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渗透,少数地方官员由袒护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首领发展到公开半公开地组织、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活动,成为不折不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老大。这种转变为“黑老大”意味着官员的腐败的目标正在由贪图享受转变为积累个人资本,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相似文献   

13.
从"和平外交"到"和谐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以来,"和谐"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高层的外交活动中,它已成了反映中国外交新内涵和新特点的一个响亮的关键词.这说明,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转型经济及绝大多数发展中经济相比,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强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相对稳定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观察和研究国际问题,可以有多个"切入点".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有两个"点"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和"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备受各方关注的巴勒斯坦第二次立法委员会选举结果于1月29日揭晓.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74票对45票的绝对优势,出人意料地战胜原执政党、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并因获得巴立法委132个议席半数以上席位而享有独立组阁权.  相似文献   

18.
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是一个夸大的、不符合事实的看法,而其中提及的"中国特征的全球化"尽管有一些正确的成分,但是将全球化归结为某个国家的全球化是肤浅的,有可能导致世界未来十分危险的发展.中国进入全球化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的、挑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肖枫 《当代世界》2010,(10):37-39
近几月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态势令人关注。有人说美国正"从南北两端围堵中国",中美间一场"战略较量"在所难免。也有人说中美是"假朋友"关系,什么"伙伴关系"只是为"好听"。还有人说,"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既然中国实力增强腰杆硬了,在"维(护国家主)权"问题上应"加快进度"。诸如此类的议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是绝不可"简单化"地看待和对待的。  相似文献   

20.
欧盟对华军售禁令解禁问题已引起欧、美、日、俄、台的高度关切,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个重大议题.解禁大势已定,但欧盟内部的"反解派"和美国的作梗使解禁面临重重障碍.最后的解禁将可能是欧美达成妥协,美国仍维系其主导的西方对华武器禁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