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职务犯罪侦查谋略的概念职务犯罪侦查谋略是指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为揭露、证实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等职务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中所采取的斗争计划、手段和方式,它是侦查人员根据具体案件对侦查措施、方法、时机的灵活选择,旨在使侦查对象难分真假、难辨虚实、陷于判断失误与行动失误的困境,使其暴露或供述犯罪的目的、手段、过程和证据,从而查清全案犯罪事实。其出发点是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最优的方法、最少的人力物力、最短的时间准确及时地揭露和证实犯罪。二、职务犯罪侦查谋略与职务…  相似文献   

2.
反贪侦查谋略是指反贪部门及侦查人员在职务案件侦查过程中,为了发现、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而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结合一定的侦查经验而制定的对整个侦查活动起指导性作用的计谋和策略。在侦查工作过程中,谋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居于首要的地位,谋略贯穿于侦查活动的始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更趋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侦查人员要顺利侦破案件,就必须能够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侦查谋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变化,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手段和方法更为隐蔽和狡猾,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力、对抗性和反侦查能力也有所增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侦查破案和固定证据的难度。因此,侦查谋略的运用对反贪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初查、立案、讯问和深挖犯罪四个方面对侦查谋略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谢莹 《法制与社会》2010,(33):21-22
职务犯罪的反侦查行为具有较大的破坏性,犯罪嫌疑人有较强反侦查能力,对检察机关侦查活动极为不利,所以通过对职务犯罪者的特点出发,得出职务犯罪者在针对检察机关侦查活动进行的反侦查行为进行分析和识别,对侦查部门有针对性地破解反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推进着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阻碍着反腐力度的推进。但是,若侦查人员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能巧妙运用侦查谋略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职务犯罪侦查谋略运用的必要性、原则、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朱孝清 《中国法学》2006,3(1):128-143
职务犯罪是智能型、高隐秘型犯罪。职务犯罪侦查较之普通犯罪侦查,具有案件一般不会自行暴露、侦查进路一般是“由人查事”、物证少而言词证据和书证地位突出、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强、外界干扰大和证据收集、固定难等特点。但是,我国法律并没有针对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性规定相应的特殊侦查措施,使得职务犯罪侦查步履维艰。为了提高职务犯罪的侦查能力,根据职务犯罪侦查的特殊需要,借鉴国外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法律应当增设技术侦查、派遣秘密侦查员、诱惑侦查等特殊侦查措施以及测谎、强制证人作证等措施,完善拘传、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并建立和完善有关的侦查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宁岩 《天津检察》2009,(6):40-41
侦查审讯谋略,是侦查谋略中的特定类型之一,发生在侦查程序中的讯问阶段,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双方手段战和心理战。审讯需要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攻心斗智,利用调查材料和政策教育与犯罪嫌疑人短兵相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贪污犯罪在形式上和手段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职务犯罪的侦查阶段,由于侦查机关掌握法律赋予的广泛而强大的权力,而犯罪嫌疑人只是消极的被追诉方,双方的力量相差悬殊,因此,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必然涉及到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个人隐私以及各种财产权利的限制与剥夺,两者的权利必然发生碰撞,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权利必然会受到侵犯。检察工作必须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职务犯罪侦查中,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结合现行法律和司法实践,笔者封存在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权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笔者认为应从法律本土化、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出发,从转变侦查观念、完善立法、转变侦查模式、强化监督四个方面入手,对职务犯罪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的犯罪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着高学历、高智商、高职级发展,其反侦查能力以及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不断增强,加上“传讯犯罪嫌疑人不得超过12小时”的硬性规定,使得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讯问人员不断探索侦查谋略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进而在创新运用中充分体现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谋略技巧和侦查水平。本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就如何巧妙地运用讯问策略突破职务犯罪案件作一粗浅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贿赂案件侦查,是职务犯罪侦查中的难点,这已成为侦查员的共识。当前,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中,贿赂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武汉市检察机关近三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贿赂案件所占比例达到了63%。如何破解贿赂案件侦查这道难题?侦查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侦查谋略是攻克贿赂案件的有效武器,与我们的侦查行为相生相伴。  相似文献   

11.
群众和检察机关自身都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加强监管场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而目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阻碍检察机关对监管场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使检察机关开展该项工作不力的困境。据此,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指出坚持三个保障、巧用两套谋略是解决目前监管场所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不力困境、强化侦查工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李娟 《青海检察》2010,(1):28-30
一、《律师法》的修订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产生的影响(一)律师会见权对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影响1、强化犯罪嫌疑人对抗心理,增加取证难度。《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律师可以通过行使权利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稳固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强化拒供心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贪污贿赂等犯罪的案发在职务犯罪中所占比例成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手段也随之进步,越来越向智能化、多样化、隐蔽化发展。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以谋取胜,灵活运用侦查谋略不仅在突破案件、深挖犯罪、扩大战果上能起到关键作用,甚至是维系案件查办成败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职务犯罪传统侦查模式面临的重重困境,要求我们不断寻求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一、职务犯罪传统侦查模式面临的困境职务犯罪传统的侦查模式是由供到证的模式,即锁定犯罪嫌疑人后,通过讯问手段获取口供,然后再行调取证据;如果发现证据不存在或不足等情况,则再次获取口供,而后再来调取证据。此种传统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存在如下弊端:  相似文献   

15.
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关系到对侦查权力的限制和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西方法治国家职务犯罪侦查模式通过合理规制犯罪控制程序来促使保障人权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在新刑事诉讼法的框架下,检察机关应立足本土实际,以强化人权保障、有效打击犯罪为出发点,结合当前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针对人权保障理念下如何实现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努力完善职务犯罪的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李明华 《天津检察》2009,(6):39-39,66
搜查作为一种侦查手段,在侦查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利用搜查措施来获取证据,为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提供证据的案例很多。因此,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利用好搜查这种侦查措施,会增强办案效率,提高案件质量。在职务犯罪的搜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规则》在非法证据排除、辩护制度、强制措施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虽然在保障人权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给一线的职务犯罪侦查套上了诸多枷锁,以往卓有成效的侦查手段和谋略在如今的层层规制下也已举步维艰。要使职务犯罪侦查适应修改后两法的要求,就必须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创新侦查模式、规范执法流程,增强职务犯罪侦查的预见性、客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确保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18.
陈立云 《法制与社会》2010,(13):268-269
反侦查行为是与侦查行为相对的概念,侦查活动往往是伴随着一定的反侦查活动,职务犯罪也不例外,侦查人员必须识别反侦查行为才能给侦查犯罪嫌疑人提供一定的帮助并挖掘更多的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职务犯罪案件行使侦查权,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侦查过程中,自始至终面临着侦查与反侦查的较量,除了犯罪嫌疑人自己极力逃避和抗拒侦查之外,还会出现许多与其相关的亲属、单位同事、朋友等其他人员为了掩  相似文献   

20.
陈虹 《法制与社会》2012,(27):286-287
检察机关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广泛运用于职务犯罪侦查活动,作为侦查谋略和手段的这一刑事政策在惩治腐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由于侦查过程中的不诚信,直接影响了检察诚信,冲击了社会诚信体系.这种不诚信应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检察诚信原则应作为职务犯罪侦查的一项司法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