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经济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现实人的本质抽象。理性、自利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主要特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中的个人与市场中活动的人一样,是“经济人”,天生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种理论把政府听个人理解为“经济人”是有缺陷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和行使的行政人员应该是“公共人”特性的集中体现,应该是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而决不应该是“经济人”。  相似文献   

2.
论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道德经济人”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需要的逻辑起点是以“经济人”理性为基础。以道德理性为最终目标的“道德经济人”理性。“道德经济人”理性是道德理性的初级阶段。社会转型期.过分张扬“经济人”理性必会加剧道德危机,而过分主张道德理性却又曲高和寡,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条在“经济人”理性的基础上。将道德理性从应然转变为实然的途径,这条途径就是倡导“道德经济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公民内在自律、自觉的道德需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凸现的是一种“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精神,它拒斥“价值理性”,把道德置于视界之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呼唤“道德经济人”,中国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道德的价值,可以为“道德经济人”建构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儒家具有鲜明的重义轻利、公利为义、以义统利的思想倾向,它要求以义规范、制导人的行为,这一重德的价值取向对于当今的经济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与经济等社会因素。政治人与经济人的发展是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成熟的政治人和经济人的理性,会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对何为荣、何为耻会有有力的价值澄清;而荣辱不分,甚至颠倒,就在于人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理性不成熟。而不成熟的政治人、经济人理性是与不成熟的政治、经济状况相适应,因此需要对荣辱观进行客观的动态审视。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经济领域活动中的现实人的本质的抽象。理性、自利、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主要特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中的个人与市场中活动的人一样,是“经济人”,天生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本文认为,该理论对政府中的个人作“经济人”理解是有缺陷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和行使者,行政人员应是“公共人”特性的集中体现者,应该自觉地服务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提出了利己的、理性的“经济人”假定基本思想,建立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半个世纪以后,约翰·穆勒概括出“经济人”概念,并丰富了它的内涵。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效用最大化”和“完全理性”发展了“经济人”假定,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现代西方经济学家从追求目标、理性、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运用等方面对“经济人”假定作了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发展,带来了经济学的繁荣。“经济人”假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的发展史看,有一个明显的“经济人”管理向“社会人”管理的演进过程,现代组织究竟欲采用“经济人”管理方法和理念还是采用“社会人”管理方法和理念,应视管理组织的群体区别要求、劳动比较要求、文化沉淀要求、管理倾向要求来选择。  相似文献   

8.
所谓现代"经济人"即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理性审视现代"经济人":对企业领导者和高层管理人员要建立制度化约束体系;作为"经济人"的政府官员也要加以强力约束;要促进作为"经济人"企业家阶层的产生与发展;从现代"经济人"视角审视企业信用等.对"潜行私有化"的批判也应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中国经济学要繁荣,迫切需要理性批判之繁荣.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6,(6):53-53
马涛在4月20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有一个核心前提假定:人都是自利的,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利己主义者,“经济人”是人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把“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但在西方,“经济人假设”是被严格限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内的。而在西方经济学传人中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将这一理论“假设”滥用的现象。一些人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假设出发,公开宣传“人为财死”的“经济人”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的驱动下,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急功近利、推崇私利的社会价值观取向。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就已意识到了“经济人假设”将带来的不利后果,从而把注意力转向了经济学研究中应如何去建设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道德伦理问题。针对中国社会存在着的“经济人”概念被滥用的现象,布坎南就警告说:“在转型期社会里(例如眼下的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促进西部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从而实现现代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文化建设不容忽视,而且,西部正亟切的呼唤建设一种能促进本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先进文化。从实际情况看,西部的文化建设是薄弱环节,西部的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还存在一些矛盾,阻碍了西部的大开放、大发展。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重视和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唐任伍  戴伟 《新视野》2004,(3):19-21
中国经济转轨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在客观上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具备“经济人”人格,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自然人的“经济人”人格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经济转轨也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的转轨效果要好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式改革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苗春凤 《求实》2004,(4):36-38
本文探讨了建构“价值理性”文化理念的途径和方式 ,即通过文化批判、文化建构和文化教育来强化、确立和普及“价值理性”文化理念 ,以摆脱工具理性理念的独断控制 ,完善人类的文化理念。其中特别强调了人文学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尚会永 《理论学刊》2006,1(7):59-61
我国的国企改革中一直采用“经济人”理念作为人的行为假定和企业改革方案设定的思想基础,试图通过经济利益的激励促使关心自己利益的“经济人”改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这一模式在当代遇到了道德的困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人的需求升级等矛盾,并导致企业改革绩效下滑和社会矛盾增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过分强调经济激励及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扩大了其经济利益的对立并造成对改革模式选择的分歧加大。“由于个人理性并不必然暗含着团体理性,个人会为自己的利益去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因此有可能产生利益冲…  相似文献   

14.
孔君 《学习论坛》2001,(8):47-48
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实质上就是西部现代化的进程。西部的现代化 ,既包括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也包括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繁荣。只有繁荣文化 ,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西部大开发中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文化建设是事关西部大开发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大开发作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陈怀远 《探索》2004,(4):45-47
经济人理性假设是整个经济学理论立足的基点 ,也被认为是市场竞争并带来市场效率的动力核心。然而把经济人关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原理运用到一切领域 ,包括纠正经济扭曲行为 ,及至反腐败策略方面 ,却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为在现实市场的四方交易模式中 ,市场解决不了由其本身所造成的问题。同时 ,蒙古敖包的故事也启迪人们 ,对于建立并维护市场秩序这种带有“公共物品”属性的事情来说 ,运用一套综合解决方案抑或比经济人理性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假设,并成为西方经济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前提和基础.这个假设自18世纪末期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说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围绕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说而展开的.对"经济人"思想的探析,证明斯密无愧为经济科学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前提 ,经济人假设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具有奠基作用。从市场经济的实践看 ,在经济领域 ,经济人假设为众多的经验事实所证实。但是 ,经济人假设却不适当地被扩展到了非经济领域 ,用以解释非经济现象。其泛化的结果是经济人假设理论解释力的弱化。为此 ,本文分析了泛化经济人假设在理论建构、约束条件、透视基点和演绎方法上表现出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所谓现代"经济人"即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理性审视现代"经济人:"对企业领导者和高层管理人员要建立制度化约束体系;作为"经济人"的政府官员也要加以强力约束;要促进作为"经济人"企业家阶层的产生与发展;从现代"经济人"视角审视企业信用等。对"潜行私有化"的批判也应上升到科学理性的高度。中国经济学要繁荣,迫切需要理性批判之繁荣。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的新解释与经济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怀峰 《理论学刊》2004,(10):55-58
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现代经济学前沿分支学科对经典经济人有三个不同方向的新解释 :一是对经典经济人的修修补补 ,使经济人更加贴近现实 ;二是坚持经典经济人 ,并进一步发展经济人的理性 ;三是抛弃经典经济人 ,研究理性和非理性行为结合的现实人。在对经济人新的不同解释的基础上 ,经济学与相关学科进一步融合 ,在学科交叉的边缘产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距相融合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