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乎所有辩证逻辑著作,都要将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进行比较;比较之后,都要论述形式逻辑的局限性,说形式逻辑只研究思维形式不研究思维内容,只研究相对静止的思维不研究绝对运动的思维,只研究知性思维不研究理性思维,要克服这些局限性,只有依靠辩证逻辑。这种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它是建立在对辩证逻辑与  相似文献   

2.
浅议辩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且大有 《前沿》2004,(4):8-9
一目前学术界关于辩证逻辑是不是逻辑仍有争议。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是逻辑,有人认为辩证逻辑不是逻辑而是哲学,有人认为辩证逻辑既是逻辑又是哲学。这些争议涉及到辩证逻辑的性质。在学术观点上,应允许人们对于辩证逻辑的性质有不同的看法。但尽管观点分歧,从争论中的各方来看,均涉及辩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弄清辩证逻辑中的哲学问题,对于进一步开展辩证逻辑的研究十分必要。我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主张辩证逻辑是一个独立的逻辑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与方法。辩证逻辑思想孕育产生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母腹中,…  相似文献   

3.
云南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出版的《辩证思维方法及其应用》一书(苗启明、毕国明主编,李承明、罗翊重副主编),在总结了我国辩证逻辑研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力求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现辩证法的世界观向应用领域的转化。这种努力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以及著作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足以提醒读者重新思考象牙之塔的形而上学与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辩证逻辑学界通常所指的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以及“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等,这些方法都是辩证思维规律的表现,是人们对辩证思维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这实际上是人们总结出来的思维活动的“框架”,或本体论意义上的一种思维活动的“模式”,说到底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方法。而本书所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一、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不同。一个是指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一个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倾向。前者说的是逻辑矛盾,即违反形式逻辑的矛盾律造成的思维错误。后者说的是辩证矛盾,它是客观事物、系统、过程等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这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叙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出自作者即将出版的著作《给中国一个大智慧》新加写的最后一章。文章提出哲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逻辑”。文章把辩证逻辑作为“逻辑学”的一部分加以阐述,指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都存在判断“模糊”与“精确”,各自都有各自的精确判断范围。形式逻辑有矛盾律、拒中律和同一律三大思维定律,辩证逻辑则有对等律、对应律和居中律三大思维定律。举例显示辩证逻辑的发展前景可实现数字化。辩证逻辑要依赖形式逻辑的帮助使论证更彻底;形式逻辑要依赖辩证逻辑的突破使思维更活跃。形式逻辑因推理格式繁杂而使人严谨;辩证逻辑因推理格式简明而显得神奇。文章最后就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互间的理论地位提出了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6.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是同一序列的学科,但又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逻辑科学,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有以下几点。首先,在研究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作为思维科学,它们和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区别。它们都是研究思维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思维的形式上都把概念、判断、推理作为研究的对象;形式逻辑的  相似文献   

