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9月15日,美国在伊拉克的私人保安公司美国黑水保安咨询公司(简称“黑水保安公司”——Blackwater)在护送美国国务院的一个车队经过巴格达的纳苏尔广场时,与伊拉克安全部队发生交火,打死伊方安全人员及平民11人,引发伊拉克新一波反美情绪,并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小争论。伊拉克内政部在事发第二天吊销了黑水保安公司在伊拉克活动的执照,  相似文献   

2.
丁隆 《西亚非洲》2007,24(10):72-77
2006年12月6日,《伊拉克研究小组报告》(“The Iraq Study Group Report”,下称《报告》)①面世。《报告》在共和党中期选举失利、布什政府对伊拉克政策受到广泛批评之时出台,将深化美国围绕伊拉克问题的大辩论,也将对未来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报告》对伊拉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现在伊拉克人民应该对他们自己的国家安全承担起领导责任”。9月1日起,美军结束了长达7年之久的“伊拉克自由行动”(Operation Iraqi Freedom),并开始执行新的任务“新曙光行动”(Operation New Dawn)。随着美军的逐步撤离和任务转换,伊拉克迎来了后美军时代。今后,伊拉克将面临建立民主政府、平息国内局势、  相似文献   

4.
7月10日,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戴维·彼得雷乌斯(David Petraeus)以96:2的绝对优势通过美国参议院批准,成为中央司令部历史上的第11任司令。在当前美国朝野上下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打赢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之际,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事持续吃紧,美国打伊(伊朗)声浪不断高涨的大背景下,这位因伊拉克战争成名,又对游击战理论深有研究的中央司令部新司令,成为世人关注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5.
韩志斌 《西亚非洲》2006,1(2):16-21
<致胜战略>报告由战略概览、战略细节和战略支柱组成.报告指出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进展,即美国在伊拉克的民主化政治重建进程有条不紊;伊军重建初具规模;伊拉克经济系统初步恢复.但不可否认,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有许多局限因素,即宗教文化体系迥异、集权专制的伊拉克政治传统;殖民主义历史阴霾导致伊拉克国家政治整合危机;美国战略目标与战略后果的差异,全球战略与局部战略的矛盾.美国以"致胜"所标识的伊拉克战略,胜利前景黯淡,将会处于遥遥无期的政治博弈之中.  相似文献   

6.
一、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战后重建道路坎坷。几个月来,美国总统布什依然在极力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护,但国内形势的发展却对美国的伊战政策越来越不利。美国独立调查委员会公布“9&#183;11”调查最终报告,  相似文献   

7.
2014年6月10日以来,中东暴恐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ISIL)或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and Al-Sham,ISIS)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攻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和提克里特等伊北部大片地区。  相似文献   

