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层矛盾的状态。其中一个矛盾就是“公”和“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现实里几乎达到了一个异常尖锐和时有爆发冲突的地步。其核心还是一个如何理解“公”和“私”以及“利”与“益”的概念、范畴和内涵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公”和“私”是一对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依存还相互运动的范畴,二是“力”和“利”是一对内涵、方向和程度不同甚至对立与互换的范畴,三是人类社会发展是“公共领域”与“私个权利”两极连续摆动的结果,四是政府要为治理“公共领域”及其资源做出新制度的设想、设计和设施。其结论是,“公共”和“私个”的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但更是未来的。问题是,只有把它们彻底认识了,才能最终科学地把握它们。  相似文献   

2.
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8月22日第五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此次草案进一步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集体的、私人的合法权益。中国人的私有财产在几经修改的法律草案中取得与公有财产的平等地位,由此结束了先“公”后“私”还是先“私”后“公”的争议。“这就意味着要对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有财产一视同仁进行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尹飞说。  相似文献   

3.
于人 《奋斗》2006,(11):57-57
最近,笔者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听到群众议论:别看很多“正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太容易。可还是有的人家的孩子弄个文凭就能吃“皇粮”:吃“皇粮”的“旱涝保收”,都说是国家养着。可国家的钱不还是咱老百姓挣的?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很刺耳,但细想起来,还真有道理。  相似文献   

4.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5.
吴国洋 《奋斗》2006,(12):63-63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有许多人被称呼为“家”的。诸如,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科学家,近年来各地似乎又冒出了许多“吃家”。历史上大凡被称之为“家”的人.一定不是平凡之辈:如果再冠以“勇敢”二字,那就更非同凡响。中国一位伟人有句名言:“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是一位勇敢者。”对此论断我常持异议。螃蟹虽说张牙舞爪横行霸道,一副蛮横的样子,但我感到并不那么可憎可怕,比起现在勇敢的“吃家”来,敢吃螃蟹又算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禁吃”,依然任重道远──写在'95“禁吃令”发出之后宋溪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灿烂多彩的美食文化,不仅为国人所自豪,亦为世界所倾慕。只是遗憾,堪称世界一绝的中国美食,在当今却被一些食客们演绎为长盛不衰的"公吃",以致于公款吃喝已成为败坏风气、疏远党群关...  相似文献   

7.
艾迪 《党课》2010,(3):103-104
“一招鲜,吃遍天。”古龙笔下的李寻欢仅靠一手飞刀功夫独步江湖数十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身怀长技,走到哪儿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说实话,身怀一招鲜,未必真能“吃遍天”,但吃片天还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前线》1998,(11)
公与私的考验是当前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临的主要考验。能不能经得起这个考验,尖锐地摆在我们共产党人的面前。公与私的考验首先表现在如何对待权力。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你手中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权力姓“公”而不是姓“私”,因此必须用它来为人民...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11):59-59
梁衡在8月27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我长期当记者,深入基层,出入官场,后来又从事管理,身为官员。了解了老百姓怎样看政治,官场怎样看政治。我想从百姓所望和官员所为角度给政治下这样一个定义:政治是一定的个人或集团借用公民所委托的权力来为社会和民众办大事。这里有几个关键词:一是“办大事”,不是做小事,不要作秀,不要庸俗化;二是“公民委托的权力”,你手中的权姓“公”不姓“私”,政治家干的事是公事,不是私事;三是“个人或集团”,就是说再大的事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机构或人来干,可能干好,也可能干坏,因此必须有监督和制约。政治姓“公”不姓“私”。  相似文献   

10.
识人贵正心     
春秋时期,卫灵公一度宠爱弥子瑕。有天夜晚,弥子瑕母亲病重,竟伪称君王许可,乘坐灵公私人车马回家探母。按法令,私乘君王座车者须处刖刑。可灵公知晓后,非但没有处罚,反而喷喷赞叹:“弥子瑕竟敢冒刖刑的处罚回家探亲,这种孝心实在令人钦佩啊!”又一次,弥子瑕陪灵公在花园散步,看到果实累累的桃子,就顺手摘了一个,咬一口后觉得很好吃,便把剩余部分递给灵公。灵公对此非常高兴:“弥子瑕有什么好吃的都不会一人独吞,总想到我,真令人欣喜!”数年之后,弥子瑕年老,不再受灵公宠爱。灵公一想起往事,就耿耿于怀:“你!竟敢未得我许可,伪诏私乘我的马车,还把吃剩的桃子拿给我吃,实在是无礼之至!”遂对弥子瑕处以刑罚。  相似文献   

