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拒绝辩护”,依照法律规定有两种情形:一是指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拒绝辩护人继续为其辩护;二是指辩护律师接受委托或人民法院指定后,出现了法定事由,拒绝为被告人辩护,本文就该两种“拒绝辩护”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被告人享有辩护权,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是我国(宪法)原则以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被告人行使辩护权有两种方式,即自己行使和委托律师或其他辩护人帮助其行使。律师以及其他辩护人本身没有辩护权,而是接受被告人委托或人民法院指定后,方能参加刑事诉讼活动帮助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如果被告人认为其…  相似文献   

2.
论不告不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告不理”是一项审判原则,其主要含义是,对于未经起诉的案件,法院不能受理和审判。我国人民法院在依法行使审判权时应当严格遵循这项原则。本文试就这一原则有关的两个问题作一论述。一、不告不理的法律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没有规定不告不理是我国的诉讼原则。但审判权和起诉权分开行使、没有原告的控诉就不能审判的规定是明确的,而且是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遍遵循的原则。因此,不告不理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审判原则。我国宪法第128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5条规  相似文献   

3.
民事中的起诉权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法律赋予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行使的一项权利。审判权是法律赋予司法机关的一项权利,它要通过当事人的起诉才能实现其价值,没有起诉何来审判。  相似文献   

4.
按照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律师接受刑事案件被告人及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必须是在案件进入审判阶段之后。而在案件的侦查和起诉阶段,被告人的辩护权只能由被告人自己行使,不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为行使。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实有修订必要。为此,建议扩大律师辩护权。理由有三: 一、从我国《刑诉法》的立法原则和任务来看,扩大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辩护权,有利于切实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  相似文献   

5.
刑事指定辩护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定辩护制度,是指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使侦查、起诉、审判职权的国家机关为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为其提供辩护的制度。它是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高级阶段,也是刑事辩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得到切实的保障,从而...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审判中,法院作为裁判者有权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罪名予以变更,这是法院行使定罪权的体现。这一做法没有违背"不告不理原则",没有侵犯被告人的辩护权。但是法院变更起诉罪名应受到一定的限制,检察机关灵活运用公诉变更制度、完善法院的建议权、被告人和辩护人充分行使辩护权是完善法院变更起诉罪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论不起诉权的正确行使李永鑫吴步钦不起诉权是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重要职权。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必须正确认识和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不起诉,确立依法、充分地行使法定不起诉权和依法、合理地行使酌定不起诉权的原则,以科学地指导不起诉工作。一、正确认识和...  相似文献   

8.
律师受委托要求参与免予起诉案件辩护的情况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律师与检察机关往往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从完善我国辩护制度出发,很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问题加以认真研究。一、律师参与免予起诉案件辩护十分必要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被免予起诉的被告人享有辩护权这是法学界和司法界所公认的。但是,对辩护权行使的方式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被免予起诉的被告人只能享有自行辩护权。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于处在审判程序之前的任何案件,…  相似文献   

9.
<正> 有关免诉制度存废的问题,报刊上继续展开了争论,现综述介绍如下: 《法制日报》1993年12月19日发表崔敏的《立法建议》;《免予起诉弊多利少,建议立法予以废除》。指出免诉制度存在诸多弊端:1.免诉造成了审判权的分割,它同审判权由法院统一行使的法制原则相违背;2.免诉是作为控诉方的人民检察院单方面的决定,它完全漠视和彻底剥夺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及在被定罪以后应当享有的上诉权;3.免诉使检察机关集侦查、起诉、审判三权于一身,违反了刑事诉讼中的制约原则;4.免诉常常引起有关机关互相扯皮。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辩护权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蕊 《法制与社会》2011,(22):146-146
辩护权是被告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本文通过对审判阶段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当下被告人辩护权行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议通过保障先悉权、设立调查取证、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来保障被告人辩护权。  相似文献   

