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们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现场勘查的一些教材、论著,发现国内外对现场勘查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国内看,认识并不一致,一般认为现场勘查是一项侦察措施,但同时又认为现场勘查包括很多侦察措施.例如通常包括勘验、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搜索、紧急措施等.从逻辑上讲,各项措施都是并列关系概念,不应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也有人认为应当称现场勘查为综合侦察措施或侦察阶段.从国外看,一般认为现场勘查只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实地勘查”,例如日本、前苏联都是如此.我们认为现场勘查的内容应当与法规对现场勘查记录的要求相一致,即仅相当于“实地勘查”.我国传统观点之所以内容广泛,主要是由于没有弄清勘查的含义及其与调查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哲学界存在着各种异议。有人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同一个概念,都是指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人认为“核心”和“实质”是有区别的;有人认为恩格斯主张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而列宁主张对立统一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从这种正确观点上后退了”,等等,各种看法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学习《反杜林论》和《哲学笔记》对这个问题的有关论述,也谈点个人浅见。“辩证法的核心”和“辩证法的实质”,这两个概念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3.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紧密相关却并不相同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同学甚至部分教师对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搞不清楚,经常出现本该使用“权利”的地方,却用成了“权力”,或者该使用“权力”的地方,却使用“权利”一词。为此,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一)权利的内涵“权利”一词萌芽于西方社会,概念正式形成于罗马法。在英语中一般表述为“right”,主要有“正当的,正直的与正义,法律或道德相符合”的意思,对于什么是权利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定义:1.自由说。把权利理解为一种法定条件下的自由,如宪法规定的公民的…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路线的具体运用,是各级行政机关联系群众,了解民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调查研究过程,实际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过程。那么,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怎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提高调研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突出以下“八点”。一、突出党政中心工作“重点”,搞好超前调研。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都有其中心工作,我们开展调查研究应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为中心工作服务。而中心工作的调查研究必须具有超前性,这是调查研究的时效性所决…  相似文献   

5.
“中曾根?是那个看着老老实实的首相么?”笔者家父曾在1984年跟随领导访问日本,受到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接见。2019年11月28日中曾根康弘去世的消息传来,笔者回家询问,得到“老老实实”与“面善”这两个有趣评价。中曾根长了一张大方脸,面部肌肉饱满,有一种“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感,给人坚毅与耿直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怎样理解“民族关系”、“民族问题”这两个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民族理论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未能充分和正确说明的问题。笔者不揣陋见,谈一些粗浅认识。 何谓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系,是每个民族在自身改造和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对民族关系作这样的概括,是基本上符合民族交往的实际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客观地判断当前我国改革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研究“十一五”期间的改革,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面向本院的网络研究专家学者进行了关于“十一五”的改革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出200分,回收有效问卷105份。调查结果如下:改革:将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十一五”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期”,深化改革将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专家学者对“十一五”期间改革将勉励的阻力有清醒的认识,其中,50.5%的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改革将有很大的阻力;45.7%的认为将有一定的阻力;只有3.8%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8.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十余年来,在取得了很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观点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法律法规或体制内部没有理顺,笔者则认为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对“市场”和“市场监管”概念本身认识的模糊。由于历史的原因,“市场”概念本身就存在着多维度的理解,随之而来的是实践中的“市场监管”存在内涵与外延模糊不清的问题,也没有随着相关体制改革的推进而逐渐清晰起来,导致监管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困境。本文基于对市场和市场监管概念的梳理,认为现实中的市场监管职责同时包含着安全监管、秩序监管与技术规范管理三个方面,有必要进行辨析并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讲”教育在全国逐步全面的展开 ,如何防止“三讲”教育走过场 ,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 ,要使这次“三讲”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取信于民 ,必须防止和克服八种倾向。一是简单化倾向造成这种倾向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中央部署的“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深 ,理解不透。认为“三讲”只是“学习教育”而已 ,顶多开个民主生活会 ,解决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制定一些整改措施即可。另一种原因是受历年来工作中形式主义的影响 ,认为“三讲”教育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对实质性的问题不会有…  相似文献   

