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毒品犯罪日趋严重,已成为国内贩毒的重要中转站;吸毒人员剧增,毒品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结伙作案突出,贩毒手段多样化。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基础和防范工作,加大打击力度;着力禁毒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毒品犯罪目前呈现毒品种类发生变化 ,外籍职业毒犯从事大宗贩毒活动 ,涉毒与涉枪犯罪并存等新特点。应采取相应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 ,禁绝毒品传播 ;坚持严打整治与长期斗争相结合 ;加大协作力度 ,发挥整体作战优势 ;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加强苏北地区禁毒力量。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毒品犯罪现状:非法种植罂粟屡禁不止;贩毒犯罪仍很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其特点:毒品案件数逐年增加;加工制造海洛因仍在发展蔓延,土制海洛因的纯度在不断提高;外地贩入的精制海洛因不断增多;毒品种植、加工、贩运渠道已经形成;贩毒方式隐蔽、诡秘,不断出现新手段、新特点;国际贩毒影响日趋严重;原料药品麻黄素流入非法渠道。其原因;国际毒品泛滥;高额利润驱使。对策建议:彻底消灭吸毒市场;强化领导;严厉打击;抓好戒毒;抓好禁种铲毒;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综合治理;加快禁毒法规建设;开创无毒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毒品犯罪新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毒品犯罪目前呈现毒品种类发生变化,外籍职业毒犯从事大宗贩毒活动,涉毒与涉枪犯罪并存等新特点.应采取相应对策,加大宣传力度,禁绝毒品传播;坚持严打整治与长期斗争相结合;加大协作力度,发挥整体作战优势;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加强苏北地区禁毒力量.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毒品犯罪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公安研究》2001,(6):29-31
内蒙古毒品犯罪现状主要表现为:1.制贩毒活动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存在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3.吸毒人员稳中有升。要治理毒品犯罪必须坚持开展严打专项整治,狠抓禁吸戒毒,加强禁种铲毒,提高禁毒队伍水平,增强群众拒毒意识,综合治理,创建无毒社区。  相似文献   

6.
毒品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蔓延,形势极为复杂、严峻.毒品不仅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妨害民族素质的提高、诱发违法犯罪、败坏社会风气,而且,毒品犯罪还带来一系列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从国际范围看,贩毒的巨额利润以及因纠缠于各种政治问题而导致的反毒政策的不一致和被遏制,是全球毒品泛滥的主要原因,而毒祸在我国的卷土重来,既有国际原因、历史原因,更有思想上认识上的原因和禁毒工作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省东部地区毒品犯罪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甘肃省东部地区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毒品问题严重的原因,提出要从落实禁毒工作责任制、实行综合治理、加大禁吸戒毒工作和查缉力度、打击零包贩毒等方面对毒品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甘肃省冰毒等犯罪将会日益突出,麻黄素和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可能性不断增多,吸、贩毒等群体将进一步扩大。公安禁毒部门要切实做好堵源截流和公开查缉工作,积极开展禁毒严打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活动,加大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跨境毒品交易呈现毒品种类多元化、贩毒通道扩大化、贩毒形式多样化特点,应通过加强情报搜集整理能力、加强海警力量建设、加强国家地区间的禁毒合作、提高执法水平等途径严厉打击跨境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10.
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加强了同各国和各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科学技术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四化建设。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海外的敌对势力和黑社会组织,乘我对外开放之机进行渗透活动,贩毒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打击和防范海外敌对势力和黑社会组织的贩毒渗透活动,我刊特编辑了韩景彝编译的一组《亚洲的毒品瘟疫》的稿件(这是其中第一、二部分,续篇以后将陆续刊出),以供从事查缉走私贩毒工作的同志和广大公安保卫人员研究参阅。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下,毒品犯罪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因社会贫富差距加大而涉毒致富,利用网络技术贩毒制毒,毒品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环境等等。同时,毒品案件的侦查模式在风险社会也发生了转变:侦查途径的变革、侦查措施和侦查工作方针原则的转变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依赖等等。侦查机关要高度重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理智面对侦查模式的变革,从中发现存在的各种隐患,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列举典型的毒品恐怖组织实施的贩毒、暴力等活动,说明毒品非法交易与恐怖主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介绍了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9·11”后,对毒品恐怖主义活动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毒品犯罪嫌疑人大多需要推定其主观上具有明知的故意,此时需注意其能否作出合理解释;对有吸毒情节的贩毒人员贩毒数量的认定以购买数量为基本原则,在量刑时应酌情考虑其吸食毒品情节,当有证据证明其购买的部分毒品并非用于贩卖应不计入其贩卖毒品数量中;代购毒品者只要从中牟利,获取利益,可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居间介绍买卖毒品者与交易一方构成共同犯罪,一般认定其为从犯;对吸毒人员相约吸毒、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国家工作人员容留吸毒等容留吸毒的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应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4.