11.
检察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目前法学界围绕检察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如何完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本文仅对其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关于免予起诉制度问题.免予起诉,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个创举,是控诉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将它作为一种诉讼制度固定下来,对司法实践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多年来,法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对它的存废问题发生许多争议.一是认为是对案件作出实体性的终断,实际上行使了审判权,它混淆了公诉权和审判权,是越俎代庖.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侵犯了被告人的辩护权和被害人对附带民事诉讼的控诉权.二是认为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察终结的案件行使免予起诉职能是必要的,但对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不应实行免予起诉权.否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学术界有一种倾向,认为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过多,应予削减。很多报刊媒体或刊载文章或“专家访谈”,大谈检察机关行使现有的某些职权存在种种弊端,建议对检察机关的职能进行调整。此类观点大至有以下几类:一是认为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只能行使法律监督职责,不应当拥有自侦、批捕等权力,检察机关行使这些职权不受外部监督制约,易产生滥用职权、冤假错案等问题,同时也不符合国际通例,建议将自侦权划归公安部门或另设机构行使,将批捕权划人法院行使。二是关于不起诉权有二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起诉职能侵犯了审判权力,应予撤销;一种观点认为不起诉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会造成不起诉权的滥用,应严格限制使用。三是有些专家学者提出按西方国家模式将检察机关变为单纯的公诉机关,认为这样才能与国际上刑事诉讼“游戏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13.
<正> 按照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律集接受刑事案件被告及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必须是在案件进入审判阶段之后。而在案件的侦查和起诉阶段,被告人的辩护权则只能由被告人自己行使,不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为行使。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弊病甚多,大有修订之必要。为此,建议尽快扩大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辩护权,其理由有三: 一、从我国《刑诉法》的立法原则和任务看,扩大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辩护权,有利于切实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我们国家里,一切法律的立法原则都是出于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均未禁止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委托辩护人,但几十年来的律师虚无主义观念加之法律未对审判阶段之前的律师工作作出操作性规定,在实践中律师不能介入刑事诉讼全过程,严重妨碍被告人辩护权的有效行使。按目前实际,律师介入刑事诉讼全过程是严格执法的需要。一、律师的辩护职能依附于法律赋予被告人的辩护权利,被告辩护权利的保障有赖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全程介入。被告人辩护权包括自行辩解权和委托他人辩护权。其中自行辩解权是委托他人辩护权的基础,即没有自行辩护权,必然没有委托辩护权。而取消了委托辩护…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赋予了公民广泛的诉讼权利.体现出当事人自治和诉讼民主的立法精神。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公民的诉讼权利被妨害。被剥夺的现象,却比较普遍。对公民民事诉讼权利进行保护,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剥夺、妨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种种现象1、妨害当事人行使起诉权、上诉权。某些审判人员出于种种动机和目的,对前来法庭起诉的公民不理不照或者进行刁难,妨碍当事人顺利地行使起诉权。一是对多头管辖的案件踢皮球,推卸自己的审判义务,甚至对应当由自己管辖的案件,也采取推的办法;强制起诉人使用法院制作的诉状级,向…  相似文献   

16.
论公诉权同审判权的冲突及调整●张华王颖我们经常会碰到,在诉讼制度中“起诉权”同“审判权”的具体冲突,比如,检察院在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前,发现新事实、新证据和新人犯,可能导致检察院的起诉范围同法院审判所要解决的案件事实及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不相一致,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辩护权及保障逐步强化;辩护权的涵盖阶段与关照重点也在不断扩展,逐步从审判阶段延伸至侦查阶段;而辩护形态也经历了从实体辩护到程序辩护的过程。在这些发展过程中,程序辩护与侦查辩护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不可忽视的独立价值也得以显现。侦查辩护的独立价值在于,提高嫌疑人防御能力、提高律师辩护权能、避免冤假错案及促进侦查结构的“诉讼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三大职能之一的辩护,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一方的指控进行的一系列反驳和辩解的诉讼活动。辩护权是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的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权利。为了保障辩护权,必须要有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即辩护制度。辩护制度是立法对贯彻落实辩护原则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的总称,一般包括辩护权和辩护权的行使、辩护人、辩护种类、辩护的程序及救济方法等具体内容。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19.
<正>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依据宪法所确立的这一诉讼原则,进一步具体规定: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则。这些基本原则是:一、国家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国家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行使的原则;二、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人民检察院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