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论——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中,关于自由意志的思想有一个由隐而显的过程,早先只局限于从哲学方面加以探讨,主要从知识论或道德论的角度来理解自由意志.后来,自由意志走进了神学领域,成为一个争论的关键问题.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关于神的恩典(grace of God)与人的自由意志(free will)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三种派别,即奥古斯丁主义(Augusdnian)、帕拉纠主义(Pelagian)和半帕拉纠主义(theSenli-Pelagian),并最终在伊拉斯谟(Erasmus)和路德(Lutller)之间直接演化为一场公开的辩论,理论出发点和对待人性看法的不同,终于导致了他们在神学理论和人道主义学说上的差异,甚至对抗.  相似文献   

2.
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是后来的世俗人道主义的一个主要来源,它的总的理论倾向是反对基督教神学与教会,反对封建制度,提倡人的高贵与尊严、独立与自由意志,主张实现个人价值与发展个人才能;它批判了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的观点,鼓励人们追求快乐与现实幸福;它讴歌财富与劳动,主张积极生活,鼓吹人们参与商业与政治活动,建立不朽的功勋与荣誉。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自由意志与法律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沉默权立法论争中的“自由意志”问题,从实际出发来探讨自由意志与法律意志这对命题,有益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4.
康德哲学立场具有本体论与人性的二重性,受其影响,康德的自由观中也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绝对自由与人学意义上的有限自由的张力.因此,全面理解康德的自由概念的发展需要考虑两个相关的角度或线索:一是具形而上学或本体意义的传统理性主义至善观点,即认为实体、神作为无条件者是“自因”、“充足理由”的观点,所成就的是一种本体论和神学的自由建构;二是体现了康德人学立场上的有限性思想和批判精神,它更为强调人的有限的自由意志以及这种有限的自由意志在现实和历史中的实现问题.只有重视这两个角度和线索的相关性才能理解康德自由的复杂性,理解为什么康德的自由思想构成以后不同取向的自由理论的共同资源.  相似文献   

5.
奥古斯丁在<论自由决断>中阐述了一个核心论点:恶起源于意志的自由决断.它构筑了传统神正论的基础.在卷二中,奥古斯丁提出了上帝存在证明,其中,意志概念处于核心地位.人虽然出于意志的自由决断背离了上帝,从而犯下原罪,但这并没有损害意志的优先地位,意志具有本源优先性;自由是对真理的服从;一切善(包括意志)来源于上帝;意志之前无存在.这是奥古斯丁从自由决断出发对意志进行的一种存在论追问,论证了意志之为意志(意志之所是)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康德穿越了是与应当、认知与欲求的界限,强调人是目的的良善意志只以纯粹理性为根据,却不包含任何感性因素。结果在积极彰显不坑害人的素朴伦理常识的同时,不仅掏空了良善意志得以存在的事实性基础,而且也扭曲了其设定底线的规范性功能。最终在反讽性的自败悖论中,将这种自由意志变成了只服从必然义务,却难以从心所欲,因此也缺乏自由的抽象逻辑法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交际策略的比较,分析不同文化之间及不同伦理观之间的意志自由的差别,说明自由人、道德人及正义社会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西方文化中的意志自由观在东方语境下的启示,探讨跨文化伦理中的意志自由的价值考量,即中国人要学会正确认识意志自由,从根本上认同道德规范,建立完善的个体人格,以达到真正的和谐社会;反之社会要实现意志自由,也要反作用于创造和谐社会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沉默权立法论争中的“自由意志”问题,从实际出发来探讨自由意识与法律意志这对命题,有益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9.
贝卡利亚作为早期古典犯罪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否支持自由意志论,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为回答该问题,可通过考察反对者提出的理由,并分析自由意志论与决定论的相容论与不相容论,再借助法式反例对于负道义责任是否需要可供取舍的可能性。由此得出贝卡利亚不支持自由意志论的观点的理由不够充分,相反,认为贝卡利亚所述之环境制约因素建立在其承认自由意志对于承担刑事责任之必要性的基础之上,则是更为妥适的。  相似文献   

10.
"善良意志"是康德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康德所提出的善良意志是道德的基础,责任是善良意志的体现以及人为自己立法等观点,对当代的公共行政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以来的基督教神学,教人怜悯,自我否定,禁欲主义的人生态度,使本来应该充满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进程涂上了一层浓烈的悲观色彩。尼采把批判的目光集中到了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上,他在承认人生悲剧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生,确立了一种对待人生悲剧性的积极立场,提出了"超人"形象,着眼于解决人生意义的重大课题。尼采的"超人",是具体的人,是超越了传统道德观念束缚、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是一切价值的破坏者,"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尼采的"超人"学说在哲学上的进步意义是显然的,应加以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方独特的历史造就了传统基督教神学。传统基督教神学以上帝为核心观念,以《圣经》和"圣传"为支撑信仰的两大支柱,以古希腊哲学为信仰辩护的理论工具。这些基本特征持续影响着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决定了近代哲学的发展必须经历与神学演化相互融合相互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尽管许多人相信,法治就是排斥和摈弃人的所有意志,但实际上,人的意志可以划分为恣肆的意志和非恣肆的意志,而只有恣肆的意志才是与法治相悖的。具体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问题,法治关注的焦点不是它的范围或程度,而是它的性质。然而,“电脑量刑”背后的法治观却是对这一法治观念的背离。  相似文献   

