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残疾人》2006,(7):F0004-F0004
哈尔滨市康复截瘫病研究所所长王纪元10岁起随父从医,后入黑龙江中医学院深造,毕业后投身于截瘫病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创出了采用纯中药治疗截瘫病的有效方法。病人经过治疗有明显的促进受损脊髓感觉、运动神经恢复的作用,能大幅度提高肢体活力,解决了病人截瘫后出现  相似文献   

2.
杨炳升原是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截瘫疗养院院长,1987年离休后,一些单位闻风而至,高薪聘请,可他婉言谢绝,仍然留在这所民政局办的疗养院,每天仅拿10元钱的补贴,无悔无怨地为患者除病痛。古冶截瘫疗养院是1976年唐山震后筹建的社会福利性单位。先后接收过数十位因地震造成的截瘫病人住院治疗,现仍有长住截瘫病人30多个,其中有十多位病人患有并发症——褥疮,这种病是截瘫病人的高发症,顽固难治,成为各地截瘫疗养院久攻不下的“顽症”,杨炳开视患者的病痛为己痛,他从实践中摸索,从资料和传统经验中借鉴,向兄弟医院的同行取经,不…  相似文献   

3.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南岗区革新街,有一家高新技术产业——截瘫研究所,所长名叫王纪元。他发明的纯中药制剂“截瘫康丸”获国家专利,他治好的病人对他感恩戴德。名气大了,但王纪元却从不敢有丝毫懈怠,是一个对得起祖宗的人。 截瘫病是世界公认的疑难病症  相似文献   

4.
太阳真好,丝丝金线瀑布般地直直泻下。 我在哈尔滨市南岗区革新街寻找着红十字卫健骨伤截瘫病研究所的这位“截瘫王”。 我推门而进。 “请坐。”慈眉目善、满头银丝的王纪元拖着一条残腿,从诊所的深处摇晃着出来,目光炯炯。 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镜框和奖状。 是一个朋友介绍我来的。他的女儿苏艳春不幸患了急性脊髓炎,导致下身瘫痪。几年间辗转数家大医院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说:我不痛苦,所以我幸福。梵高却说:我的痛苦就是我的幸福。我更佩服后者,因为这是战胜痛苦、驾驭痛苦的强者的豪言。有一位全身截瘫的女孩,每年春天都要买一件新衣,轮椅世界里的她没有办法穿上新衣把自己扮靓,但她强调,她活着,所以应该有新衣服。她认为,如果她能活到80岁,那她的衣柜里同样有一排美丽的衣装,她的生命和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她精神的乐观,她内心的灿烂,让人感动,给人震撼。前天,我见到了这位朋友,她又买了一件新衣,因为是在三月,春天来了!我想通知病中的人们,春天里应该添置新衣,死去的仅仅是…  相似文献   

6.
姿势矫正辅助器:部分截瘫患者、脑瘫患者使用。正常操作电脑的关键是坐姿稳定,截瘫患者和脑瘫患者却很难维持稳定的坐姿。这种辅助器具,能帮助他们维持稳定的姿势,这样不仅是操作电脑,就是做起其他事情来也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7.
人生是短暂的。襄樊市襄阳区有一位现代“愚公”于这短暂的人生中,在被世人称之为湖北“西伯利亚”的黄集镇温岗林场,一干就是34年。这位老人名叫赵明贵,是襄樊市人大代表,温岗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今年已经73岁了。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人大代表,使昔日死寂的荒岗恶土唤发出勃勃生机,谱写出了生命的绿色乐章。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CI)一般简称为截瘫。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疾患,伤后可能带来多种功能障碍,其中一项就是性功能障碍,表现在男性的是阴茎勃起障碍和不能射精,因而导致了阳萎和不育。 那么,截瘫人到底能不能生育呢?经常有人向我们提出这样的疑  相似文献   

