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呈现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格局.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具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法律监督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法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有力保障,我国现阶段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应将法治作为基本的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也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但和谐要求必需公正,公正未必都能和谐。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性,法律规范的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决定了单纯的公正执法并不能实现和谐。应当以《决定》的精神为准则,在公正执法大前提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用灵活的执法活动弥补法律自身的缺陷,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认识和把握检察职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既要看到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着促进和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建设,调整检察政策,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也要看到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也是我们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为检察职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浅议电子政务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政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以看出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政府.在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和谐政府的构建离不开电子政务的重要支撑.和谐政府的构建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又必须以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间组织将担负起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有助于实现政府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但目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选择,我国现阶段民间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应从其外部环境与自身水平的完善、提高这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的关系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以协调、平衡、稳定的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睦相处、共生共荣。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在国际上的自然延伸,而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和谐社会构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和系统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一是发展,二是公正。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一部确保国家与公民这一最基本社会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基本法,是一部确保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本身符合和谐社会精神以及它们之间和谐协调的最高法,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目前我国现行宪法在保障和谐社会构建方面存在宪法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基本关系的调整不力、现行违宪审查制度不完善等不足。我们要从宪法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是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将执政党的权力纳入宪法的调整范围;进一步修改宪法并完善违宪审查制度,使宪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和谐标准法和最重要的和谐保障法。  相似文献   

9.
刘建芳 《理论前沿》2005,(21):41-4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本文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是在我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社会建设目标,应该对和谐社会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行审视、定位,以法律控制下的社会这个逻辑起点来衡量和谐社会,以法律的观念与价值来定位和谐社会。强调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法制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必须借助于法治的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人文关怀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刑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规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发挥其重要作用,而在我国公众和公权行使者对刑法存在非常态的认知和误读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刑法的深层意蕴,即人文关怀。刑法的人文关怀属性是由刑法机能决定并展开的,也是能与和谐社会相契合并且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我国现行刑法制度、条文规范在体现人文关怀意蕴的同时,还存在着缺失,有必要根据情况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追求的理想目标,更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理念。而公平正义的实质是利益问题,因此,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依赖。为此,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公正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循环社会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及消费模式的转型,即从注重物质消费经济人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环境质量最大化的生态人的转型。近年来江苏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为这种系统转型提供了较好的社会基础,而积极构建循环型社会的规划建设体系、政策支撑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制度推进体系、法律保障体系,将为循环社会的建成提供基本动力和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政府是现代社会的根本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低估。和谐社会中政府具有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社会公共治理的和谐等功能。政府的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不同领域,也决定了政府在各个领域相应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当今中国人权入宪与和谐社会内涵入手,论证了国内外的宪法精神人权化的不同样式,阐述了人权的本位转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指出了“以人为本”、“人权至上”是当代宪法等法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宪法等法律应当有效地指导依法行政和提高法律运行能力,以便构建一个人人享有充分人权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传统无讼法律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这种法律观念在维护经济秩序、缓和社会矛盾、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社会功能.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它所包含的主张礼法并用、强调道德教化、注重纠纷调解等合理因素,对摒弃"法律万能主义"倾向、预防犯罪、节约司法成本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吸取其精华,加以继承利用.  相似文献   

18.
苏州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实践的经济驱动型现代化,本质上要求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以经济现代化驱动全面现代化。苏州的实践主要体现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一体化的步伐,形成经济发展新动力;经济驱动社会民生,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苏州实践的经济驱动型现代化是对后发现代化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对于当前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经济的现代化是后发现代化的基石;后发国家的政府要在制度供给上起主导作用;经济现代化要与社会民生建设协调共进,协同建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厦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流动人口劳工总量呈稳步上升之势.虽然厦门市在保障流动人口权益、促进厦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应采取措施,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