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政治伦理视域中的廉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海潇 《人大研究》2006,(11):35-37
确立好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以下简称廉洁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在宏观的伦理视域中审视廉洁文化建设及其作用,对于廉洁文化建设突破传统思维意识的束缚,具有重要意义。一、政治伦理:廉洁文化的核心价值廉洁文化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以廉洁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感受、政治认识和政治规范的文化综合,它反映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精神,它是政治文化。廉洁文化的伦理准则规范着公共权力的配置、运行、制约和监督等一系列过程,促使公共权力保持廉洁。从政治结构分析,廉洁文化蕴含以下基本政治伦理:1.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任何执政党主导…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价值取向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美真  李维昌 《前沿》2011,(19):183-187
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执政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视域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取向、精神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萌生了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一明确路径在当下中国具备了丰富的价值基础.在价值观视域下,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自信概括有三: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为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价值自信;第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自信;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力量自信.  相似文献   

4.
张秀勤  刘佳宏 《前沿》2013,(7):29-3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基于唯物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认同基础上的主观确信,其内蕴着社会终极关怀和个体终极关怀,二者辩证统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过程中,出现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的信仰需求凸显时期和以个体价值取向为主的信仰诉求多元时期。新时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关键在于: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终极关怀和个体终极关怀之魅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平民化、生活化,使之贴近个体的信仰需求,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大众话语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融合,借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浓厚的大众情怀、民本精神、修身养性等特质,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的理论自觉与自信。  相似文献   

5.
做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是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论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体现了对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新认识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放在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中去看 ,“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既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 ,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先进文化 ,简言之 ,就是一个民族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精神价值体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和世界发展的潮流相一致的。我们的目标 ,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以 ,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理论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旗帜,有效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刘艳 《长白学刊》2012,(5):156-157
正如何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认同,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界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必须由外在认识层面推进到情感认同层面,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过程。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民族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信仰伦理     
人类最根本的问题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而集中解决它的,就是宗教信仰。本文认为,信仰是人对未来的无限美好事物或境界的确信、向往和追求,是价值体系和人类生活的核心,是人的天性和存在的本质。信仰分为社会信仰和个人信仰,而历史的趋势是走出社会信仰,建立每个人自己的个人信仰,使个人真正独立自由、承担自己。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与当今社会的价值体系构建相关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体系的支持,同样,技术的良性应用也是社会大众生活、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必要条件。从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看,技术只有创造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才能保证其良性应用,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民生视野下的技术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及其价值冲突之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焕汉 《求索》2010,(9):55-57
社会转型是一种包括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整体变迁的社会质变,其实质是传统体制获取现代功能的现代化过程。从本质上看,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但这种变迁将带来人的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期间,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体利益的碰撞和社会价值冲突。我国社会转型的显著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对立,它要求社会体制、人们的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及其实现的宽度和广度将促成社会价值冲突的生成。从根本上说,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冲突可归结为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冲突和相同主体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冲突两大类,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都应该予以化解或纠正。本文从社会转型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冲突及其表现,构建了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冲突的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生境界就是指主体以内在本性为根据,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和境域,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意义领域和心意状态以及人性所能达到的层次和高度。它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境界的价值可以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方面,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化的人性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现实的社会价值。分析和实现对人生境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划分,一方面有利于对人生境界价值作出合理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以人生境界的提升为契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进行二维视界的理论探讨,主要是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思想理论.宏观视界是以人的价值问题为主线,旨在从整体上、从更本原的视阈下理解人的本质、异化理论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思想,从而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微观视界则侧重于从人类实践——认识的活动出发,努力在实践哲学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概念和价值理论的认知.这样一种二维视界的全新探讨,不仅有利于我们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挖掘马克思主义对于价值理论的思考,它对于当代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更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慈善事业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玉沛 《中国民政》2010,(10):13-19
<正>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定社会、民族在一定时代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等。价值体系是逐渐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但一旦形成之后,它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当一个社会中存在多种价值体系时,就有可能形成一种主导价值体系,并以它为统领,建立和形成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关系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和疯狂扩张,工具理性大行其道,自我意识极度膨胀,对现代人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意义世界构成严重冲击,导致传统价值规范日益虚无化,核心价值体系日趋无序化。在资本逻辑与物化意识侵蚀下,一些人精神家园荒芜、人生信仰迷惘、虚无主义盛行。对精神信仰的虚无主义进行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是当代中国走出精神低迷、重建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公正是人类社会普遍承认的崇高价值。在多元化社会中,公正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共识的核心。公正在道德价值共识中的核心地位既体现在价值体系的理论构建中,也体现在调节现实道德生活的重要作用中。在道德价值体系中,公正价值优先于平等、自由、秩序和效率。在现实道德生活中,公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追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并没有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层面的本质研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层面本质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社会成员精神层面的最高实现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质的规定性及其应具有的历史功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属性属于社会信仰。这一精神层面的本质的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输出,把人们对信仰选择的困惑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主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大众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3,(11):196-198
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从马克思主义视域看,任何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并为巩固和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所服务;人类社会的变革往往先从破除旧的核心价值体系开始,再逐步建立起新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哲学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哲学视角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本质上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具有同一性;在价值意识构成上是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事实",更是一种"价值选择"。政治价值是分析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先进性的重要视角。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既是厘清"社会主义有无政治价值判断"的前提,也是探讨"政治价值需要何种社会主义语境"的需要,更是判别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作为一种先进政治价值体系的学理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实际状况出发,从价值观念体系发展整体战略上,促进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实现以保障人的政治发展为首要原则的政治安全,促进权利与义务平等为主要原则的政治公正、强化以互助友爱为基础的政治尊重、推动以自治和参与为基本内容的民主政治、发展以阶层互动和起点平等为前提的公平正义,最终实现以自由人为目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萍  李伟 《桂海论丛》2012,(3):50-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真正发挥它价值引领的作用,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中要认识、研究和遵循它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中的特点:提高信息传导效率,在“知”上下功夫;促进情感认同,在“信”上下功夫;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在“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