9.
大写的人生     
刘斌  李建伟 《政策》2002,(2):50-51
在第五届“地球奖”颁奖会上,一位拄着双拐的高位截瘫者登上了领奖台。领奖台并不高,可他足足用了5分钟才登上去。然而,就是这位高位截瘫者,20多年如一日,植树1万多棵,把一座荒山变成了绿洲:他,就是随州市曾都区高城镇七里塔村农民付本发,一位拄着双拐、用生命和意志书写人生的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跨越生命的禁区──记抗癌专家石玉林马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不会相信,眼前这位曾曾通通的老头儿,就是带领那些近乎绝望的患者跨越生命禁区的抗癌专家石玉林。我本想和他预约长谈一次,但去了几次长春中医肿瘤门诊部,总看见那些风尘仆仆从外地赶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太我...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因中枢神经受损而截瘫近10年的残疾人。受伤截瘫之初,大小便失禁的问题让我非常头痛和难堪。后来我摸索出一套方法,终于解决了大小便失禁的问题。那就是每日定时定量吃饭。定时定量喝水,定时排泄大小便。特别是喝水和排泄的间断时间必须计算好。比如我就是每日晨5:00喝500毫升水,7:30排大小便,  相似文献   

12.
仲藜 《民主与法制》2008,(20):49-51
一位靠收废品为生的绝症母亲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唯一的愿望就是去北京“鸟巢”见参加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儿子最后一面,可以让她带着微笑和骄傲与儿子做最后的诀别。如何让这位绝症妈妈了却心愿?一场牵动浙豫两地的爱心接力开始了。  相似文献   

13.
“人性化”服务就是让病人从进入医院开始,在整个就医治疗过程中处处感受到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这是辽宁省辽阳三院“人性化”服务的定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服务思想和服务领域,一心一意为病人着想,开展用人性呵护生命,用爱心贴近病人的“人性化”服务,促进了辽阳三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放风筝者中量让人钦佩的是波比·鲁尔。 波比在21岁那年,由于颈椎第5节骨折。中枢神经损伤,成了一名下肢全瘫、手与腕部也失去活动能力的截瘫人。致残后,这位生性喜欢争强好胜的年轻人选择风筝作为运动项目,因为他发现放风筝非常有利于残疾人的身心健康。他说:“放风筝能给我带来极大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他,对医德不断磨砺,对学问不懈追求,对病人高度负责,对业务开拓创新。在救死扶伤的路上,他是病人的福祉,撑起了生命的绿荫;在履行代表职责的行程中,他是群众的依靠,为民代言尽职尽责。他就是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专家陈登庭。医德医风人称颂陈登庭有好几个称呼。陈老、  相似文献   

16.
在患者得知将永远瘫痪这个事实后,调整心态是非常困难也是必经的历程。谁调整得快,谁就会早获得新生。几乎每个患者都希望医学界能提供一种药物,使截瘫病人重新站立,这使大批的患者盲目花去大量的钱财。美国的一家药厂以饰演007电影的演员(已截瘫)做模特,用电脑制作出他重新站起来并重返影坛的广告片,引起了全美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二日下午,中国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教授在日本向数学界作学术报告,刚刚讲完最后一句话,因心脏病突发于当天晚上溘然长逝了。这位数学家实践了他生前的诺言: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羣、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前身为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是解决截瘫伤友临床治疗结束到实现生活自理之间过渡性的一种康复模式,其康复效果被广泛认可.中途之家或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为“中断”,截瘫伤友一般是人生中途受伤导致残疾,原有的生命状态,就此中断.一为“中间”,是从医院到回归社会之间的过渡康复过程.在不幸中断的人生轨迹中,中途之家为脊髓损伤者提供重塑生命、重燃希望的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中途之家更名为希望之家.  相似文献   

19.
范敬群 《政策》2009,(11):66-68
一个春意融融、阳光灿烂的下午,位于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基地里,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老者,置身在这片金色的花海中,正在忙着指导学生采集样本。这位老者,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对于傅廷栋而言,像这样的忙碌已经持续了近50年。在傅廷栋眼里,油菜花远不只是路人的风景,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截瘫患者一般下肢的知觉丧失、肌张力消失、关节萎软、肌肉萎缩,不能站立。长期躺坐,上述现象会越来越加重,而且还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不少截瘫患者认为瘫了就只能躺着,最多能想办法坐一坐,而不知道瘫了还能够练站立而且应该练站立。其实,截瘫人练站立很重要,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力;能防止、延缓下肢肌肉萎缩,预防压疮和骨质疏松;能改善二便功能预防尿路感染和便秘;并对于初期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防止足下垂有利。也有一些患者虽知道练习站立很重要,但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其实练站立的办法也很多。在这里介绍3位截瘫患者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供截瘫朋友们参考,希望时大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