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美国与东盟的反恐合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11"事件以来,美国与东盟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反恐合作.美国与东盟的反恐合作基于双方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威胁和调整彼此间关系的共同利益需求,然而,美国与东盟之间在反恐侧重点、主权权益和战略目标上的矛盾将影响双方反恐合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反恐战争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战争是主权国家打击恐怖主义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反恐战争自身的内在矛盾及其负面后果的扩大,恐怖主义兼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双重特点,个别国家在反恐战争的目标中加入了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诉求并奉行单边主义、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9·11"事件爆发以来,由主权国家发动的几场反恐战争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住恐怖主义泛滥的趋势,而且自身也已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反恐的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俄罗斯积极与各国开展反恐国际合作.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上合组织框架下,与周边国家开展反恐合作,这是俄反恐国际合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第二,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合作,这是其反恐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方面;第三,与亚洲、拉丁美洲相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反恐合作,服务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大局."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其它国家"这三个层次有着鲜明的主次、轻重之分,这是由俄罗斯面对的反恐形势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威胁,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恐怖主义的应对和打击,需要国际社会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为此,联合国以及各区域性国际组织努力推进反恐怖主义合作的法律机制建设。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自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在反恐怖主义法律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网络化、本土化、碎片化的新形势,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建设,需要借鉴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东南亚成为全球反恐的第二战场。该地区恐怖主义的国际化与地区网络化趋势的发展,形成了整个地区范围内采取集体行动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性。本文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出发,认为集体行动的逻辑导致了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从本质上看,中国与东盟存在反恐合作的共同利益,双方应当选择正确的合作策略。中国与东盟应当坚持刑事治理的反恐合作模式,遵守联合国反恐国际刑事政策,制定反恐与打击其他跨国有组织犯罪并举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的反恐形势与安全合作努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月5日印尼万豪酒店爆炸案发生为信号,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袭击在2003年进入新的活跃期.这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反恐行动",东南亚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恐怖主义组织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面对现实的安全威胁,东南亚各国政府在加强地区合作,增强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方面逐步形成共识,并且开始酝酿建立新的地区反恐机制和包括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巨威莉 《东南亚研究》2023,(4):113-131+157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将反恐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政府基本都将反恐作为开展国际合作的优先议程之一。由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原因,长期以来,东南亚可谓是恐怖主义活动多发地区,并被美国视为反恐的“第二战线”。而选择与域外大国进行反恐合作是东南亚国家进行有效反恐的主要路径之一。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主要通过全球、区域和国家三个层面展开,以多边合作、小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为主要合作形式,以共同签署反恐宣言与决议、举行反恐联合军演、共建反恐机构与情报共享中心和反恐援助等构成合作的多重途径。历经20余年,这一合作逐渐呈现出以美国为中心的多层网络化架构,并取得了诸多成效。然而,由于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反恐目标与能力方面的不对称性、合作机制的低制度化以及和美国参与的间接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仍影响了合作的深化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9.
"9·11"后,美国将注意力集中到东南亚,将之视为反恐战争的"第二战线".在东南亚的反恐活动中,美国着重于打击海上恐怖主义袭击,在与东南亚国家加强反恐合作的同时,也对东南亚几个国家提供了军事援助和联合进行反恐军事演习.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制裁恐怖主义机制的功能包括约束作用、示范作用、规范作用和服务作用。这些功能推动了恐怖主义制裁的国际合作。由于制裁机制的存在,国际社会形成了一个治理恐怖主义的新模式。然而,成员国的不合作导致上述功能存在以下缺陷:机制的约束作用较弱,示范作用较窄,规范作用有限,服务质量不高。成员国不合作的根源在于制裁机制中的权力分配失衡、国际社会中相互依赖的变化、制裁机制本身的不健全和不透明。要提升未来成员国在国际反恐中的合作和治理效果,各主要国家和联合国应当推动制裁机制的完善,以赢得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