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者是指从事公共管理的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部门中依法担任公职、行使公权力、并负有相应责任的公职人员。公共管理者是公共管理职能的承担者、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者。界定公共管理者新时期的角色,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增强社会活力,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治理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主体及其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治理的语义出发,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毫无疑问应发挥核心作用,并担负起科学决策者、信息发布者、主动作为者、常态管理者等角色。但除此之外,志愿组织、营利组织以及社会公众也同样应不可或缺的危机管理主体。例如志愿组织应可以承担专业咨询者、服务提供者、资源筹措者等重要角色;营利组织亦应充当社会责任履行者、贴近民心救助者等角色;社会公众则可以担当预警信号发出者、危机管理参与和信息反馈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3.
吸纳何种主体参与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者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难题。那些因政策而"受益"或"牺牲"的利害相关者应当成为重要的政策参与者。由于利害关系的不同,现实政策领域中存在无明显利害相关者、单一利害相关者、力量不均等多元利害相关者以及力量均等多元利害相关者等多种类型。利害相关者在政策议程设置、方案选择、实施与评估阶段应当扮演不同的参与角色。鉴于吸纳利害相关者参与决策的重要性,政府部门需要从理念转变、制度建设与社会培育三个方面促进利害相关者参与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12)
"他者"和"自我"是相对立的。在公共管理中,公共管理者只有在具有本我意识和本我行动能力的前提下,公共管理中的"他者"才有存在的意义。由于现阶段公共管理法制化和民主化不健全,与公民之间沟通交流渠道不畅通,不能准确了解公民的利益所在和真实的需求,在政策人类学的视角下,从目前所处的困境入手,公共管理者要到"他者"中寻求解决方案,要准确捕捉发现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人民群众内在要求,通过"他者"绕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从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将他者性理论融入公共管理中是符合中国特色的,他者性即为群众性,政策人类学他者性视角下的公共管理的过程即为群众路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浅析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第三部门的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莹 《理论探索》2003,(5):68-70
在全球性的“治理”变革中 ,第三部门将与政府一起共同承担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责任。政府源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扮演着生产者、安排者或提供者两种角色。在当前 ,我国政府一方面继续担当生产者角色 ,另一方面又担当起培育第三部门的职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以及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 ,我国政府将逐渐实现由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向安排者或提供者的角色转换 ,同时第三部门也可扮演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公共价值管理聚焦在如何创造积极和公众所期望的经济社会后果,是与网络化治理相适应的一种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公共价值管理与协商民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协商民主为建构公共价值、处理公共价值冲突、增强公共价值合法性和避免公共价值失灵提供了新的路径。在生成公共价值的过程中,协商民主推动治理网络的良性运转,促进公共管理者、专家和公众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地化解公共行动在寻求持续性支持方面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并且激发资源、汲取资源以增强公共价值生成的操作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崔斌 《行政论坛》2007,(5):35-38
面对国民道德的滑坡与精神的堕落等一系列德性缺失的问题,从公共管理的伦理维度出发探讨解决的对策是:公共管理者的德性是国民德性拯救的前提,公共管理者的德行是国民德性拯救的关键,公共管理中的德治是国民德性拯救的根本,公共管理中的德制是国民德性拯救的保障。通过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德行和公共管理中的德制、德治两种视角和四个方面的全景式伦理对策,以拯救国民的德性危机。  相似文献   

8.
公共价值管理: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作为对治理理论的回应,公共价值的概念被人们提出。围绕公共价值的概念,公共价值管理理论逐渐兴起与发展,并拥有独特的理论主张,即多维度的概念阐述和构成要素,通过政治协商网络定义公共价值,通过合作递送网络生产公共价值,通过有效的责任与评估体系实现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的理论创新在于:重新组合国家治理结构的关系,重新定义政府核心职能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使命,重新统一效率与民主的价值标准,重新发展与变革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9.
东北振兴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角色是将政府人格化来定位其功能作用。政府的角色是什么,一直是公共管理的热门话题,这一话题自历史上到现在一直发生着争论。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实际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地方政府应认真当好“四大员”:引航员——地方经济宏观调控者;服务员——地方公共物品提供者;保安员——地方社会冲突调节者;裁判员——地方市场秩序维护者。  相似文献   

10.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5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式:自主式管理决策、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分散式的公众协商、整体式的公众协商、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公共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的新技能和新策略,也为公共管理学者提供了一条研究公民参与的路径。中国在公共决策中如何吸纳公民参与,是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托马斯的模式可以作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