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国发[2014]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为: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创造》2013,(8)
截至2012年,52.57%的城镇化率已经让我国同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不过在这个已经过半的城镇化率背后,我国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需要,为此,正在修改完善的《国家中长期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规模划定标准进行了重新设定. 据介绍,《规划》中城市规模认定标准根据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进行认定.与90年代的城市划分相比,小城市人口认定从20万以下提升至50万以下,中等城市认定从之前的20至50万上升至50至100万,大城市从之前50至100万上升至100至500万.此外,增加对超过500万人的城市认定为特大城市.  相似文献   

3.
去年年末,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特大、超大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浓缩的结晶,但也正因为"高度浓缩",当高度流动的人口在高度挤压的空间遭遇高度饱和的资源,风险这一人化自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的试行标准,它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现在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人口多,城市数量少,城市平均规模大,尤其是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数量稀缺。因此,从未来城市化进程看,我国现行的城市设置标准及城市的数量应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调整。本文即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得出系列方案。针对优化的方案,我们还提出相应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  相似文献   

7.
<正>国发[2014]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培育小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应充分考虑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基础优势等因素,确立不同于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小城市发展战略。通过有步骤、科学合理的推进小城市建设,打造一系列规模最优、功能完备、发展活力强劲的浙江特色化小城市群。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北京人口规模飞速膨胀,2009年底,常住人口1972万,不但远超北京“十一五”规划末1625万人的目标,也早就突破了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1800万人的目标。同样,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也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大城市面临的问题。在城市人口规模快速扩张,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的情况下,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困扰,出现了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资源供应紧张、环境污染,以及入学难、就医难和公共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为20至50万人以及20万人以下的设市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数量和城市化水平都有了较快的增长,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设市城市已达668个,城市化水平达到30%。在全国设市城市中,中等城市203个,小城市384个,中小城市数量占全国城市总数的88%,中小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占58%,实现工业产值占60%,吸纳就业人口占70%。数字表明,中小城市在我国城市体系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我国的中小城市,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撤县设市…  相似文献   

11.
徐宁 《半月谈》2021,(2):4-5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2019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一些东部沿海城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70%。我国已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这期间,我们坚持不懈对城市进行功能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
地改市以后的益阳市资阳区,城区缩小,郊区扩大,城市人口由20万减至13.6万,农村人口由21万增至30.7万。面对这样一个小城区、大郊区的实际,发展郊区农业是资阳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张友良 《传承》2012,(2):62-63
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的综合化。我国城镇化存在着"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城镇化质量不高,‘伪城市化’";"大城市无序发展,小城市和中心城镇规模扩展但留不住人,有城无市"";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城镇资源环境条件恶化"等问题。要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小康月报     
《小康》2017,(22)
<正>微观@茗达:发展大城市的同时,应该让每个城市都保持自己的人文特色。2016年末,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其中,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78个,县级市360个。到2015年,我国共有北上广深等12个中心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点评: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城市也一样,小城市生活幸福指数高,好山好水好空气,工作节奏也不会那么快。  相似文献   

15.
蒋荣 《中国发展》2006,(2):53-57
作为一个地处内陆地区且远离都市辐射的县级市,义乌能快速崛起并实现爆炸性发展,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义乌城市发展模式。义乌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户籍人口口径对城市规模的衡量标准,也正日渐超过所在的地级市,实现对城市行政级别制度的大突破;而义乌在远离都市辐射的情况下,如此迅速地实现了由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转变,更是对传统中小城市发展途径的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本刊综述 《创造》2014,(11):32-33
正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产业支撑、素质提升、环境优化缺一不可。这些年,云岭大地上无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通过采取特色城镇化的一系列措施,云南省实现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27.2%。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省累计转户529万人(其中:2012年转户286万人,2013年转户210万人,2014年转户33万人),全省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288万人,户籍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运用SPSS软件对2000-2009年期间民族地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演变进行位序规模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城市体系分布呈低水平序列分布,薄弱环节在等级序列的两头:一是缺乏位序最高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和规模有限;二是位序最低的小城市力量薄弱。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发展过程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集聚度不够。民族地区城市体系优化的基本思路是重点发展低位序的小城市,发挥其在城乡统筹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特大城市向超大城市晋级,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群,增强城市集聚能力,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调研背景: 由于我国长期采取“严格控制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的方针,我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得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们的地位便逐渐滑坡,露出“疲软”的态势。大城市数量在城市总量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0.2%下降到1996年的11.7%,其人口在城市总人数中的比重从1979年的64%下降到1996年的49.7%。  相似文献   

19.
《学习与实践》2005,(10):4-5
——据新华网报道,包括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希望在二、三十年内建成“生态型城市”。该报道指出,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城市化率在未来二、三十年间将突破50%,大小城市都将面临与日俱增的资源环境压力。对此,上海市在最近召开的“城市生态环境高层论坛”上透露,上海正在加紧制订相关目标和标准,计划在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20.
沈正平 《群众》2023,(20):44-45
<正>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江苏省共有11个大城市:南京是特大城市,苏州、无锡和常州3市为Ⅰ型大城市,徐州、南通、扬州等7市为Ⅱ型大城市。近年来,徐州城市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七普数据显示,徐州城区人口为205.51万人,虽然在全省Ⅱ型大城市中城区人口最多,但距离Ⅰ型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门槛(≥300万)还相差较远,与其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不相称。因此,亟需提前谋划、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