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场不见 硝烟的战争中,“非典"以生命的名义考验着每一个人,更考验着每一位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2.
历史,往往因某些事件而深刻。商丘市首例输入性非典病例出现在宁陵县逻岗镇方庄村。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奋斗和不懈努力,1100余人的村庄创造了抗击非典工作的零感染。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忠贞。事件本身就是一种考验,锻炼着每一个人的意志;也是一块试金石,砥砺着每一个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非典”制造着可怕的灾难,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一种互利经济,只要大家都遵守市场法则,坚守诚信,就能达到人人得利的目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人破坏规则,丢失诚信,最后倒霉的就可能是大家。通过非典折射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又是怎样的情形? 人类社会中的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他们有着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面对非典,经历过无数次磨难的中华民族能否再次弘扬民族精神,以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击退疫魔,并通过此次考验强化和升华我们的民族精神?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魔,引起的更多的是恐惧,是惊慌失措。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炮火硝烟的战争,它是对人性的考验、是对中国市场经济的考验,更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整体素质的考验,是对其处理、应付突发事件能力的考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该如何应对此等严峻考验? 非典就像一面镜子,真实无误地折射出社会的方方面而,中国能否经受住非典考验?抗击非典过程中,中国是否又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1.显示出必胜的信心。近期,非典的肆虐,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非典不仅仅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员工的体质,也正在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同时,也是对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与员工同患难、如何积极有效地帮助员工预防非典,成为企业面临的  相似文献   

6.
非典病毒肆虐,全民抗击非典的特殊战斗骤起。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满着生与死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薛凯 《半月谈》2003,(10):6-11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难降临中国。灾难,无疑是考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变能力的试金石!面对这场灾难,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班子,迅速作出了一系列紧急部署和果断决策。4月28日,在抗击“非典”的又一个关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号召。抗击“非典”的24字精神,既是对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精神状态的高度概括,也是指导我们全面夺取“抗非”斗争胜利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8.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考验着中国人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锤炼着民族精神。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斗争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充实了新的内容,将我们的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这是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大动员,一次民族凝聚力的严峻考验。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民族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9.
抗非典的经验教训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可能只有和谐的一面;人与自然抗争的结果,常常取决于人与人的关系组织得如何;全球化对于非典的影响有如双刃剑--利弊俱全;"非典现象"是对人性的展现和考验,战胜非典只能靠人的理性即科学与技术,而不是人性的愚昧.  相似文献   

10.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全国上下几十万保安队员经受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素质形象的严竣考验,他们坚守岗位,深入“抗非”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艰巨的使命,顽强的工作作风,尽显保安风采……  相似文献   

11.
战地日记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全国上下几十万保安队员经受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素质形象的严竣考验,他们坚守岗位,深入“抗非”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艰巨的使命,顽强的工作作风,尽显保安风采……  相似文献   

12.
勇挑重担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全国上下几十万保安队员经受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素质形象的严竣考验,他们坚守岗位,深入“抗非”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艰巨的使命,顽强的工作作风,尽显保安风采……  相似文献   

13.
真挚的心意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全国上下几十万保安队员经受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素质形象的严竣考验,他们坚守岗位,深入“抗非”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艰巨的使命,顽强的工作作风,尽显保安风采……  相似文献   

14.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全国上下几十万保安队员经受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素质形象的严竣考验,他们坚守岗位,深入“抗非”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艰巨的使命,顽强的工作作风,尽显保安风采……  相似文献   

15.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一时。疫情给人们带来危难、恐慌和悲壮,同时,也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全国上下几十万保安队员经受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素质形象的严竣考验,他们坚守岗位,深入“抗非”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一组组真实的镜头,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艰巨的使命,顽强的工作作风,尽显保安风采……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04,(3):24-28
传染病的肆虐是亚洲传统病痛的组成部分。“非典”的惶恐依稀可见,人们的内心尚未完全平息。骇人听闻的禽流感又在年初爆发。泰国、越南等一些亚洲国家纷纷为禽流感所惑。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看似鸡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禽流感是对中国家禽养殖业、人命和GDP增长率的一次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7.
王萍 《中国人大》2014,(6):50-50
钟南山的“成名”缘于2005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非典”让钟南山这个名字一夜间家喻户晓,人们也因此记住了这位坚持说真话的医生。尽管在2003年之前,他已经做了7年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金俭  张讷  刘登科  马威  卢宁  余飞  马利  刘艳  张岚 《人权》2003,(5):37-39
当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袭击中国,在经历了慌乱与不知所措后,我们的政府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然而,痛定思痛,非典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思考,我们的法律也在这场灾难中经受了挑战与考验。面对非典等紧急事件,我们的各级政府、我们的新闻媒体、我们的公众包括患者如何在法律范围内各司其职,如何在不侵犯个人权利包括患者等少数人权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1、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首次遭遇重大公共危机. "非典"是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遭遇的最大一次挑战.它对中国各阶层的考验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不仅是对每一位中共党员干部的考验和锻炼,也是对党外干部的特殊考验。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全国第十届政协委员、乌海币政府副市长刘新乐临危受命、勇担重任,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使乌海市成功地阻挡了非典疫情的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