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安教育》2009,(8):20-24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担当使命。谭东,这个“西岭雪山的儿子”,随着他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他一步步映入了人们的视线,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2.
一帮财大气粗的哥儿们,拿出旧上海社会上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请”一个“满脸松树皮”的摘帽地主“吃讲茶”。并且定下三步棋,第一步,要这老家伙把廉价茶叶“品”成一等一级好茶,如果他识时务,就拉过来当自家人;第二步,如果他不肯就范,则晓以厉害,让他考虑今后还想不想在单家桥摆字画摊混饭吃;第三步,如果他一不受利禄之诱,二不晓  相似文献   

3.
提起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李登辉,两岸的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曾是共产党员,后来却加入国民党;在国民党党内斗争中,他一一剔除政敌,最终坐上了国民党党主席的位置;在位12年,他用国民党的奶水养大民进党,将国民党这“百年老店”搞得四分五裂,并最终使成立仅仅13年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他从提出“国统纲领”到炮制“两国论”,一步步迈向“独台”的深渊,并最终成为“台独教父”。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当研究生,研究用户的需求。”杨春有这样的爱好,无可厚非,但要具备“领先半步”的能力,就需要不断观察、思考、学习……除了他的天赋,还有他一贯的敬业、勤勉造就了他非常人能比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电影开演前,一位朋友心安理得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过道上,一位迟来一步的姑娘冲着他微笑。电影开演了,这位朋友感到姑娘的目光还在冲着自己。他不自然起来,借着银幕上的反光又对了一次座号,这才发现自己“雀占凤巢”。他站起来,连说“对不起!”“没关系,”姑娘莞尔一笑:“怪我来迟了。”  相似文献   

6.
剑啸长白山     
怀疑同伙“反水”,“黑老大”半夜导演乡村枪战;擦腚纸,歪歪扭扭写上“李强”两字,土疙瘩也是一等粮。从一个小混混到社会上赫赫有名的“花脖子”,他在一步步“做大”的同时,也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2000年12月19日晚8时许。位于长白山麓的吉林省榆树市于家乡红旗村。在村民于忠远回家的必经之路,一辆车悄然横在路上。“大哥,我摸清了,于忠远这小子,每晚8点左右进村。”夜幕下,一个鬼魅般的影子发出了声响。“你他妈的少噜嗦,盯紧点!”一个阴狠的声音打断了他。“于忠远他妈的窝里反,让我蹲笆篱子,今天非做了他。”晚9时许。一…  相似文献   

7.
回家     
有一个方向叫回家,有一样博大叫亲情。有一种力量叫平静。“我要带儿子回家,不能把他丢在废墟里。”这位貌不惊人的父亲。突然间进发出一种平静的力量,“我只想,我每走一步。他就离家近一步。”  相似文献   

8.
黑泰 《两岸关系》2002,(3):14-16
李登辉1988年1月在蒋经国病故后以“副总统”身份继位“中华民国总统”、接着又担任了中国国民党主席,直到他2000年5月把职位交给了新当选的民进党人陈水扁。在这12多年中,李登辉一步一步推行和平分裂路线,而以1999年7月正式公开提出“两国论”为最高峰。但是,李登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重大的失  相似文献   

9.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从昔日开会一直坐主席台的辉煌时刻,到现在站在法庭受审席的失落,现年54岁的陈某某心中别有一番滋味。原本前途光明、亲友看好的他表面上“讲义气”,私下里大肆从事权钱交易,一步步沦为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阶下囚”。  相似文献   

11.
愚局长小记     
“愚”局长胜于,大号瑞亮,刚过天命之年。“愚”是背地里一些人对他的戏称。提起绿县民政局的干局长,那可是县里顶顶有名的老笔杆子。他自23岁大专毕业就安排到政府机关写材料,20多个春秋里,不知有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也不知熬白了多少报黑发,他的职务由秘书、秘书组组长、政府办副主任、主任一步步提升。1989年到民政局走马上任后,其“愚”公的名声也便传开,下面就围绕别人议论的“愚’淳,谈谈这位局座,让大家论个曲直。不谋权位,独钟民政人道“愚”几年前,在他工作调动的时候,县劳动、人事部门都缺正位,因为他工作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2.
林老是一位风趣的人.刚一见面他就对记者说:“我现在也是残疾人了,一只耳朵听力不好,你们说话要大声点啊.”记者向他谈起这次采访的初衷,他很支持.“我很支持你们写一写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总结一下我国残疾人事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以鼓励残疾人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林老爽朗地说.  相似文献   

13.
詹姆士首先提出实用主义真理观 ,但他的阐述还有着种种的模糊不精确之处 ,杜威继承了詹姆士谈论真理的实用主义方式 ,并予以新的发展。他纠正了詹姆士在“令人满意”、“个人在检验真理过程中所居的地位”论述中所表现的混乱、错误 ,以一种更加融贯的方式将实用主义真理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1曾被评为杭州市抗“非典”先进个人的骆生法,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17万余元,经余杭区检察院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10月19日该区法院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万元。骆生法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靠勤奋努力,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在农村时,他当上了使人羡慕的“赤脚医生”。1972年应征入伍,在部队大学校里,进步很快,入了党,进了军校,当了军医。1987年他转业到了地方医院。在地方医院14年的医务工作中,他认真工作,赢得了领导、群众的认可,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余杭区惟一一家“非典”病人收治医院…  相似文献   

15.
但凡知道陈东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这是个有魄力的能人。”说他是个“能人”,先得看看他的成长经历——生在农场、长在农场,通过自身的努力从普通农场职工一步步走上国有农场场长(剐处级)的领导岗位,确属不易。能把农场里各种权力都“变现”。陈东挺有“能耐”!  相似文献   

16.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每次读苏东坡的这首诗,心里总是泛起亘古的荒凉与无边的惆怅。可是在采访完乔友林后,我发现他的人生却给了这首诗以全新的解释。他的人生路,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坚实,一步步精彩。他曾经上山下乡插过队,上过大学留过洋,经历可谓丰富而曲折。可是,这些岁月的风霜好像对于他只是自然的风雨阳光,他都接受并且享受。很多人都对文革那段岁月耿耿于怀,而乔友林却说:“我青春无悔。”他就象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无论飞到哪里,都能扎根开花,蓬蓬勃勃地生长。“不管什么样的路,荆…  相似文献   

17.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自号东坡居士。他为什么自号“东坡”?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公元820年,自居易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时,公务之余,常率童仆于忠州城的东坡植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草木今如何?”“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白居易的这些诗充分反映了他对东坡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而苏轼的一生,由于与白  相似文献   

18.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果断地提出中国实现民主化的问题,他说:“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曹芃  张荣明 《台声》2004,(8):62-65
正确的经营理念,优良的服务品质,使“一茶一坐”最终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事业蒸蒸日上了,但简铭钦并不想停下脚步。他有了一个更大的愿望,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在世界十大城市开创“一茶一坐”!第一步,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初见简铭钦,他所谈到的茶人文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宋健  王勇 《人大建设》2001,(2):42-44
一个被判刑13年的贪污犯,在宣判后却被“忘”在了家里,一步也没有踏进监狱的大门。不仅如此,他“得了便宜”还不依不饶,欲因此状告法院。这事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