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确立的一项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办理各类刑事批捕案件中,全面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即是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应当立足于为人民群众除恶安良,使人民群众增强安全感、安定感。笔者就在批捕环节上如何正确运用掌握这一刑事司法政策,该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法庭公开日活动,通过让人民群众参观法庭及旁听案件审理等活动,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法官之间的距离,使群众了解了法院,理解了法官。图为近日人民群众参观孔村法庭。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学习贯彻落实“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检验标准,把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汕头中院结合法院工作特点,扩大群众参与度,深入群众搞教育,开门纳谏、问计于民、求智于民,司法惠民、立信于民。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体现。对于我们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公共服务理论中渗透了很多人本思想的内涵,值得我们在以人为本发展的道路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牛犇 《政府法制》2010,(15):8-10
尽管我国一直强调人民群众举报对于我国反腐有着重要作用,为了鼓励群众举报检察机关甚至制定政策,不惜重金对举报人进行奖励,但是举报人被打击报复的事件依旧屡见不鲜,有的举报人甚至因为自己举报他人而失去生命。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即本源、即根本,即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和国家之根本。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处理人民群众由利益纠纷所引发的各种矛盾。面对频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我们须有清醒地认识,准确地估计,理性地予以预防、疏导、化解。  相似文献   

7.
邹密  范诗蒙 《中国审判》2009,(12):56-57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是对“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审判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按照“符合国情、群众欢迎、简便易行、公正高效”的要求,努力使司法为民举措更加完善,纠纷解决手段更加多样,为民服务方式更加便捷,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在法院窗口彰显了人民司法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8.
斯文  丁健  施发海 《江淮法治》2014,(17):45-46
斯文(右前二)在庆丰村开展“三走访、三问计”活动。作为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多年来.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人大代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尽心为党委政府排忧,尽力为人民群众解难。  相似文献   

9.
会前听民声     
为切实了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鼓与呼,在界首市任寨乡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乡57名刚当选的人大代表纷纷深入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11,(9):5-5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人民司法事业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各级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人民法院既是国家审判机关也是群众工作部门,人民法官既是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的正确理念。深人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要以提高司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一方面要提高适用法律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诉讼调解的能力、判决说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包括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检察》2005,(1):50-51
近几年来,全区检察机关按照高检院规定和自治区院的实施办法,积极开展“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文明接待室”创建活动。各级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及其干警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观念,努力做到人民检察为人民;大力改善接待条件,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便利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立足于为群众多办实事,加大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力度,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璇 《中国审判》2010,(3):49-49
面对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如何使“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收到实质效果?沈阳市沈河区法院党组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一个放弃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的政党,最终还是要被人民群众抛弃的。苏联共产党就是在人民群众的不满、失望、冷漠和抗议的逻辑链条中,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最终走向了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务的使者,是各级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基础。由于人大代表连着两端,一头是国家,一头是人民群众,人大代表通过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因此,人大代表要做到不辱使命,履行好职责,就必须始终牢记使命.树立为民意识,提升“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县直机关公务员队伍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在最基层的具体执行者,与群众最接近,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支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也会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16.
苏俊锋 《法制与社会》2011,(24):195-196,200
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最直接、最广泛、最敏感的信息来源,是对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施加压力最普遍、最直接、最及时的力量,人民群众在对付各种犯罪及治安问题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是公安工作取之不尽的社会资源。长期以来的公安实践证明,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安工作的效能和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此本文作者对做好公安群众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狠抓警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诚信公安形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使做好群众工作成为民警特别是基层民警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三是改革运行机制,使基层民警真正走进社区、融入到群众之中;四是从事公安群众工作,与群众打交道,还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没有说过"以人为本"这样的词语,但是,邓小平理论中是包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的。邓小平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和主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人民群众为自己的群众基础;第二,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第三,指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一语惊人     
《法治与社会》2011,(3):F0002-F0002
希望在陕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参加学习视察活动,通过实地视察和深入思考,把陕西人民的意见和愿望带到大会上去,为正确发表意见、科学提出议案做好准备。要集中精力开好会议,细心听取各项报告,多作有见地、有水平的发言,结合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议案、建议,为建设西部强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为陕西未来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条件。  相似文献   

19.
乔晋勇 《政府法制》2008,(19):49-49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厅、KTV包房、迪吧等歌舞类公共娱乐场所大量涌现,并已遍布街头巷尾。这些歌舞类公共娱乐场所为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方便。然而,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歌舞类公共娱乐场所屡屡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和审判工作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充分发挥和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重大案件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案件的开庭情况,进行电视直播是体现审判工作公开、透明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普及法制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的意识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将各法庭开庭情况和个案的审理及时传递到法院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将群众关注的案件公布出来是法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