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彪 《世纪桥》2007,(4):48-49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后的第15个年头,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双方之间的经贸合作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迅速发展的过程。本文就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在经贸合作方式、经贸发展规律、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2年8月4日,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共同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至此,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与东盟共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在加入WTO后的重大对外经贸发展战略。贵州作为西部省份,应认清形势,统筹安排,审时度势,形成合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中国——东盟共建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从省情出发,发挥优势,参与其中,找准位置,迅速行动,切实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扩大规模,拓宽领域,开创经贸合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一、携手合作,共同心愿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盟经济如何走出低谷?这是中国、东盟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4.
2001年10月,中国、东盟双方确定了包括农业在内的新世纪初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双方在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使我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轨道。《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第一阶段的约600种产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按照“早期收获”方案,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的水平,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多年的谈判之后,中国成了WTO成员国。在WTO的框架下,中国将按照世贸规则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与日本、韩国作为近邻,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经贸合作有着广泛的基础。加入WTO后,中国将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和投资领域,这为中日韩经贸合作,乃至最终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中日韩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中日韩三国之间存在着坚实的合作基础。中日经贸关系在中国整个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日本已连续7年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为…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对话与合作,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稳定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与中国在外交领域合理运用国家实力是分不开的。本文从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等方面分析了冷战后中国在与东盟外交中国家实力的运用,以及对双方关系的影响。意在突出在周边地区国家实力的运用必须在“参与、支持、合作”的框架下运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深入分析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现状及潜力,不断扩大双方的经贸合作,对于促进双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两国领导人2003年6月提出的在几年内使中哈两国贸易额增加到50亿美元的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贸易路径和手段、贸易主体等多方面对中哈贸易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俄双方应在互办"国家年"的进程中明确经贸合作的战略取向,以利于在经贸合作中突出重点项目:双方要积极加快能源领域的合作进程,努力朝着市场化方向推进;大力拓展资源开发项目的合作空间,以高科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功夫改变两国商品贸易结构,规范双方经贸合作秩序;加强两国地方与城市之间的经贸关系,合作开创边境区域经济振兴带。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开拓道路,使两国人民真正成为这一合作发展的参与者和受惠者。  相似文献   

9.
中俄双方应在互办"国家年"的进程中明确经贸合作的战略取向,以利于在经贸合作中突出重点项目:双方要积极加快能源领域的合作进程,努力朝着市场化方向推进;大力拓展资源开发项目的合作空间,以高科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功夫改变两国商品贸易结构,规范双方经贸合作秩序;加强两国地方与城市之间的经贸关系,合作开创边境区域经济振兴带.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实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开拓道路,使两国人民真正成为这一合作发展的参与者和受惠者.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东盟一体化建设的日趋成熟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闽台经贸合作迎来历史新机遇.闽台经济合作发展的动力取决于两岸的理性选择、区位优势、经济互补和政策力量等四个要素,福建省必须结合当前历史新时期新机遇,未雨绸缪,掌握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甘霖 《学习导报》2011,(3):59-61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海外市场,是从前华人"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简称自贸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之间90%以上产品关税降为零,开启了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的崭新时代。自贸区建成后“南洋”市场商机涌动,扩大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谢俊才 《世纪桥》2009,(19):55-57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基本成型。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体系是东亚合作机制的子系统,三角关系的发展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进程。东亚区域一体化道路漫长而曲折,三角关系将长期存在。中日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使得中国或日本,又或是双方共同主导三角关系向前发展难以成为现实,基于此及由于东盟自身具有巨大的地缘政治优势,成就了东盟在三角关系中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东盟实施大国平衡战略,日本-东盟关系发展放缓以及中国一东盟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导致三角关系将逐渐朝等腰三角架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3.
石超 《当代贵州》2005,(15):7-10
2004年7月在西藏拉萨举行的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第19次会议,确立了"联合开放、科学发展、协调推进"的主题,通过了关于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联合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关于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共同建设山川秀美的大西南,关于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西南旅游经济,关于创建特色经济区域、联合推动西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四个专题文件.  相似文献   

14.
杨青峰 《唯实》2013,(8):89-90
经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重要基石,是支撑中俄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中俄经贸合作,有利于增强政治互信、强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双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削弱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为外贸大省,江苏发展对俄经贸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随着中日关系的紧张对立和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中日经贸合作水平呈现下滑趋势,日本对华投资和来华人数等均明显减少。而"一带一路"战略为中日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海上安全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广泛。日本的产业界和企业界对合作持务实、积极的态度,希望分享经济利益,今后双方需要进一步改善双边关系,构建公开、透明、合理、有序的管理体制和合作平台,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加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6.
加强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经贸合作,是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最具有核心竞争力之处。在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经贸合作过程中,将宁夏打造为伊斯兰投资承接中心,是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7月28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3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和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对3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给予高度评价,规划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前景。自1991年中国和东盟开启对话进程以来,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30年来,中国东盟关系从无到有,影响从小到大,双方始终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守望相助,成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繁荣与发展的光荣典范。  相似文献   

18.
黄晓坚 《新视野》2015,(3):117-123
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源远流长。自汉代以来,海外潮商经历了行商、"海盗"、米商、南北行商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或延续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如此,他们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带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促进了侨居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国、西方和东南亚来说都是双赢的结果。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应该重视并善于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睦邻友好、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拓展鲁港经贸合作○阎兆万郑少平王益方香港回归祖国在即,这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对港经贸合作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对此,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应根据鲁港经贸合作现状,正确把握双方合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推动鲁港经贸合作向高层次、多领域、纵深化方向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际研究中国和东盟目前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的直接投资问题,对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政策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中国加强与东盟的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