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合分散重复的科技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不如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来得声势浩大,也没有应用类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的那种脱胎换骨的“疼痛”,中国科技界正在紧锣密鼓推进的又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重大工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却富有成效地将过去十多年的科技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升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资源配置”的高度。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将于年内出台  相似文献   

2.
科研院所如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从项目入手、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中科院昆明分院在与云南省的合作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证明”了自己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把合作落实在项目上 据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张壮鑫介绍,多种形式的院地合作已在云南省开展了近10年。从1995年10月中科院与云南省签订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协议起,到2002年,双方共实施了48个科技合作项目,合同总经费为1,65亿元,其中云南省投入4908万元。迄今已有中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8,(27)
让最大的科技人才库“活”起来──中科院机构改革机制创新的自我探索今年春天,当新一届政府宣布将用三年时间从机关减编分流一半公务员而获得社会各界的一片叫好声时,也着实引起了以往与公务员一样,都被称为“国家干部”、大都靠国家财政拨款发工资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4.
陈芸 《瞭望》1993,(31)
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时起,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被称为改革的“中心环节”、“重中之重”。然而,现实生活中,越是重要的事情,往往做起来越困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它触到了人、权、利,还牵扯到了企业以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汤华 《瞭望》1999,(35)
“人员能进不能出,岗位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一直被视为旧体制下事业单位的一种“癌症”,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里却难觅踪迹。接受采访的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黄伯明表示,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签约管理,启动人事、人才管理的新机制,是创新试点单位完成科技目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科院加速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的重要内容。按需设冈按岗聘任作为中科院创新工程组建的研究基地,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在7月上旬挂牌运作。研究院是在上海地区中科院8个生命科学研究所和2个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村综合改革与体制创新的根本目标,是使农民成为建设、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知名农村问题专家何开荫曾深有感触地说:要透析“三农问题”,再难找到比安徽更具说服力的“活标本”了。从发轫于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到肇始于安徽、成熟于安徽的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改革的“安徽模式”一次  相似文献   

7.
科文 《瞭望》1997,(21)
以建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地”为重要目标的中国科学院,拥有近400家技术开发性企业,其中有北京联想集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上海尼赛拉传感器公司等一批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占据一席之地的知名企业.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院科技企业的营业总额为7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4%;利润总额达到4.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6%.按照“一院两种体制”的改革发展方针,中科院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主管高技术开发的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表示:创办和发展科技企  相似文献   

8.
4月20日,民进中央与中科院合作进行的“滦平县科技扶贫生态富民示范工程”启动仪式暨三个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出席了启动仪式并讲话。他说,“滦平县科技扶贫生态富民示范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民进中央和中科院在滦平县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民进中央将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扶贫工作的思路,由“输血”变为“造血”,进一步结合当地的区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西南基地“整合”扬长徐玉长明确定位为中国西南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基地后,中科院昆明分院自1995年以来,对中科院在云南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结构性调整,学科定位,在改革、探索中取得了初步成果。据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长张壮鑫介绍,中科院在云南原设...  相似文献   

10.
学科整合:中国科学院推动体制创新本刊记者顾卫临最近,记者在中国科学院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开始,到明年上半年,中科院结合“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启动,针对学科组织结构———研究所的调整将有“较大动作”。该院科技政策局局长曹效业透露,仅今年内,这项被称为“学...  相似文献   

11.
从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实施科技体制改革,至今已经整整20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病:不利于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束缚了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20年科技体制改革正是一场解放第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公益性院所分类改革、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高校“211工程”的实施等,形成了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星火计划”、“火炬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的出台,使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有了广阔的施展天地,长期被束缚、被压抑的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当此20年之际,本刊采访了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同志、现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同志。三位科技体制改革的组织者,以亲身经历纵论20年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俞铮 《瞭望》2001,(39)
中国科学院1985年首创向辽宁朝阳地区派遣科技干部担任副职,16年来中科院先后派出700余名科技副职干部,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科技副职是指中科院科技或管理人员受委派到地方担任政府、企业(集团)的领导职务,一般为副职或特邀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13.
“制治之要,惟有取人之难”。干部工作“识人难、流动难、退出难、监督难”等“四难”问题,一直是困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一个“瓶颈”。淮安市淮安区针对当前干部工作中“四难”问题,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建立以“四化”解“四难”的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俞铮 《瞭望》2001,(25)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最近考察了在陕西省的中科院下属科研单位,并在考察期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开始并立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国际科学热点同样应该是我们的热点,追踪最前沿领域会促进科学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在纳米材料——这个当今国际最活跃的科学前沿领域,“中国的卢柯”早已为人所熟知,他被誉为该领域的“巨人”、“先驱”,并作为惟一的中国籍委员入选国际纳米材料委员会。日前中科院公布了新增选院士名单,37岁的卢柯榜上有名,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在我们跑科技的这群记者中,“卢柯”则意味着难以接近——近年来他在新闻界的低调与他蒸蒸日上的学术态势形成强烈反差。通过中科院新闻办的多次协调,最近我才有机会见到他。  相似文献   

16.
中科院谋进全球前三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发布的《中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显示,到2020年,中科院在国际同类科研机构排名中将争取进入前三位,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队伍  相似文献   

17.
楚东 《瞭望》2003,(11)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讨论问题最深入、剖析难点最实在、参与者最广泛、献计献策最多的,当数“三农”问题。从农村经济发展到增加农民收入,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到保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从农村社会事业重建到解决农民看病上学难,一系列事关“三农”的宏观大端与微观小节,探讨得“底儿掉”。  相似文献   

18.
提起改革,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总有人发.出同样的声音:难、难、难。似乎改革难、难改革成为常态。其实,改革并不都是“高难动作”,某些方面的改革只要捅破一层纸,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会见到曙光。有报道说,各级政府官员每年公车私用费几乎与当年国防开支相近,公款吃喝费能够缴纳全国老百姓的养老保险金,然而,一边是压缩这方面开支的文件发了一份又一份,一边是公款高消费越演越烈。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初,江总书记视察了吕梁地区,写下了“艰苦奋斗、振兴吕梁”的题词。吕梁人民在这个题词鼓舞下,经过五年的奋力拼搏,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迅速改变,特别是困扰吕梁人民的“七难”———种田难、花钱难、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学科技难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被大会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未来20年将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机遇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中科院的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