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党课》2012,(15):8-8
要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努力化解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依法及时、就地进行调解,不断提高调解质量和调解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善于当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注重以公正促和谐,以公平促发展,使执法办案的过程变成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既提升了执法公信度,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3.
社会矛盾化解是中央政法委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栾川县法院始终以“四个坚持”为重点,扎实推进人民法院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基层法院处于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
陈垚 《学习月刊》2012,(14):11+29-11,29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以各种形式不断涌现,有些矛盾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成员激烈的非理性行为,对社会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必然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出现各种复杂的社会冲突。我国目前化解社会冲突的社会管理策略都是基于社会、制度、政策等外在途径的,而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冲突,还必须建构化解社会冲突的内生性途径,这就是重视培养全体国民尤其是社会管理者的冲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化解社会矛盾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在维护人民群众物质利益、切实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中,把握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切实践行我党的宗旨中,把握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在不断增强和提升执政能力、切实完善社会管理中,把握和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
李波 《廉政瞭望》2010,(12):59-59
2009年以来,绵阳市纪委、监察局转变思路,创新机制,积极开展信访积案专项化解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疑难信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2009年以来,我省把“大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安全阀”,积极探索构建覆盖城乡每一个社区、村(组)和各部门、各行业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力促各种矛盾妥善化解,消除老百姓怨气,和解双方矛盾,增加和谐因素,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矛盾纠纷的常态化化解。此举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要求深入进行调研总结;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公安部长孟建柱批示很有新意,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思想观点。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正确定性当前社会矛盾;对症下药,有效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统筹兼顾,进一步深化改革,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1.
县乡党委在化解基层社会矛盾中担负着最直接、最重要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当前县乡社会诸种矛盾现象及原因,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日益显现。本文概括了新时期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其成因,并对如何创新社会管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以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了国家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而思想政治教育能为我们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方法,并能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时效性、影响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关注社会成员与社会组织之间利益协调沟通的渠道,有效化解社会阶层矛盾;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核心,提升公民个人素质,创建良好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构建南昌特色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新机制,必须确立新理念;明确化解社会矛盾新机制的主体和价值目标。畅通民意,保障民权。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并增强法治观念,科学防范、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发挥社会基层组织作用,群防群治,形成合力。坚持多元化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调解与诉讼结合,以和为贵。建立健全良好机制,提高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上海市虹口区的实践看,律师化解社会矛盾的优势不断显现、领域不断扩大、作用日益突出.要进一步发挥律师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应注重发挥律师在推动和谐司法中的独特作用、加大政府对法律服务的投入、提高律师的决策质量和提高律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衡量法律监督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尺。侦查监督工作作为刑事检察工作的"大门",直接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接触,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矛盾。要想快速、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侦查监督部门必须创新工作制度、方法及措施;着力培养司法服务型理念,未雨绸缪,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增加人员配置,升级办案装备,使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4):8-9
今年,党的十七大将要召开,同时也是奥运筹办的决战之年,因此,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保持筵五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坚决落实中央有关要求,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着力解决问题,着力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化解一批历史积案、化解一批复杂群体性矛盾纠纷、解决一批政策性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化解社会矛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而法治又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在化解社会矛盾时,必须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信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更多地通过法律途径来化解社会矛盾,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法。法治国家要求确立法律在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一切领域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是法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存在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从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看,在解决并化解社会矛盾存在的困境时,基层政府要转变治理思路,完善机制,提升化解策略和建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复杂多发的社会矛盾是我国当代社会空间结构中难以规避的必然客观存在。新时代十年,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政策整体呈现渐进式优化特征,基本经历缺量弥合期、要素提升期和效能优化期三个阶段。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搭建起一种非排他性综合合作话语程序,形成党委系统领导下社会系统构建的“安全阀”、行政系统构建的“分流阀”和司法系统构建的“裁判哨”在内的三级过滤结构。社会矛盾的成功化解与社会秩序的长期维系,离不开对法治的坚持、各主体的合作及压力分担、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手段优势的发挥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四条核心经验。在新发展阶段,精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需要进一步建构整体性政策体系、在政策执行中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大范围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