2014年《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颁布实施,该纪要针对一些长期存在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规范。围绕该纪要,探讨吸毒者实施毒品犯罪、从贩毒人员住所等处查获毒品、为吸毒者代购毒品、以物流寄递方式交付毒品、居间介绍毒品买卖等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发展到杀人、抢劫、盗窃、绑架、涉枪以及黑社会渗透等多种犯罪。文章分析了跨境犯罪四个方面的原因,并预测跨境犯罪的数量会有大的增幅、性质会更加严重、有组织犯罪会更加突出。提出的控制打击对策是:增强控制打击跨境犯罪的战略意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职能;组建专门队伍;控制境外黑社会活动的渗透和发展;开展与港澳的区际警务协助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攀枝花市毒品消费市场不断蔓延扩大,情况严重。1995年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是1992年的64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3‰。贩毒案件由过境贩毒发展到市内贩毒,1995年市内贩毒案件占全部贩毒案件的94.4%。全市8个自然区、2个县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毒品消费市场。由吸毒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不断发生,据统计,全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50%的男性有抢劫、盗窃、诈骗、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70%的女性有卖淫行为。文章分析了攀枝花市毒品市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领导、提倡全民禁毒、加强缉毒专业队伍建设等六条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毒品——万恶之源,当今社会的许多丑恶现象与之有关。毒品犯罪,是毒品的一个主要衍生物,近年在世界范围呈蔓延之势 。有资料表明,近6年我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3万起,查获涉案犯罪人员32万;北京市1996年查获吸毒人数是1992年的24倍,由毒品犯罪引发的案件占重大刑事案件的比例高达12.3%。毒品及毒品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标准,学界有“买入说”“契约说”“进入交易说”“毒品交付说”等观点,其中“毒品交付说”居于主流;司法实践主要采用“进入交易说”以模糊区分本罪的既未遂形态,二者间形成僵局。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催化,贩卖毒品罪的犯罪模式发生了结构性改变,网络贩毒成为新型模式。“进入交易说”在适用中逐渐异化,显露出“双重扩张”的弊病。以购毒者对毒品的高度支配可能性作为交付的内涵,“毒品交付说”既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正当性与可行性,也兼具实践理性。控制下交付的贩毒,原则上不应肯定购毒者对毒品具有高度支配可能性;网络贩毒新模式下,通常只有当毒品进入投递环节才应肯定购毒者对毒品具有高度支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毒品泛滥的怪圈是指毒品从生产国进入毒品消费市场的过程中,贩毒分子采取非法的、武装的、隐蔽的方式运输、走私贩毒呈圈状渗透国界、省界及至县界危害不良人群并迅猛扩散的形态,文章对此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日本据台时期对中国的毒品祸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侵略者于19世纪中叶先后发动了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中国开始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后起的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两次中日战争,使中国沦落到亡国的边缘.伴随着这两次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了一场新的鸦片战争.其流毒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危害之惨烈、影响之深远,程度并不在两次鸦片战争之下.由于日本对华贩毒手段狡黠,又为继起的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硝烟笼罩遮蔽,因此长期被人们忽视.近年来,有些中外学者开始注意贩毒与中日战争的内在联系,但多侧重于日军侵略东北、华北而伴生的贩毒活动.甲午战后日本据台,以鸦片专卖制度作为统治台湾的重要工具,并以台湾为大本营,极力向对岸的闽南、潮汕、青岛、大连等地伸张辐射贩毒网络,这才是日本对华鸦片战争的张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上这一鲜为人知的重要史实,学术界涉猎甚少,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