7.
焦平贵 《湖湘论坛》2009,22(2):42-44
上升法是辩证逻辑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我们的思维成为辩证思维的重要标志,也是领导干部搞好工作的基本条件。领导干部在工作实际中,应当尽可能多地揭示客观对象的多样性表现,寻求将客观对象统一起来的中介。并将思维中的不同对象整理成一个系统,达到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使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理论思维学说,并强调“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是,他没有给理论思维下过定义。我国哲学界过去对这个学说也没有展开充分的讨论,甚至连它的内涵是什么,都没有完全搞清楚。这是一个关系到哲学的质的规定、任务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则问题,它对于我们今天繁荣哲学研究,从理论思维的高度考察当前我国改革中的哲学问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有的同志认为,理论思维可以“理解为辩证思维,或谓之理论化的辩证思维。”这个提法值得商榷。辩证思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是针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言的。欧洲近代形成的这两种比较成熟的思维形式,恩格斯在许多著作中都有明确阐述。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9.
现代哲学界和心理学界都承认概念思维和形象思维,但却都忽视了从形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中介——潜概念思维,这给研究思维的演化以及创造性思维带来困难。潜概念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它既有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的共同点但又不是这两种思维本身,从而构成了形象思维向概念思维过渡的中介。潜概念思维又是现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它承担着发现新概念、新视角、新领域的任务,从而又成为现代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为此,我们有必要明确潜概念思维的地位和作用,以促进对现代思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强化历史和前沿意识、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是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三个重要前提。辩证逻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一步也离不开历史和现实。辩证逻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的发展必须包容社会史、思想史、科学史的方方面面内容。包容性越强,其理论内涵就越丰满。强化开放意识,指辩证逻辑的深化研究不能局限于理论层面,而必须应对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强化开放意识,是拓宽辩证逻辑研究路子,发挥辩证逻辑社会功能、提高全民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宁湘 《桂海论丛》2006,22(5):31-33
在知识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关键的时代,认识辩证逻辑与思维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辩证逻辑是思维创新的科学导向,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这就要求人们要充分认识运用辩证逻辑思维形式和方式方法对人们获得新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同属于“逻辑”科学,是人类思维实践的必然产物,是对人类思维材料的综合与概括。它们都是以人类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为其研究对象,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却有所不同。在人类思维实践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不忘初心"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政治话语,蕴含了"内与外""长与常""情与理""前与后"等多重辩证逻辑。"内与外"的辩证逻辑,即党的"初心"概念的内涵表现在党内、国内和国际三个维度,具有丰富的意义空间;"长与常"的辩证逻辑,即党的长期执政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的关系,二者的相互同构和牵引,推动了"不忘初心"话语的出场和在场;"情与理"的辩证逻辑,即"不忘初心"话语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温度,又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和理论深度,呈现出"情""理"兼具的鲜明特质;"前与后"的辩证逻辑,即"不忘初心"话语不仅是一种命题知识,更是一种历史思维方法,它在对"我是谁"和"从哪里来"的历史回答中,指明世界和中国"向何处去"的前进航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同志认为怀疑是一种辩证思维形式,是认识论的重要范畴。(见《求索》1983年第二期《怀疑在认识论中的作用》一文)笔者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 (1)怀疑不是一种思维形式,更不是一种辩证思维形式,它只是一种思维混乱状态,具有不明确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怀疑的客观基础有二:①客观矛盾在主观中的反映。表现为主观思维中的各种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的矛盾和对立,从而使主体得不到关于客体的最终一致的认  相似文献   

15.
理论思维能力亦称抽象思维能力。是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及其他一些逻辑方法,试图反映客观世界的必然联系及其本质的高级认识能力。   如何锤炼理论思维能力呢 ?理论思维能力有一个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促使它由简单抽象发展到知性思维,直至发展到辩证理性思维。然而,人的理论思维能力不是通过生物遗传方式而是通过文化遗传方式实现的,所以尽管人类早已发展到了辩证思维阶段,但不等于每个人都现实地具有这种能力,但是每个具有健全头脑的人都具有…  相似文献   

16.
李丽君 《理论月刊》2008,(3):125-127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比较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方法特征;比较文学的研究趋向是在民族文化文学的差异性和同一性之间建立一种辩证的关系,在世界文化的范围中寻觅思维本质的共性,它是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一旦纳入文学批评的视野.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影响研究与社会历史批评,平行研究与新批评、符号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接受美学、女性主义批评、文化批判等无不渗透着比较文学思维特性.重视文学批评视域中的比较文学方法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7.
张传有 《思想战线》2011,37(2):59-63
中西方早期的伦理学都是德性伦理学。由于民族文化及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德性伦理学存在着种种差异。西方德性论对"德性"概念有着严格的界定,而中国却缺少对应于西方德性各德目之种属的概念;在德性的来源问题上,西方德性论强调德性不是本性,本性是德性的基础,德性是本性的固化和优化,中国德性论则把德性与本性直接相等同。然而,中西德性伦理学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在德性的培养方面,中西方都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社会法律制度对德性养成的作用;在具体德目的分类上,中西方都把某些德性与特定的社会层级相挂钩;中西方起主导作用的伦理学都是理性主义的德性伦理学。对中西德性伦理学的这种比较,可以为中国传统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提供某种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朱有志  林国标 《湖湘论坛》2009,22(6):17-21,36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所蕴含的大众性,是一种新的主体性理论,它是对以往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辩证综合。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再到交往实践观下的大众性,反映了哲学对人类本性的把握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  相似文献   

19.
马中柱 《岭南学刊》2006,4(1):38-42
不能简单地把思维方式的性质看成只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否定辩证法、革命辩证法、矛盾辩证法都是对辩证法实质的规定。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的组成部分,辩证思维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实践观的“历史性”变革,使历史成为实践的内涵和本性,实践概念承载的是历史性思维,即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是哲学思维的重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