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林佳 《就业与保障》2011,(Z1):46-47
花非花,茶非茶,花与茶的生命水乳交融,焕发新生。正如薛彤云一般,这位温柔婉约的女性,曾经下岗,曾经心灰意冷,心中盛开的花儿曾被风雨打折,当她重入茶怀抱,艺术花茶在她手中大放异彩。从一个下岗女工,到拥有5项专利的女发明家,2010年,薛彤云被授予"全国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业奖",这是福建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获奖者,此外她也获得福建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茶外茶”是在祖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将单味中药依法制成的一种特殊茶剂。由于“茶外茶”在增强人民体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这一颇具传统特色的饮食疗法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现将临床疗效可靠的8种“茶外茶”的制法、功用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云贵高原的最高峰到层层大山旮旯下的边疆阿佤山小村寨,沿途要经过无数个城市,无数条小河流,无数个小村庄。一路走来,不知多少次路过普洱了,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的,并没有真正停下脚步,在普洱待过多长时间。这两年频繁来往于普洱,吃在普洱,住在普洱,行走在普洱,对普洱的印象已很深了。最近的一次,是带着父亲到普洱看病。父亲在老家常年有喝普洱茶的习惯,父亲常问我,这几年的普洱城是不是到处茶庄了?中国茶城,世界茶源是什么样子?父亲还说,他最近一次到普洱来,应该是1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才听说要在普洱城里建一座高高的孔明像,以此纪念他对普洱茶的贡献。父亲朴实的描述,总是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也让我下决心要陪父亲去普洱走走。  相似文献   

4.
碎铜茶     
正近年来、"邵武碎铜茶"名噪海内外,成为邵武对外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央电视台热播,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专访,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上下集联播。年前,国家质检总局又正式批准对邵武碎铜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但要说谁与碎铜茶最有缘,答案肯定是留仙峰寺的老和尚释云峰法师。释云峰法师,俗名梁善应,出生于1924年,邵武和平镇坪上村人。5岁时父亲亡故。他从小就不吃荤,更不杀生,心地善良,看见  相似文献   

5.
麻海师 《台声》2013,(9):84-84
很多年了,父亲一直要我这个总是为别家写稿子的人,也为自己家中的两代长辈写写东西,留个见证。从小父亲就告诉过我,故乡在福建龙岩白上下麻厝。曾祖父是贫苦农民,  相似文献   

6.
张立勤 《人民公安》2010,(21):59-59
<正>喝茶,是父亲的最爱。喝茶,就得喝浓茶,浓茶才叫做好茶!——这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父亲一闲下来,总会泡一缸子茶,看着茶叶儿在水中舒展开来,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在水中悠悠浮动,像是跳着曼妙无比  相似文献   

7.
父亲与茶     
父亲不打牌不贪杯,独爱饮茶,即使在吃不饱饭的日子里:他也要省吃俭用买来细菜叶泡茶。父亲以和气手才气闻名于乡里。我长这么大,只看见他为茶发过一次火。那次邻居王老倌到我家聊天,顺手端起父亲的茶碗,一喝;好苦!便随手一泼。父亲见了那泼在地上的细茶,眼睛立即瞪直了,脸色勃然变红.大吼一声”蠢家伙!王老倌见我父亲一副心疼得要命的样子。实在不能理解.气冲冲地走了.好久不跨我家门槛。后来,父亲用30只鸡蛋换了个茶杯,作力地的专用茶具。加会,那茶杯外表黯淡;内积一层再厉,像个出工文物,父亲仍苦不后仍律。父亲每天除…  相似文献   

8.
年轻的“老统战” 我是满族,父亲是一名政协委员,从小就看父亲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政协提案,所以我自称与统战结缘可以追溯到童年。2001年,我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学习期间,我担任学生会少数民族工作部部长,算是最早开始接触统战工作,了解学院里少数民族的生活学习状况,并组织他们开展各项民族活动。在上海求学实习期间,  相似文献   