8.
每月大事综述甘爱兰1998年2月大事:(一)安南成功调解海湾危机。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引发的美伊对抗箭拔弩张。伊拉克难作出让步,美国态度强硬,要求伊“全面和无条件地”同意武器核查,并迅速在海湾水域部署重兵,不断发出动武威胁。2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伊...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韩国政府不顾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对,坚决支持美国发动战争,并又向海湾派出工兵和医疗支持部队。这既是韩美关系实质的体现,又反映出韩美关系的一些新的特点即通过向伊拉克派兵,表明韩国支持美国的立场,强化韩美同盟关系;通过与美国的积极合作,换取美国在朝鲜问题上对韩国的理解与支持;参与瓜分战后伊拉克重建和石油工业的巨大经济利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韩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18日,随着美国最后一批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的“自由伊拉克行动”正式从2010年9月1日起被“新黎明行动”取代。9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行动。④美军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留守的5万美军将主要负责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和军警,为其提供情报支持,并定于2011年底前撤出全部驻伊部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个层面。在报告中,美国对中东地缘政治的考量仍是重中之重。反恐、伊朗核问题、中东民主化、伊拉克重建等仍是主导美国对中东战略安全观的核心命题。《报告》体现了美国对中东战略的历史继承、国家利益与价值观的现实权衡,以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并重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2.
美国设立非洲司令部(AFRICOM)的目标是改善安全机制、军队职业化、帮助建立负责任的政府,就阻止侵略和危机反应问题与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协力合作。这项工作无疑是个巨大挑战。自2007年2月美国官方公布非洲司令部设想以来,由于非洲顾虑到美国的新殖民主义及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从事的政权更迭活动,对该设想普遍存在抵触情绪。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坦诚表示:“走向非洲,我们面临重大的形象问题,非洲的公众舆论反对与美国同床共枕,他们不信任美国。”美国还拟在非洲大陆建立地区总部,目前其总部管理机构暂设在美国欧洲司令部总部所在地德国斯图加特。有证据显示,美国在非洲建立司令部的雄心及其时间期限都面临着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3.
5月28日,在巴格达“绿区”的伊拉克总理办公室,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和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就伊拉克问题进行了约4个小时的会谈。这是自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两国最高级别的公开双边会谈。对美伊这次对话,国际舆论评价不一。部分舆论认为,会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双方只不过是“走走过场”;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美军从伊拉克撤离后,美国对伊的掌控有所松动。伊拉克国内的民族、教派矛盾迅速浮现和激化。伊朗乘机加大对伊拉克的渗透,沙特也积极支持伊国内逊尼派势力对抗伊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深化与伊拉克的关系。但鉴于美国在中东地区仍驻有相当规模的威慑力量和美伊之间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美国对伊拉克局势的主导权并未动摇,两国伙伴关系已显雏形。未来制约美伊关系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伊能否实现民族教派和解,推动国家重建发展进程。从目前趋势看,伊拉克国内形势在相当长时间内难有根本性好转。同时,不排除美利用伊拉克干预叙利亚危机和遏制伊朗的可能。从长远看,美伊的战略伙伴关系效益将日趋显现,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及其战略企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中东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从而取得了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进行了全球军事战略调整,其中包括增加军事拨款、压缩军事基地数量、巩固重点基地、制定新的反恐军事战略等措施。军事战略调整目的之一是企图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但美国在中东长期驻军必将面临许多问题,如巨额军费投入、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美国受孤立的处境等,其中有些问题难以解决。美军在伊拉克可能越陷越深,短期内难以脱身,从而影响美国的全球军事部署计划。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5年来,除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外,并未能实现推行民主、建设新伊拉克的战略目标,相反使伊拉克陷入持久战乱的深渊。伊拉克政治体制、新政府是在什叶派、库尔德人、逊尼派三大势力的争斗和妥协中产生的,进而形成了“多重分权”模式。近年来的动乱局势也主要是源于三大势力的争夺倾轧,特别是教派势力之间的厮杀和反对美国占领、控制伊拉克的斗争。随着主权恢复,伊拉克将步入后占领时期,但短期内仍无法平息混乱与动荡。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初美英两国对伊拉克的再次轰炸表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已陷入两难境地,1995年开始实行的双遏政策宣告破产;借伊拉克问题大做文章,对中国发难,说明美国已经心劳日拙.  相似文献   

18.
4月26日,由美国非政府组织政策态度中心(Center on Policy Attitudes)及马里兰大学的国际和安全研究中心(CISSM)联合主办的国际政策态度项目((PIPA)发表了一份题为“穆斯林公众对美国政策、袭击民众及基地组织的看法”的民意调查报告。该报告对摩洛哥、埃及、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四国的城乡穆斯林进行了家访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穆斯林对美国及其对外政策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问题与美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拉克战争是新世纪美国安全战略和中东政策调整的产物 ,这次调整既有九一一事件的冲击、新保守主义势力上升等现实因素 ,也有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变迁等历史动因。美国虽然在伊拉克顺利地实现了“政权更迭” ,但在伊拉克政治、安全、社会等方面的重建却面临严峻局势 ,这种局面又对美国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以伊拉克问题为核心的美国外交政策辩论是今年大选的一个主要议题。伊拉克局势的发展和小布什政府的政策调整不仅对这次大选有直接影响 ,而且影响新一届政府在伊拉克乃至中东问题上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20.
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与中东地区密切相关,其反恐行动更是为本已动荡的巴以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中东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巴以冲突的重要外因,反恐利益则是其中东政策变化的主要根据。随着反恐行动的后续发展,伊拉克成为反恐行动新的打击对象,中东的两大热点——巴以争端和伊拉克问题在反恐框架中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