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当有网友问到“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有哪些考虑”时,温家宝说:“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也曾经讲过关于如何使人有尊严和幸福,我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话,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2月28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们关心最深、感受最切、困惑最多的话题。去年,哈佛大学由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本·沙哈尔开设了一门“幸福课”,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传统的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这里反映出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选择的增多,人们的幸福感似乎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幸福国家、幸福社会、幸福家庭、幸福人生,甚至幸福政治、幸福经济等词语,频频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一种体验。幸福指数,即人们对工作、生活和环境等体验和感觉的一种评估的函值。对基层官兵而言.幸福感就是对军营生活环境的满足、工作岗位的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官兵幸福指数的高低.与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单位风气息息相关。官兵幸福感的强弱以及幸福指数的高低,对融洽内部关系、促进各项任务完成、  相似文献   

4.
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5.
兰州军区某装甲团坦克八连“铁骑先锋”网页上,有一个《快乐驿站》影集.收集记录了该连官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个“幸福瞬间”和一句句“幸福感言”。近年来.随着连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快乐驿站》影集里的“幸福同片”和“幸福感言”也越集越多.就拿最近来说.全连在位44人.光标兵就有29人.“全家福”上大家个个笑得像花儿一样.八连更是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幸福连队”。  相似文献   

6.
当前,从国家到地方纷纷推出各种“幸福计划”,建设“幸福省(市县区)”正式列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1年“两会”期间,建设“幸福中国”也成为国内外媒体的最强热词:认为“中国政府评判官员执政能力的标准是让人民幸福”。一份份有关幸福感、幸福指数、幸福计划的建设清单进入各地施政的承诺和责任,表明我国开始摆脱GDP崇拜,使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更加科学,更加以人为本,同时表明新形势下我国建设幸福生活的公共政策治理理念和实践已经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7.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幸福的理由,幸福感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是每个人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真实考量。在这次助建敬老院的行动中,人大代表们的幸福感则是来自于“我能尽我所能做些事”。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12,(24):60-60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联合发布的“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调查显示。60.6%的受访者感觉自己“幸福”,相较于去年高出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获得幸福根本不需要有百万家资,到澳大利亚开办的幸福讲习所去吧,只要花几百美元就能发现幸福的奥妙。讲习所的创办人夏普说:“实际上人们可以增强自己的幸福感,这也是我们所传授的内容。我们将教会人们如何从零开始为幸福存折储蓄更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  相似文献   

11.
市场化和现代化不断在全球渗透、扩张,工具理性主义、世俗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重挤压着幸福生活的空间。我国幸福度的提升遭遇了很多隐忧,越来越陷于物化和利益私我化泥潭的民众,享受着几何级数递增的丰硕物质财富,幸福感却没有随之增加。挖掘和坚守儒学幸福思想,有利于构建一种超越物欲、物役、“GDP崇拜”的当前幸福观,形成和谐社会的价值共识理念。引领人们实现更美好、更尊严的可持续性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8,(3):60-6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邢占军在200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提出,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幸福指数所量化的是人们的主观心理体验。这种体验会强烈地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姜胜洪 《前沿》2013,(1):133-1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成小康社会”和“收入翻番”,贯穿了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增强群众幸福感的旨意。我们要认真贯彻报告精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你幸福吗?——2010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发展观下的幸福感 人们把幸福看作人生的终极目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追求幸福。有人觉得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提出作为终极目标还应该包括人类发展、公平正义。其实,人类发展的目标与个人幸福的追求本应该是一致的,发展的角度看幸福逐渐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从上世纪70年代,不丹国王提出“国民幸福指数”这个概念,以取代“国民生产总值”。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幸福感,则是生活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人们的一种对生活综合状况的主观感受。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的幸福感比较、分析幸福城市的评选结果并结合武汉市历年的调查,解读幸福感在当下的政策涵义,分析研究在社会转型时期提高全社会幸福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幸福指数”这个词不仅在坊间传扬,而且在我国一些省、市还写进了党政的施政纲领,及至国家也在酝酿制定公民的“幸福指数”。今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有关民生问题时说道:“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幸福”。“幸福”历来是民众的愿景,而今“幸福指数”的提出,自然会成为民心所向。不管辞书上对“幸福”有多少种解释,直白说即是生活美满,心情舒畅。这应该是人们对“幸福”的“共识”。“幸福指数”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综合概念,GDP的增长不是唯一,它涵括了民主法治、经济收入、健康水平、人际关系、安全感以及工作满意度诸多因素。公平正义的缺失、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幸福感的下降。也由于人们生活的地域不同,其身份、经历、地位、年龄以及人生目标也存在差异,对“幸福”的认知自然也不会相同。今年一月我省两会,三月全国两会,无论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建言的热点,抑或落实一件件有关民生的议案、提案,无一不彰显着浓浓的民本气息,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幸福,作为一种个人感受,可以有许多的维度去衡量。而人生活在社会当中,每个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谈论幸福不可能脱离环境状态、发展阶段。由此概括说来,幸福感有两个影响因子。一是宏观的社会发展水平,二是个人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体验论幸福感的观点认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幸福感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9.
魏恒 《今日广西》2010,(6):28-28
南宁,首善之区 “绿,应该是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让市民快乐幸福地生活。这就要求城市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千方百计地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打造市民幸福感最高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5,(4):49-5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奏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 后天的环境 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英文的表达:H=S C V当代的人们更加开放地生活,我们坦言幸福,我们追求幸福。幸福在哪里?当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也是有指数的,总幸福指数是指你的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看了一个喜剧电影,或者吃了一顿美食,这是暂时的快感,而幸福感是指令你感到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