10.
四、调查访问法侦查从审判中分离出来的另一个效应是促进了办案实践中调查访问法的发展。办案者询问案件中的当事人及有关的证人以便查明案情,这大概是自有断狱之日起就已存在了的一种方法。但是在控告式诉讼制度下,办案者只管“坐堂听案”或“坐堂问案”,根本谈不上去进行调查访问。后来,由于办案者有了主动去查明案情和收集证据的责任,所以便需要去调查访问了。最初的调查访问形式主要是与现场勘查同时进行的现场访问。执法官吏在接到报案后,便去现场进行勘验,同时也要询问事主和邻居,以便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这两个概念在我国彼此等同,互相通用,从而提出“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直到今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的时候,还坚持这种提法。然而,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呢?笔者认为值得研究。一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两个概念分别加以考察,从比较中看这二者的涵义是否等同。“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最早是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三个至上”表述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地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至上”的相互关系上,尤其是围绕“三个至上”“谁至上”这一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场讨论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认为“三个至上”存在逻辑上的谬误,另一种倾向则认为...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八一年第八期《哲学研究》刊登了王海山同志的《人——机认识系统与认识主体》一文。此文观点新颖,读后颇使人回味不已,但又觉有把问题引向深入之必要,即不仅要从认识论上讨论认识主体的问题,而且要把问题扩展到对“人”的概念的重新理解上来。自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引起认识工具的革命以来,对于如何评价电子计算机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在理论界发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智能机器只是认识工具或人脑的延伸。另一种意见认为,人类认识已经有了两个主体,即人的“自然主体”和智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公安学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对“公安”这一最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忽视了它对整体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从而在对待学科的名称、研究的范围及研究的方法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安科学研究,笔者认为应该澄清“公安”范畴的含义,统一科学的思维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在公安学术理论界,对“公安”范畴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1.“公安”是社会整体的治安;2.“公安”是一种社会工作;3.“公安”是一个专门机构或警察职业的简称;4.“公  相似文献   

15.
“竞争力”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综合概念。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愈受到各国、各地区的政府、企业与学者的关注。但是,“竞争力”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它是“生产更多财富的能力”;有的认为它是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多样性下的“以人为本”与“和谐为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文 《人权》2010,(6):8-11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正处在又一个重大转折时刻,继经济全球化之后,文化全球化成为紧随其后的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都主张一神论和普世论。正如亨廷顿所说,“自创始起,伊斯兰教就依靠征服进行扩张,只要有机会,基督教也是如此行事,‘圣战’和‘十字军东征’这两个类似的概念不仅令它们彼此相像,而且将这两种信仰与世界其他主要宗教区别开来。”这就有只强调自己的“人权”而罔顾他人的“人权”之嫌。而中国文明与此不同,更多地体现了“文化多样性与人权”的精神。它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以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就强加于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我国的有关刑事侦察学方面的书籍中,几乎都作了这样的表述:刑事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这一表述,笔者认为不够完整。刑事犯罪现场,从语法的角度看,是一个偏正词组,是指刑事犯罪的现场,中心词是“现场”。因此,从概念的限制这一逻辑要  相似文献   

18.
人大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同志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执法检查就是“找茬子”,也有人认为执法检查就要“多掰刺,少栽花”。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执法检查的片面认识,没有全面理解执法检查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抽象劳动概念,郝晓光同志新近提出了一种与林子力同志的“三层抽象”观不同的“三种抽象”观(《论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与林子力先生商榷》,《湖北社会科学》1989年第9期,下引该文不另注)。笔者认为,林、郝二位提出这两种抽象劳动概念的实质,均在于从生产客观条件方面赋予抽象劳动以新的涵义,从而构成一种新的抽象劳动观。这引起笔者的进一步思考。本文试图提出抽象劳动概念的“双重意义”的观点,并据此评及抽象劳动的新观点,以就教于林、郝二位及理论界。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我所定期举行小型学术讨论会,集思广益,展开争鸣,颇有收获。这种讨论会已召开两次,所讨论的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简述如下。 (一) 关于社会主义物质基础问题一种意见认为,(1)“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是一个生产力范畴的概念,因此它不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质的规定性,换言之,它本身并不回答公有制或私有制的问题。这一认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列宁、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