14.
理性主义自然法赋予“理性和自然法”以新的含意,在客观内容上,它不再是存在于人之外的正义理念,也不是基督教的戒律,而是人的自然性中所固有的东西即问心无愧地表达人自身的需要,并强烈宣布了人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原则。而近代理性主义又以抽象人性论挑战宗教神权,以人自身的价值为本位来说明自然法和正义准则的绝对有效性及由自然法规则推导而来的结论的绝对有效性,从而论证了国家如何构建及构建的基础的问题。理性主义自然法和抽象人性论,不仅成功瓦解了政治统治的神学正当性资源,而且确立了政治统治合法性的新基点,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合理性作了有效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15.
自从巴门尼德区分"真理"与"意见",追求"真知识"更成了希腊哲学自觉而坚定的努力,以致知识甚至成了伦理学的基础。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伦理学在理论上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推进到了获得解决的临界点。但是,由于"自由意志"的缺场,希腊伦理学始终未能突破这个临界点。奥古斯丁在"绝对一元论"视野下,使恶的问题被转换为罪的问题,而罪总是包含着审判与惩罚。对这种审判与惩罚的正当性的追问,使"自由意志"进入思想现场,启动了更替伦理学基础并突破希腊伦理学所达到的临界点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督教界“神学思想建设”的提出与实施 ,是中国教会“三自”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和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体现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不断调整与发展是宗教适应社会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性反映 ;关注“神学思想建设” ,必须努力做好“提高认识”和“积极引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尼采在《反基督》一书中对基督教进行了猛烈抨击,其间还夹杂着对康德哲学的尖刻批判。从深层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尼采集中批判了支撑基督教会的三大理念"信、望、爱",认为它们是教会精明算计的产物。基督教的"信"与"真"无关,且是对知识和真理的抑制;基督教的"望"树立起一个"彼岸"世界,使"现实"虚无化,弱化了受苦受难者的生命意志;基督教的"邻人之爱"因掩盖自爱而沦为"怜悯"和"同情"。从尼采对基督教会的"世俗性"的批判来看,尼采心目中或许并没有完全排斥基督教,而是有一个更"神性的"基督教和更"神性的"上帝的位置,后者偏重于《旧约》上帝的形象。这一点与尼采意志哲学的主旨一致,无疑增加了尼采与基督教关系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斯宾诺莎不是基督徒,却对基督教神学做了深入科学的研究。他不是现代自由主义者,但自由是其整个哲学和人生的真谛。在其哲学的形而上学领域,实体是轴心,而在现实的政治学里,“自我保存”成了一切的基石。本文通过论述“自我保存”的学说试图表明:在斯宾诺莎那里,自我保存不仅是一切伦理的基础,也是一切政治的源泉;斯宾诺莎与其说是一个泛神论者,不如说是一个自然主义者,或者说是权利主义者。正是基于自我保存,斯宾诺莎才使政治和哲学从神权中解放出来,从而依靠理性实现真正的自我保存———人身和心灵的全面的自由。一斯宾诺莎…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儒家与自由主义共同珍视与追求的理想之一 ,但在二者那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儒家认为 ,个体仁德的完成就是自由的到达 ,主要指一种积极自主的、道德的自由。自由主义认为自由就是在不伤害别人的范围内 ,不受妨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 ,自由既是主体活动的外在范围 ,就是做法律许可的事情 ,又是主体的内在属性 ,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马克思的自由观揭示了人的自由的主体性和受动性的双重特征 ,纠正了儒家和自由主义各自的偏颇 ,赋予自由以更加丰富完整的内涵 ,实现了对儒家与自由主义自由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在整个国际社会依然是一种强势话语和主流的发展理论,它对社会主义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需要我们给予认真思考和深刻批判,尤其是对新自由主义正义观。人类的正义理论一般是追求社会团结、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个人的尊严、生活幸福等,而新自由主义正义观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诉求界定为私有财产权保护和个人自由,这种核心价值诉求表面看来是美好的,然而它却是阶级偏见的产物,保护的是大资本家金融寡头们的财产权和个人自由。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这只是一纸"空头支票"。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贫困和两极分化,对社会团结、人的发展、人的尊严、人的幸福生活都产生了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