11.
倪子  刘鹏展 《党建文汇》2013,(12):58-58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从中医角度讲,不同的萝卜对人体有着不同的益处:白萝卜可以补气、顺气;  相似文献   

12.
公与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话题虽然古老,但至今仍是做人修道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意蕴常说常新,道理越论越深。时值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转折时代,说公论私决难避开倡廉肃贪之涵义。笔者以为“公”是“廉”的载体,“私”是“贪”的温床。公生明,明生廉,...  相似文献   

13.
马成林私放犯人被撤职本刊积石山讯(边供稿)积石山县法制局原任局长马成林,在任县公安局长期间,违反有关规定,擅自以『保外就医』之名私放犯人十二名,造成严重后果。马成林受到留党察看两年、撤销职务、工资降两级的处分。马成林私放犯人被撤职...  相似文献   

14.
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引发或推动的所有制结构变化,与传统的所有制理论发生了碰撞。那种非“公”即“私”、“公”“私”对立的所有制理论已妨碍改  相似文献   

15.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但有些人总是心存疑惑:“学习理论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答曰:“能,不仅能当饭吃,而且理论就是为让多数人有饭吃和吃好饭的学问。”  相似文献   

16.
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由此可见,吃乃是人的天性。“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也说明了吃是人的第一件大事。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一部饥饿频频出现的历史,即使是康乾盛世的乾隆元年,也曾饿殍遍野,所以,人们自古就很看重吃。小孩出生要吃“三朝酒”,一个月之后要吃“满月酒”,考上大学要吃“庆贺酒”,结婚要吃“贺喜酒”,搬进新居要吃“进屋酒”,五十、六十岁……生日要吃“祝寿酒”,即使上西天不能再“吃”了,儿孙亲属们也要大吃一顿“上山酒”,人的一生简直就是在大吃大喝中度过的。中国悠久的历史也是一部“食不厌精,脍…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对很多人来说,这里难度最大的恐怕是最后一句。面对丰盛晚餐的诱惑,到底该如何做到“晚吃少”呢?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里所谓“吃少”并不是指食物种类少或摄入量减少,而是少在吃进的热量上,也就是合理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取的同时,又保证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只要尝试以下几点,“吃得少”并不难做到。  相似文献   

18.
吃祖宗饭要会“吃”严行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中华民族,子子孙孙,历朝历代,一方面继承发扬祖宗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又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祖宗的业绩,以至不断繁衍,生生不息,愈益兴旺。有人说,后人多是靠吃祖先饭立业的...  相似文献   

19.
李忠 《前线》2004,(11)
十 届 全 国 人 大 二 次 会 议 审 议 通 过 的 宪 法 修 正 案将 原 宪 法 第 十 三 条 “国 家 保 护 公 民 的 合 法 的 收 入 、储蓄 、 房 屋 和 其 他 合 法 财 产 的 所 有 权 ”、“国 家 依 照 法 律规 定 保 护 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的 继 承 权 ”修 改 为 “公 民 的合 法 的 私 有 财 产 不 受 侵 犯 ”、“国 家 依 照 法 律 规 定 保 护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权 和 继 承 权 ”、“国 家 为 了 公 共 利 益 的需 要 ,可 以 依 照 法 律 规 定 对 公 民 的 私 有 财 产 实 行 征 收或 者 征用 ,并 给 予 补 偿 。”这 一 修…  相似文献   

20.
艾迪 《党课》2006,(2):80-81
小时候住在乡下,那时候物质供应匮乏,不要说鸡鸭鱼内了,就是精米白面也不是能够经常吃到的东西。记得到镇上的粮店去买粮的时候,每个人每个月三十斤左右的定量,其中大米只有几斤,剩下的,都是其他粮食,而红薯是最主要的。每次当我们吃米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在吃红薯.我不明白,还以为母亲喜欢红薯的味道,因为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红薯又香又甜,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她喜欢吃。因此我每次吃饭的时候经常时母亲说,这些红薯都是您的.您一个人吃吧。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地懂得:原来,母亲也许爱吃红薯,但她那么多年拿红薯当饭吃,却并不是因为除红薯外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也不是爱吃红薯到了每餐必啖的地步,那是因为什么呢?很简单,是因为爱,她爱孩子,她爱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