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伤性鼻旁窦单纯性骨折法医学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如果并发脑脊液鼻漏长期不愈则评定为重伤。临床CT诊断中,鼻旁窦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与鼻旁窦骨折并发窦腔积血及窦腔炎性积液极易混淆。因此,正确诊断鼻旁窦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具有法医学意义[1]。作者对13例临床确诊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CT检查进行法医学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临床确诊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24.3岁。车祸伤11例,拳击伤2例。全部病例均在受伤后5h内进行CT检查,其中11例诊断为鼻旁窦骨折并发窦腔积血,2例诊断为鼻旁窦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技术的应用对鼻区骨折法医学鉴定的影响,发现现行鉴定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方法 运用x2检验比较两个不同时期分别以X线和CT为主要鉴定依据评定为轻伤的案件,探究医学放射影像检查技术对鼻区骨折鉴定意见的影响程度.结果 发现CT技术对鼻区骨折的鉴定结果的影响,与X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暴露出基于X线影像技术的鼻骨损伤鉴定标准条款不再适应目前鉴定实践状况的问题.结论 在CT技术广泛应用后,现行的鼻骨损伤鉴定标准条款不能很好地适应医学发展,有必要重新制定基于CT技术的鼻区骨折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122例鼻部骨折X线和CT诊断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在鼻部骨折诊断中的优点。方法 观察 12 2例鼻损伤伤者的鼻部CT和普通X线片 ,对鼻部诸骨骨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 2例鼻部骨折 (鼻骨骨折 3 2例 ,上颌骨额突骨折 3 3例 ,鼻中隔骨折 9例 ,多发性骨折 48例 )均经CT认定。其中 40例因X线片漏诊直接通过高分辨率鼻骨CT薄层扫描认定 ;82例通过鼻骨侧位X线片显示有鼻部骨折 ,因存在骨折类型认定不准确和 /或有漏诊鼻部其它部位骨折可能 ,通过鼻骨CT认定。结论 鼻骨侧位X线片易漏诊、误诊鼻部骨折 ;鼻骨CT能避免鼻部诸骨骨折的漏诊及误诊 ,且骨折认定准确。  相似文献   

4.
颅骨血管压迹误诊为骨折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T是诊断颅脑损伤的常规辅助检查方法,其技术较成熟。但在临床检验中,常因对人体骨骼解剖学结构的辨认不清或因骨骼的变异而将正常CT影像误诊为骨折征象。本文报道1例将颅骨血管压迹误诊为颅骨骨折的案例,供同行们在法医检案中借鉴。  相似文献   

5.
鼻区位于颜面突出部位,遭受外力时易骨折。由于鼻区骨性解剖结构复杂,鼻区骨折的鉴定经常存在放射学诊断和法医学诊断不一致的情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使得鼻区骨折影像智能诊断系统的构建成为解决鼻区骨折鉴定难题的有力途径。本文综述AI在鼻区骨折影像诊断中应用的现状、机遇与挑战,以期为致力于从事AI法医学应用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张某,男,18岁,中学生,某日被同学用拳头打击面部致伤,伤后第二天检查:左下睑青紫肿胀,鼻背部左侧稍肿,压痛,鼻腔内有干涸血迹,未触及鼻骨折,X线片示:未见鼻骨折。伤后8天复检:鼻部及左下睑肿胀消失,右下睑内侧有一片状皮下瘀血区,鼻背部左侧凹陷,左侧鼻腔通气不畅。随做鼻部CT检查,CT水平扫描示:左上颌骨额突骨折。评定伤情为轻伤。2讨论上颌骨额突和鼻骨紧密相邻,鼻骨位于前上方,保持鼻梁的高度,额突位于侧方,平行于鼻骨,决定鼻背宽度,受外力作用后,多出现鼻骨骨折,或上颌骨额突与鼻骨复合骨折,而单纯性上颌骨额突骨折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7.
骨折法医鉴定中常规X线与CT漏诊、误诊的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常规CT检查技术对骨折漏、误诊的影响。方法对366例已接受普通X线或常规CT检查的骨折法医鉴定者行MSCT扫描并行对照性研究。结果骨折法医鉴定中普通X线、常规CT漏、误诊率分别为40.83%和29.73%,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4.69,P<0.05)。二者漏、误诊病例中与技术因素相关者分别占66.29%和88.63%,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7.58,P<0.01)。结论普通X线与常规CT的设备和技术缺陷与失误是造成漏、误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和常规CT检查技术对骨折漏、误诊的影响。方法 对366例已接受普通X线或常规CT检查的骨折法医鉴定者行MSCT扫描并行对照性研究。结果 骨折法医鉴定中普通X线、常规CT漏、误诊率分别为40.83%和29.73%,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4.69,P<0.05)。二者漏、误诊病例中与技术因素相关者分别占66.29%和88.63%,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7.58,P<0.01)。结论 普通X线与常规CT的设备和技术缺陷与失误是造成漏、误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鼻区骨折的法医学鉴定2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2骨折类型与致伤工具的关系伤害案件中,头面部损伤以鼻部最易受累。Mu-raoka等报道鼻骨骨折占全部面部骨折的59.3%[1]。由于鼻骨紧密相临于上颌骨额突、上颌窦壁、泪骨、额骨鼻部以及眶内壁等是共同构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并突出于人的颜面部中央,因此外伤后极易造成复合骨折。这种复合骨折仅靠一般X线检查很难明确诊断,极易漏诊。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本所2004年受理鉴定的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251例中鼻外伤后致鼻区骨折案218例,占鼻外伤案86.9%。其中男性202例(92.6%),女性16例(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9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0.
