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99年,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与原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第一家全省范围的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如今,40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汇聚试验区,台商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开发农林土地面积133.4平方千米。投资从最初的试探性投资转向长期投资,投资领域从单  相似文献   

2.
1999年,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与原外经贸部批准成立了第一家海南省范围的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如今,40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汇聚试验区,台商投资20多亿人民币,开发农林土地面积20多万亩。投资从最初的试探性投资转向长期投资,投资领域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延伸到农渔业的  相似文献   

3.
周曙明 《两岸关系》2006,(11):63-64
2006年10月19日至20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果暨项目推介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周禹鹏率团参加。在会上亮相的台资企业有41家,其中有统一、克莉丝、元祖、永和、龙凤,森茂,福乐等等,上海12家现代化农业园区也出席会议。据悉,展会期间还举行了经国台办,农业部、商务部批准的“海峡两岸(上海郊区)农业合作试验区”揭牌仪式。“试验区”以现代农业先行区为载体,将为更多的台湾农产品、农业资本、  相似文献   

4.
张玉龙 《台声》2005,(8):32-33
记者从“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会上了解到,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正在稳步推进。为推动两岸农业合作,发挥大陆不同地区农业资源优势与台商资金、技术与管理优势,1997年起,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农业部与外经贸部先后联合批准在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海南省、山东省平度市、黑龙江省多个县市与陕西杨凌等建立了5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非  赖文凤 《两岸关系》2006,(11):18-20
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与特点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不断发展,至21世纪初期形成相当规模。(一)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从第一阶段农产品民间小额贸易起步,到第二阶段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再到第三阶段政策开放与互动,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7):由于两岸经贸关系尚处恢复过程,两岸农业交流基本上以农产品民间小额贸易为主。初期,台商为规避台湾方面的政策管制,在大陆投资农业多以迂回的方式进行“投石问路”,或化明为暗,或化整为零,表现出隐蔽、零星、…  相似文献   

6.
左闻 《今日海南》2006,(11):22-23
在海南博鳌举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虽然降下了帷幕,但论坛传递出来的信息,交流形成的观点以及论坛昭告两岸农业发展的脉动,至今还余音绕梁“,味觉”不淡。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告诉我们什么?作为全国第一个以全省为范围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论坛东道主的海南,思考、梳理和深化对这个问题的再认识,为两岸农业合作开启新的一页,应该成为跨越论坛“题中之义”的创新思维和后续课题。两岸农业合作论坛选址海南,除两岛自然条件相似、人文背景相似、语言习俗近同、两地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等因素外,还因为海南农业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7.
刘树 《统一论坛》2002,(4):36-38
自1989年以来,祖国大陆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台商赴大陆投资农业,首先在福建省的东山岛取得成效,之后又逐步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农业则出现了一个新形式——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相似文献   

8.
省情要览     
《今日海南》2006,(10):4-4
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将在海南博鳌举行9月13日,国务院台办宣布,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原本商定在台北举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易地举行。按照安排,除了在海南博鳌举办农业合作论坛外,10月19日到20日,两岸农业合作成果展览暨项目推介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10月21日开始,与会的台湾团组分别赴山东、广东、广西等地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进行参观考察。“大美三亚”:三亚旅游总规获评审通过9月9日,《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专家评审通过,规划总体目标是将三亚建成国际一…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8年底第一家台资农业企业三合利公司落户海南,琼台农业合作的序幕也就此拉开。近20年来,大量的台商随之带来了大量的优质品种、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和资金,他们在海南这片热土上耕耘、成长、生根、发芽。这里就让我们为您讲述几位海南台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2,(6):30-30
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于2006年7月成立,是全国9个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也是广西唯一的试验区。试验区是广西开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桂台经贸合作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蒋春发  黄俊群 《台声》2005,(11):54-56
2005年8月,祖国大陆将台湾水果的检验检疫准入品种由12种扩大到18种,并允许其中15种水果以进口零关税、绿色专案方式通关进入大陆。开放台湾农产品登陆在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但这一举措是否影响大陆台商的农产品销路和他们的投资信心?笔者因工作机缘,在与投资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台商朋友交流时特地就此询问了他们的看法。他们的答案坚决果敢,毫无二致:这对他们没有任何不利,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只是更加鼓舞和坚定了他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开拓更广阔市场的信念和决心。他们认为,开放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将对海峡两岸(海…  相似文献   