9.
人生如茶     
吴方林 《今日广西》2007,(15):79-79
我喜欢喝茶。 儿时对茶的记忆就是父亲喝的浓浓的苦涩的茶和每逢冬季吃过油腻的东西之后,母亲冲泡的香甜可口的奶茶。我特喜欢喝奶茶,特别是红茶那浓浓的茶香,伴着奶香,那种滋味至今还留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10.
画魂     
一品 《协商论坛》2007,(10):59-59
从小开始,唐文的手中便被父亲塞上了一支画笔。父亲是个画者,不管怎样努力,却总是画不出有分量的画来,在画界闯荡了大半辈子,还是默默无闻。父亲多么希望将来有一天,儿子能在画界闯出一席之地来。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活在父亲的影子底下,内向、胆子小。听大姑说。我爸小时候跟我一样。后来才变了。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7)
正这些完美女孩身后,是她们充满父爱又见识卓远的父亲。他们,以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极为出色的女儿我曾经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失败父母大集合。但其实,《红楼梦》里还隐藏着几个教育女儿相当成功的父亲,他们以卓远的见识和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极为优秀的女儿。他们的方法,放在今天,也一样值得借鉴。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和《红楼梦》里几乎终身未出过远门的姐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日,为了宣传和弘扬老一代共产党员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本期特刊发祁文山同志的事迹,以献上我们对这位革命前辈深深的敬意。我的父亲祁文山(原名宋一文,曾用名宋长富),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政协河南省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工商联、民建河南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全国工商联执委。1997年6月26日凌晨3点30分,父亲走完了他80年的人生历程。我父亲60多年的革命生涯是和党的隐蔽斗争事业紧密连在一起的。1917年4月,父亲出生在天津市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从小…  相似文献   

14.
《西藏统一战线》2004,(4):19-19
做为日喀则地区第七、八届政协委员的罗追次培,是拉孜县锡钦乡温泉经理,个体藏医。他出生在藏医世家,从小跟父亲学习藏医,对藏医学有了粗浅的了解。但他不满已有的知识,1980年到拉萨门孜康学习藏医学内科。  相似文献   

15.
尹赛楠  张玲 《台声》2023,(2):66-67
<正>“在祖国大陆种出台湾的茶叶,就像祖辈们远赴台湾生活,而自己如今又回到这片土地,落叶归根,一脉相承……”从当初对茶一无所知,到如今与“茶”相伴二十载,42岁的台商二代黄启荣,也从那个初出象牙塔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两岸茶文化的“传承者”。黄启荣的父亲黄群和,出生于台湾台中,最初在岛内从事建筑行业。“受台湾经济危机的影响,父亲于2000年选择来到祖国大陆发展,  相似文献   

16.
职责     
父亲从工作到退休,在一个偏远小火车站整整干了42年。他从信号员、列车员,一直干到小站站长。 母亲去世很早,我从小是伏在父亲背上,听着火车汽笛声长大的。 父亲退休那年,我考上了省城的警察 学校,离家那天早晨,他要亲自送我上火车,虽然我从小在车站上长大,但真要离开那曾记 载我儿时梦想的铁路,的确有些舍不得。再看我身边的父亲,虽然离开小站刚几个月,但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父亲的话很少,基本没叮嘱我什么,只是火车开动的一瞬间,站在月台上的父亲仍然和从前一样立正敬礼。 当警察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三年的  相似文献   

17.
有毒的婚事     
古老的换亲故事,至今仍在个别地方演绎。虽然换起亲来“亲上加亲”,但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婚姻先天携带的毒素,常常使悲剧在喜事之后接踵而来。飞来横祸郾城县新店乡薛庄村。今年5月29日中午,薛志云老汉很是高兴,因为有人前来还钱。虽说钱不多,但借钱人——本村穷汉薛明纪亲自登门奉还,并连连称谢,也算秉气。薛老汉就陪着薛明纪坐在沙发上摆了一会儿龙门阵。谁知,就在这天晚上,薛老汉的孙女死了,儿子也疯了。农村人迷信,村里人都说,薛老汉“家里不净”。薛老汉活了大半辈子,世事经得多了,不大相信那套鬼话,但他也弄不明白何…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08,(11):F0004-F0004
闽东丛贸船舶实业有限公司前身系国有企业福安造船厂(创办于1958年),福安拆船厂(创办于1982年),1999年8月引进民营资本改制重组,是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21)
正"我是台湾本省的闽南人,但是我从小是在外省人群里长大。可能因为从小生活在眷村的经历使然,我对于大陆的印象,对于祖国的形象,一直很‘有感’。后来更是因为学习研究清史与满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脉传承完全了解。""我父亲原在嘉义,母亲原来在宜兰。父亲到新竹清华大学念书后,就在新竹开门立户了。我从小在新竹长大,上大学、读研究生都是在台北,之后就来北京了,之间没有服兵役,原因是我太过于瘦小。我有个大我三  相似文献   

20.
白手起来的世界毛纺大王曹光彪,1921年出生在上海。他父亲是一名小商人。到上海。后,先是摆地摊,经多年艰辛积累,在上海有名的商业街棋盘街上开设了鸿祥呢绒店。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对经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岁的时候,曹光彪进入上海明德小学读书,每天放学后就兴致勃勃地跟着父亲学生意。那时,他的个子还没柜台高,聪明的他便在柜台里摆了张凳子,站在上面接待顾客。在学校里,曹光彪非常好学,上进心非常强。但在他刚上完高一的那一年,他敬重的母亲不幸患伤寒症病故,全家生活的支柱轰然倒塌了。此时父亲又卧病在床,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