MRI检查在隐匿性骨折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隐匿性骨折是MR I检查技术出现以后的一种新的骨损伤概念。以往因X线平片和CT检查难以显示隐匿性骨折的直接征象常被漏诊或误诊,因此,骨外伤后能否正确识别和诊断隐匿性骨折具有法医学意义。作者对33例骨外伤案例进行了常规MR I序列检查,旨在提高法医伤情鉴定中对外伤性隐匿性骨折的认识,预防和减少该类伤情案例漏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对7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单纯头部CT以及X线检查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漏诊率较高,其中CT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眼部CT检查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的首选方法。76例骨折中以眶内侧壁骨折多见,其次为眶下壁骨折。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眶壁移位,间接征象主要为骨折处积血和软组织增厚;临床表现以眼周瘀斑、肿胀、视力下降及复视为主。眼眶爆裂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患者伤后视力多在0.8以上,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损伤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单纯头部CT及X线检查诊断眶壁爆裂骨折有局限性,对眼部损伤患者,建议法医鉴定时将眶部CT检查作为常规;眶壁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法医鉴定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漏、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00,P<0.001)。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骨折误诊漏诊的临床法医学研究(附5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折误诊漏诊的临床法医学特点 ,提高正确诊断 ,鉴定骨折的能力。 方法 收集 5 6例骨折误诊漏诊的案例 ,对骨折误诊漏诊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发现骨折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 :(1)对骨骼的正常解剖、变异不够熟悉 ;(2 )对骨的某些病理生理变化不认识 ;(3)拍片技术及检查方法不当 ;(4 )与诊断者业务素质有关 ;(5 )主观因素。 结论 熟悉骨折误诊漏诊的临床法医学特点 ,对于减少骨折鉴定中的误诊漏诊 ,提高骨折鉴定的准确性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折误诊漏诊的临床法医学特点,提高正确诊断,鉴定骨折的能力。方法:收集56例骨折误诊漏诊的案例,对骨折误诊断诊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骨折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是:(1)对骨骼的正常解剖、变异不够熟悉;(2)对骨的某些病理生理变化不认识;(3)拍片技术及检查方法不当;(4)与诊断者业务素质有关;(5)主观因素。结论:熟悉骨折误诊漏诊的临床法医学特点,对于减少骨折鉴定中的误诊漏诊,提高骨折鉴定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李某,男。2014年2月某日被他人用拳头打伤头部、鼻区等,伤后即到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示:鼻骨中下段骨质不连续,可见透亮线,右翼塌陷,局部软组织肿胀。诊断:鼻外伤,鼻骨骨折,软组织挫伤。伤后3日到专科医院就诊,鼻骨CT检查示:右侧上颌骨额突骨质中断,断端略内移,其下方软组织内可见一小骨碎片影,右侧鼻颌缝增宽;骨性鼻中隔前部可见骨质中断,断端未见明显移位;双侧鼻骨、左侧上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 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66.00,P&lt;0.001)。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普通CT和X线在骨折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普通CT与X线3种检查法,评价它们在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6例受检者(已接受其他影像学检查)行MSCT薄层扫描并行SSD,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和MPR处理。统计分析MSCT、CT常规与X线检查在各部位骨折中的诊断正确率和漏、误诊率并行χ2检验。结果鼻骨、肋骨、四肢及关节、眶骨、颅骨骨折MSCT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普通CT或X线(P〈0.01)。MSCT与普通CT对脊柱骨折的诊断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SCT、普通CT与X线的总体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9.45%、70.27%和59.17%。常规CT、X线与MSCT诊断结果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MSCT对骨折的显示更准确,可作为法医鉴定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疑难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en FM  Liu FH  Xu SY  Yan JJ  Hu BW  Lu H 《法医学杂志》2006,22(2):139-140
目的探讨螺旋CT(SCT)三维(3D)成像技术在法医疑难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例骨外伤病人进行X线及螺旋CT3D检查,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性质。结果11例中,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34处,肩胛骨骨折1处,鼻骨骨折2处,掌骨不完全性骨折1处,左胫、腓骨骨折1处,耻骨骨折1处。CT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47处,肩胛骨粉碎性骨折1处,鼻骨骨折明显移位1处,排除骨折1处,上颌骨骨折1处,掌骨完全性骨折1处,左胫、腓骨陈旧性骨折1处,骶骼关节脱位1处,第5腰椎椎弓根骨折1处。结合三维图像,冠位状及矢位状重组图像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线的部位、数量、性质和错位、复原等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应用对法医复杂骨外伤的客观诊断非常有效,优于常规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9.
郑建瓴 《证据科学》2001,8(2):98-99
大多数骨折通过常规的X线检查就可作出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却不易显示X线骨折征象,以致延误诊断,从而造成对被鉴定人伤情的错误评定。自1993年6月至1998年6月在法医技术室对常规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而伤者局部症状明显的45例伤者给予CT扫描检查发现 6例伤者存在隐匿性骨折,从而对伤者的伤情给予了正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钝器致鼻部骨折种类、骨折及其修复的X线与CT表现差异等特点,为鉴定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建省古田县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95例成年人因钝器致鼻部骨折的实际案例,按基本情况、骨折部位、致伤方式、确诊方式、鉴定意见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不同损伤根据新旧标准得出的鉴定意见进行比对。结果 95例成年人中,男性87例,女性8例,骨折部位、数量与鼻骨解剖关系、受力大小和方向均有明显的关联,复合性骨折多见,X线检查无法确定的骨折,经CT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不同骨折类型按新旧标准鉴定意见有所不同。结论鼻部骨折数存在性别差异,外力大时易出现复合性骨折,CT检查明显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