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人”的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意识的复苏。这个时期的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从女性→人→女人的艰难历程。本文就此问题对庐隐、冯沅君、丁玲、凌淑华等“五四”时期女作家的女性形象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
李照冰 《学理论》2009,(31):183-184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时十年之作,其中洋溢着浓厚的女性意识。本文将通过作品中展现的女性地位和女性价值观,以及主人公斯佳丽的典型表现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作品中复杂的女性意识。出身高贵的女性虽然生活富足却处于男性强权之下,但是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价值的实现又表明女性并非无知无用,特别是斯佳丽身上主体意识的进发和后来对传统的皈依,都表明《飘》中的女性意识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元明清文学中女性的觉醒是普遍而深刻的.在这一漫长历程中,戏曲作品人物崔莺莺、杜丽娘、李香君三位女性爱情观的变化体现了女性觉醒的三个阶段,从她们各自阶段的个性意识出发,勾勒出女性觉醒的总体轮廓是递进发展,并逐步实现了女性的主体价值.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在词中传达出的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对两性关系的平等追求,以及对自身不幸遭遇表现出的抗争及无奈都体现了深刻的女性意识。从三方个面来探讨她的这一心路历程,从而再现这一词坛才女鲜活的生命律动。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6.
丁玲和简·奥斯丁是中国和英国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作家.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突破了各自国度已往从男性视角叙写女性生活、命运的传统,从女性视角用女性独特笔法塑造了一系列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尽管都以勇敢反抗男权社会为其主要性格特点,但在反叛的强度和方式等方面却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实质上是两位女作家本身女性意识差异的投影,其深层原因在于作家所处的社会及家庭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谢均 《疏导》2000,(Z2)
国家经贸委一位负责同志最近讲过这样一句话 :“先进的企业表现为意识的先进 ,落后的企业表现为意识的落后。”这句话对加快企业的“三改一加强”很有指导意义。没有强有力的、全新的思想支配 ,企业不可能求得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 ,应该树立和强化哪些先进的意识呢?我认为至少七种。一、政治意识。“企业生产没有什么政治”。这是一些企业管理者 ,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者中常见的一种错误思想。他们不知道经营和政治的关系 ,认为只要把钱搞到手、企业发展了就行了。当然 ,把企业搞好是符合党和人民利益的。党的十一届三中会就提出了以经济建…  相似文献   

8.
李正友 《学理论》2010,(20):179-180
时爱爱是《荚蓉风》里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艺术理想的结晶,蕴含着作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本文试着以生存方式的角度去分析时爱爱这一女性形象:由农耕生存方式到“地中海式”(商品经济生存方式)生存方式的两个阶段构造人物形象。再用对比的方法(时爱爱与关爱芙的对比、三角恋爱的对比)分析时爱爱形象。  相似文献   

9.
元代是一个杂剧兴盛的时代,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在作品中生动反映了当时平民女子的觉醒和抗争意识。这是中国古典戏剧中最为平民化的女性形象,非常真实、生动。  相似文献   

10.
一接触胡萍,我就为她的言谈举止深深吸引,那其中有她对生活独到的理解,有智慧的火花,有“刚”与“柔”的完善结合。 说“刚”,是她当过兵,干脆利落,毫无城府;说“柔”,是她“多情”,身为女性,又是一位作家,使她对“兵”,对祖国山河、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青年的道德意识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出一种进步与倒退相胶着的特殊状态,表现出一种改革开放背景下新旧道德观念的对抗,这是青年道德意识的退化和暧昧。当代青年意识的这种特殊表现,我们称之为暧昧的道德意识。 (一) 青年暧昧道德意识首先表现在他们遵从现行道德规范的程度大大下降,我们所大肆张扬的“螺丝钉”精神、“老黄牛”精神、讲奉献不讲索取的“老山英雄”精神等等道德观念在青年身上越来越少共鸣。他们完全不满足于过去风行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追求个性解放和实  相似文献   

12.
王芳 《学理论》2012,(5):43-44
1 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盛行,继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法学思想,即女权主义法学。这同时也意味着女性的意识开始觉醒,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地位和权益的保障。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探讨穆斯林的女性,以及目前穆斯林女性的进步表现。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人之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二敏 《学理论》2009,(11):79-80
由于科技的负面作用导致人们生态意识以及生态能力的缺乏,人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沦为“我一它”关系。为改交这一困境,生态女性主义在关爱伦理的基础上以“圣杯”之思行使“关怀”与“联系”之权,运用“女性原则”。确立“德性主体”进而培养生态人,为建构和谐自然、和谐地球及和谐宇宙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韩秀 《学理论》2010,(11):149-150,280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打破了男性作家以侦探形象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处于男权话语包围下的她又难免受到男性话语的影响。本文以阿加莎晚年的作品《无尽长夜》为例,分析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矛盾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5.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以短篇小说而闻名,她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女性对新生活的渴望,对个人自由的追求。主要从生态主义的角度来探讨肖邦小说韵写作技巧、写作主题和审美效果,从而分析肖邦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婷  张燕 《学理论》2013,(21):199-200
研究了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所表现出的黑人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莫里森以鲜明的性别差异立场对西方哲学话语展开了批判与重建。以作品中凸现的女性身体政治意识为切入点,通过聚焦女主人公佩科拉的悲剧故事,阐述了黑人女性如何在反抗和内省中找寻自我,以及男权意识对女性政治意识的压制。  相似文献   

17.
“圈子意识”对干部选拔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徐国荣顾鹏“圈子意识”,是指处理自己与家庭内部成员以及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所持有的善恶评价观念的一种具体表现。基于血缘亲情和地缘人情面子而形成的“圈子意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宗法血亲的“圈子”为核心由...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青年战士,民主意识强。这是80年代带兵人几乎一致的看法。青年战士民主意识表现在哪里?最近,我们对驻广州海军舰艇部队一些青年战士民主意识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中,我们高兴地看到:“80年代青年战士民主意识强,主要表现在他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对部队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部队建设。”但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公民民主意识 的缺失是政治意识文明的一 大障碍。公民民主意识的缺失又与我国封建社会主导的、性善假设影响下的“君主”意识有着历史的渊源,“君主”意识在现代主要表现为“清官情结”、“无限政府心理”。这种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政治意识文明实际上己经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新都市文学研讨会召开目前,《特区文学》杂志社举行了“新都市文学”与小说创作研讨会,苏童等著名作家出席了会议。与会者认为工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新兴的现代化都市,在经济体制和人的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都市文学”这面文学旗帜由《特区文学》打出,非常合适。新都市文学有很大的优点,它是一个宽泛的、开放性的文学主张,它只希望作家们在创作中强化现代都市意识,而并不对作家的创作题材和内容进行任何限定,题材和内容只是作为作家的观照对象;只要是在现代都市意识的观照下,任何题材和内容都可以纳入“新都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