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历史的长河中,“魔”与“道”是旅途的伴侣,更是拉力赛的对手。有时,“魔”在前面领跑,给“道”留下处处难关;有时,“道”在前面带路,给“魔”设下重重障碍。一路走来,“魔”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不少本领;“道”费尽了苦心,也练就了一身功夫。到头来,“魔”力劝“道”早日退休,“道”催促“魔”尽快下岗。于是,双方互道一声“辛苦”,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些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2.
知行合一是个哲学的命题。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后来的儒者又有了“知在行先”,“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的论述。“知”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之“知”,是对前人认识到的已知世界知识的继承,二是认识之“知”,是对未知世界知识的新发现。“行”就是在“知”指导下的活动,“行”不能违背“知”。“知”“行”的关系有两种:一是“知易行难”二是“知难行易”,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知行合一”。我们执法者在执法规则面前,面临的就是如何处理“知”与“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当下的一些学会、协会、社团,热哀于编织各种各样的荣誉帽子出售,变成了“帽子公司”。只要你愿意出钱,什么“英才”“名人”“脊梁”等等的“帽子”,可以任你挑选。尽管一些“帽子”与“头寸”明显不合,比如将“百强县”的“帽子”戴在贫困县的头上,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买方愿买,卖方是照卖不误的。出售假的荣誉“帽子”,玷污了真正的荣誉,是精神领域的一种严重的假冒伪劣,应严加查处。  相似文献   

4.
成子 《当代审判》2003,(5):25-27
一审说她是“情人”,二审认为是“性伴侣”。24万多元的“感情投资”纠纷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让三级法院“琢磨不透”成了一大“悬念”。近日,广西高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这宗已经生效执行的“两性关系”案件,引起社会各界浓厚兴趣,此案再审有可能成为我国“两性关系”的“判例法”。  相似文献   

5.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20):46-47
盗贼这个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他最看不起打劫的,“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为何?因为黎叔是“偷儿”,而“偷”里面可是大有文章的。不管是打劫的,还是“偷儿”,在古代,有一个词概括得好,叫“盗贼”。 盗本是“贼”,贼本是“盗” 在现代汉语词义中,“盗”这种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小偷。可是,在古代却完全不同。严格而言,“盗”和“贼”是指两种不同的行为,古之“盗”多为窃盗之人;古之“贼”,皆谓强盗。在中国古代,经常用“贼”来称呼强盗;“盗”则不同,虽然有时它能够同时指称小偷与强盗两种人,但主要是指前者。古之“盗贼”只是偶尔才会指称盗与贼两种人;今之盗贼则往往既指称小偷,也指称盗贼。  相似文献   

6.
“书场”为书法表演场所的简称,顾名思义,“官场”也就是官员表演的场所的简称。现在“书场”有句话,叫“流行书风”.也称“时风”。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书场”与“官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书风”也就类同了“官风”。  相似文献   

7.
陈强 《政府法制》2012,(16):41-41
尽管“副处级祖坟”是个新名词,但事实上“副处级祖坟”享受的特殊待遇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一些副处级官员的祖坟与平民祖坟的区别可谓一目了然,“副处级祖坟”高大威武,平民祖坟简陋低小,“副处级祖坟”墓碑肃立,平民祖坟一黄土,“副处级祖坟”独占风水,平民祖坟掩映草丛。有的“副处级祖坟”,竟然有专门修建的公路直通坟头。如此与众不同,一些“副处级祖坟”俨然就是地方“知名人士墓”。  相似文献   

8.
中闰人“出去”,总要“回来”的。虽然古诗中有豪壮之言,日“何必马革裹尸还”,然而“叶落归根”,却也堪称人之常情。有成就的人“回来”,叫做“衣锦还乡”,芸芸众生们,则称为“常回家看看”。难怪这首歌可以风靡南北。  相似文献   

9.
钱峰 《中国监察》2008,(18):21-21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积极探索加强“一把手”监督的新机制,以推行“一把手”述评制为抓手,形成监督和制约的合力,取得了明显实效。首先,在述评重点上,高邮市切中监督要害,规定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既是“述”的主体,又是接受“评”的重点。同时规定“一把手”述评的内容分“必答题”和“自选题”。  相似文献   

10.
反腐倡廉,党和国家忧心焚焚.千防万堵;反腐偶廉,百姓恨气浓浓,痛心疾首。有关注者曾汇总出诸多腐败现象:“一顿饭,一头牛”,“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党风喝坏胃”,公款吃喝,一掷千金。不顾百姓“茅草屋”,倾力打造“安乐窝”。公费旅游“新马泰”,醉生梦死“开洋荤”。  相似文献   

