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生态省,是我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出路。目前横县在工业方面强调循环经济比较多,而在农业方面强调循环经济则有所不足。树立资源忧患意识,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不仅事关横县农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横县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保证.目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生产方式的趋势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也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和谐篇章.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针对区域协同发展,循环经济强调多样化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高效投入的区域优势资源、公平的区域发展机会和差异化的政策。在循环经济视域下,京津冀区域应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发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从比较优势出发科学选择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与特色增长点,从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出发持续提升经济要素组合利用水平,在推动区域协同的过程中提升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通过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地区产业合作,加快市场化改革和科技创新等措施,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在我国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一种理念,迅速走向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虽然中小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但我们在对福建鑫磊晶体有限公司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案例分析研究时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在新环境下可以通过开展技术创新,采用新工艺、实施综合利用成功地发展循环经济。本文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为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切实解决这些困难,将有利于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的规模和水平,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已在全球得到共识和运用,面对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及资源再生化这三个循环过程中发展新型的循环经济无疑对实现我国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融合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双重理念,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循环经济不是一种自发的模式,需要政府在其过程中发挥推动作用,以保障其顺利进行。本文从经济、法律、科技、公众角度分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指出政府推进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从宏观角度将生态和经济相结合,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循环经济根据这一理论,建立经济系统的循环组分及过程、运行机制和具体措施,使物质和能源在不断循环中科学持续利用,尽可能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生态学中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梯级利用和生态平衡等原理对循环经济的借鉴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生态规律的充分利用,也是对自然生态中物质和能量流动形式的模拟,其目标是要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和共生共存原理,使资源和能源利用达到最小化,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而在生产的输出端采用资源的再循环原则,实现废弃物向再生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一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理念。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是决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实现资源投入的减量化、产品生产的再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最终达到“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文章从阐述循环经济的基本涵义出发,对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方面的重大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展开循环经济实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传统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及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线性的开环式经济系统转变为非线性的闭环式经济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一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作为以物质循环和提高生态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问题的一种现实求解,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能实实在在地指导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应当是富裕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提高构建能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其核心是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必须由物质资源投入推动的,经济结构失衡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由技术、资源和劳动合理组合推动的,经济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明确提出循环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指出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构建以政府为核心推动者、以市场为基础手段、以社区公众为监督者的体系,而且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三者的功能协调。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而城市是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生态城市是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重要模式,二者相辅相成。基于循环经济视角,探寻杭州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环境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陕西应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努力实现陕西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培植绿色环保产业;注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今,以往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发展动力。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它的提出,为我们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本溪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是中国在新世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战略目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必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竞争力 ,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市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设计与规划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中 ,坚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是最佳选择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今,以往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发展动力.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我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它的提出,为我们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