12.
1997年7月,国台办、原外经贸部、农业部批准把福建省福州市、漳州市列为祖国大陆首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时隔8年,2005年7月18日,在“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商务部、农业部正式批复自2005年7月起,在福建省设立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批准福建将该试验区扩大至全省范围。在今年2月28日国台办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李维一介绍了关于大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发展情况。李维一指出,总体来看,包括试验区、创业园的台资农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大陆的台资农业企业有90%以上获得了大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有60%以上的企业成为省部级或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以来,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和农业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陆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法规制度,使得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形势越来越好。齐景发还表示海峡两岸下一步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点主要在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杨志富说,农民创业园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为有祖国大陆的支持,农民创业园数量会越来越多,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海南与台湾是我国的两大宝岛,土地面积、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都有很大相似。近年来海南对台农业引资成效显著,引起两岸关注,为此记者日前赴海南就琼台农业合作发展专访了海南分管农业的副省长韩至中。 韩至中副省长首先介绍了台商d 海南投资开发农业的情况。他说,从1988年海南有第一家台资农业企业开始,琼台农业交流已走过了第一个十年。目前,全省台资农业企业达200多家,农业项目250多个,投入资金1.5亿美元,承租  相似文献   

14.
谢晋安  蓝智伟 《台声》2000,(10):18-19
近年来,漳浦县充分利用人缘、地缘、血缘和区位的优势,积极开展闽台农业合作,引进台资企业200多家。其中台资农业企业120多家,投资总额近人民币2亿元,年产值6亿多元;引进台湾水果、水产、花卉等农业高优品种100多个,其中50%的优良品种得到推广,推广面积达15万亩。台胞投资农业涉及土地、用工等法律问题,该县公证处本着“你投资、我服务,你兴业、我保障,你赚钱、我发展”的宗旨,热情为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兴业提供优质服务,解疑释惑、排忧解难,被台胞誉为“闽台合作助家人”。  相似文献   

15.
两岸在农业资源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农业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大陆与台湾农业合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不足,表现在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比重偏小和种类受限,农业资金合作具有单向性,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规模偏小,投资领域和区域高度集中,两岸农业技术合作还较多停留在人员交流,农业园区建设的状况和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克服存在不足,可以释放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政协天地》2010,(11):7-7
特殊的区位优势、地位优势和作用优势,造就了福建省在启动两岸农业合作、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展两岸农业技术合作、建立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台创园)的工作中走在了全国之先。  相似文献   

17.
李英明 《台声》2011,(5):30-30
农业合作一直是两岸交流的核心议题,目前呈现出几个现象:双边农产品贸易总额均有所成长;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加,但是大陆来台湾进行农业投资项目很少,投资金额仅1.5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最大的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8.
夏鲁平 《新东方》2000,(3):35-37
10多年来,农业特别是热带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台湾和海南农业的自然条件相似而发展阶段不同,互间有着很大的经济互补性。琼台农业合作已取得显著成绩,台商的投资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海南热带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台湾的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台湾的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农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产销班。合作社和产销班的合作都以农产品联合销售和共同运输为主,同时也共同采购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则由各家农户独立进行,偶有协作。合作社、产销班都是经营同类农产品的农民合作组织,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是建立这类合作组织的基础。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对推动台湾农业的进步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今日广西》2010,(3):19-20
农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最早受惠的领域。自贸区的建成,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业合作带来更多机遇,农产品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化。学习、研究和运用好自贸区相关政策,抓住机遇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有利于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推动中国农业技术的输出,提高东盟农业技术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业吸引外资,同时东盟国家也将获得更多的中国农业投资,给合作各方带来利益,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