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迁 《科技与法律》2004,45(2):98-102
面对"基因歧视"所可能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一些国家通过了专门立法对其加以预防和控制.但有学者认为"基因信息"也是普通的"医疗信息",立法者不应只针对由"基因信息"导致的歧视进行立法,而是应当针对所有由医疗状况引起的歧视进行立法.本文指出"基因信息"与普通医疗信息相比,具有特殊的自然特征和社会意义,在全社会普遍不能正确理解基因信息预测意义的情况下,专门立法防止由这种误解导致的"基因歧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标志的基因科技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技术也已投入临床应用.但基因科技的负面社会影响也随之产生欧美等国在保险市场、就业市场等领域,出现了保险公司和雇主要求投保人或申请人提供基因信息,并对那些具有基因缺陷、有可能在未来患上疾病的投保人或申请人提高保费、拒绝承保或不予录用的现象,被称之为"基因歧视".虽然"基因歧视"现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相应的立法不断出现,但与"基因歧视"有关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尚未得到研究和解决.本文提出应当对"基因歧视"的概念、法律应当禁止的"基因歧视"的范围、构成"歧视"的行为性质、立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课题进行研究,以期为立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3.
王迁 《科技与法律》2004,64(3):71-76
鉴于基因信息的特殊之处,针对"基因歧视".的立法也必须遵循特殊的原则."不知情权"是随着基因科技的发展而新产生的一项权利,它意味着个人有权选择是否允许他人向自己披露自身的基因信息,即使个人并未做出是否接受披露的意思表示,也要视基因信息的性质来考虑是否向本人披露,以保护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安宁."知情同意"原则意味着"基因检测"必须经过被检测者在充分知情前提下的同意.向本人隐瞒事实真相而进行的"基因检测",以及为了进行"基因检测"而秘密收集DNA样本的行为都应当受到禁止.  相似文献   

4.
传统反歧视法判断一项"区别对待"行为是否构成"歧视",首先需要借助道德判断标准.如果"区别对待"是基于对他人人品、能力、生理等特点的错误判断,或出于不道德目的,以及会导致严重社会后果,将被道德观念认为是"歧视".此外,传统反歧视法还有特定的法律判断标准那些合乎道德准则,但却不成比例地伤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区别对待"被法律定为非法"间接歧视";相反,为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成员优先提供受教育、就业等机会的"反向歧视"则被定为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5.
基因平等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在基因上被平等对待的人格权利。它的社会根源在于基因歧视,即仅仅基于所谓“缺陷基因”而对携带者作出的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基因歧视是对基因平等权的侵害,但基因信息的特殊性使得禁止传统歧视的法律策略不能直接适用。根据“第二次选择”中的基因正义原则,建构基因平等权法律规范是我国应对基因歧视的基本私法政策。基因平等权的边界是基因上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要在各种冲突着的利益之间寻求一般禁止与例外的平衡。与欧美相比,我国对基因医学技术的应对机制非常欠缺。虽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明确、直接的条款能对基因平等权损害提供救济,但基于私法特别是人格权的涵摄力,通过法解释,侵权责任法能够将基因歧视侵权损害纳入救济范围。  相似文献   

6.
就业基因歧视与我国未来法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基因技术的发展,携带某种可能致病的非正常基因的人,在未来的就业中可能受到歧视。为了避免就业基因歧视影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专家们都在寻找对策,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基因资源的国家,难免会遇到这种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关于基因歧视方面的立法,设计我国的反就业基因歧视法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蒋月 《政法论丛》2013,(6):50-59
为防治基因技术的滥用和基因信息歧视,以《2008年禁止基因信息歧视法》为代表的美国联邦和州立法积极实施干预,以确保所有人雇佣机会平等、享有平等健康保险待遇,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美国反基因歧视法内容详尽,既禁止基因信息歧视行为,又兼顾保险公司、雇主的合理要求以及避免可能给第三人及公众带来的风险,使违法行为几乎“无缝隙可钻”,且法律对公立雇主的要求高于私立雇主.美国反基因歧视法律实践,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和把握平等权,完善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具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8.
人类基因资源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财富资源,然而近年来因人类基因资源的无序适用使得有关法律争议逐年上升。本文以"中国基因歧视第一案"为例,通过该案例中因人体基因资源使用所引发纠纷解读人类基因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问题,阐明了人类基因资源保护中相关法律适用的依据及具体保护措施,旨在对现有人类基因资源的立法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就业市场中基于个人的基因缺陷及其携带情形所作的不合理区别对待,严重影响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基因歧视既源于对体现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人固有差异的偏见,也是用人单位不适当地将人体基因结构及其缺陷作为衡量工作能力标准的结果。应对我国就业中的基因歧视,需要在立法上明确劳动者对基因信息享有的隐私权优先于用人单位的雇佣知情权,同时实行保护基因隐私权与禁止风险基因选择的二元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就业、公共福利领域中,歧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在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可以有效遏制歧视的法律,这使得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所以,反歧视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如何对是否是歧视的鉴别便是反歧视最首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11.
12.
Genetic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future of genetic testing and disiblity insurance,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for discrimination when using genetic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范愉 《法学家》2013,(1):1-14,176
中国法律史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古代中国尽管确实存在着相对"无讼"的现象和"息讼"的努力,但实际上有不少区域呈现出"诉讼社会"的景象,诉讼滥用、欺诈诉讼、恶意诉讼等甚至成为一些地方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原因外,中央集权下发达的司法体制与民间社会自治的相对弱势,是形成诉讼社会的关键要因。当诉讼超出社会和司法的承受力之时,官府对诉讼的限制乃至打压,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潜规则。滥讼与讼难交织的恶性循环,既破坏了司法的公信力,也必然导致社会治理的混乱和道德失范。历史经验表明,"诉讼社会"和"无讼社会"这两种理想类型,都不能独立成为社会治理的合理模式,现实的选择只能是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应对各种社会需求和危机,从而形成国家法律机制与社会自治的协调,逐步接近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