11.
沈轶伦 《政府法制》2009,(12):34-35
编者按 所谓“科长现象”,当然只是一种借喻,指的是在一些地区和机关。“上头”积极性很高,“下头”冲劲也很足,但是某些中间的管理层,却是“岿然不动”,要么失之冷漠,要么推诿塞责。我们的“科长”们,大多数是负责的,但不同程度存在的“中梗阻”现象却阻碍当前发展,尤其是攻坚克难的一个障碍。上海市嘉定区着手解决“科长现象”,是抓到了当前机关作风、干部作风的一个要害。  相似文献   

12.
读友 《政府法制》2012,(8):28-28
现实生活中,“小三”、瘪三、张三,都不是好称谓。而在成语中,“三”也倒了霉了,凡“三”和“四”搭配在一起的成语.多是贬义,如“朝三暮四”、“丢三落四”、“三妻四妾”、“推三阻四”等等。  相似文献   

13.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副广为传播的楹联,表明要真实考察官员的“政声”,需有一定的时空条件。“政声”,为什么要在“人去后”识别呢?这是因为,当官员在位时,手握支配属下的权力,人们不免心存顾虑,不敢直言评价,往往是“栽花多,挑刺少”,只有当官员离任后,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至于要在“闲谈中”方能很好地显示“民意”,则是由于“闲谈”是最无拘束的,人们的看法能够得到最自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字条之谜     
张士怀 《中国监察》2009,(20):62-62
老纪收集的办案资料里,有一张长长的字条。字条用的纸是从报纸上撕下的一个边,内容是用钢笔写的:“老纪等同志:请来看看我吧,我极想你们了。”落款是“老马,即日。”“极想”的“极”字,原来不是“极”,而是“想”字,大概是写字条的人觉得用“想”字难以表达他的心情,将“想”字划去,在后面写出“极想你们了”。老纪说,类似的字条他有好几张,其他的都散失了。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有权威文章说,律师应对WTO挑战的首要原则,当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不久前,又有权威人士讲,“中国目前90%的刑事、民事、行政各类诉讼案件没有律师参与,北京市的这一比率更高些。”尽管我们可以自圆其说,律师业务并非只是诉讼业务。但无论如何,还是令人感到“导向原则”与“90%现象”之间的“反差”太大了些。这“反差”难道说“秋菊”们喜欢单打独斗去讨“说法”?怕是不能这样说。与其原则说说导向原则,倒不如为“90%现象”把把脉、导导向,来个虚功实做,即围绕“贵”、“贱”、“高”、“低”照直说。…  相似文献   

16.
张永强,47岁,中专,中共党员、西安市莲湖区五一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西安五一城中村改造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秦都酒店,董事长,环西综合市场经理,区首届“十佳”青年,团市委,乡企局“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跨世纪优秀包装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劳动模范。“中国十佳小康村”领头人张永强。曾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扬。  相似文献   

17.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18.
“法”字,古体为“瀵”。古人仓颉造字的一个大致规律有两条.一是从音,一是会意。“瀵”字是会意的,左偏旁从“水”,表示法令应当如水一般公平,右半部从“庸”(zhl)、“去”,表示法令的另一层含义为“去不直”。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经典释义:“漳,刑也,平之如水,从水;麂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平如水”是法的特征.“去不直”是法的使命,二者构成“法”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9.
权力这个东西,自古就很“霸道”。在权力运行的时候,在权力发威的时候,在权力遇到阻力的时候,这种“霸道”的个性,展现得更加充分。源于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权治”才被认为是最“神圣”的权威: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心灵深处,根深蒂固。随着社会的进步,“权治”越来越不得人心,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府“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20.
贿赂行为自古就有,历来不断。 晚清的贿赂名堂很多。而且还都有个很好听的名字。例如。过年送钱叫“年敬”,过节送钱叫“节敬”,夏天送钱叫“冰敬”,冬天送钱叫“炭敬”,喜庆事送钱叫“喜敬”,送给女人的叫“妆敬”,送给读书青年的叫“文仪”,送给门房叫“门敬”。送给仆人的叫“跟敬”。另外,尚有“陪敬”、“菲敬”、“别敬”等。至于专门为买官、免罪等而进行的私下交易,有什么名堂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