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曹建明检察长在2014年1月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细化各检察环节执法办案公开的内容、对象、时机、方式,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予提起抗诉决定书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检务  相似文献   

2.
当前司法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完善检察制度要求检察环节司法公开,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是检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深入司法改革的背景出发,探索建立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检务公开,是指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以及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开。目前,对于公开的终结性法律文书的范围有哪些,最高人民检察院还没有给予明确回答。实践中,各地检察机关对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范围,大都为不立案通知书、不批准逮捕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已生效判决的起诉书等,并未将量  相似文献   

4.
《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批捕刑事案件过程中,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机关(部门)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逮捕条件,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检察法律文书。《批准逮捕决定书》是检察机关作出的具有法律权威性的重要文书,在填写时,应当统一、规  相似文献   

5.
起诉书、不起诉决定书、补充侦查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检察建议书以及其他有关公文函件等等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出具的重要法律和公务文件。撰写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法律文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检察机关的形象,甚至影响到案件性质、事实、情节的认定。撰写法律文书必须字斟句酌,认真推敲,做到格式规范,内容准确,文字严谨,用词精当,既不应出现语病,更不能出现歧义。笔者根据检察工作实践,认为以下一些法律文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值得注意。 一、对案件的起因表述笼统   案件的起因…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出台了《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要求全国检察机关以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深化检务公开的核心,明确了案件信息公开和法律文书公开的范围及内容。案件管理部门作为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应积极总结相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审查案件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对被不起诉人作出的相对终结诉讼的一种法律文书。不起诉决定书内容包括被不起诉人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认定的案件事实、处理意见等, 而目前的不起诉决定书处理意见部分大多仅仅简单引用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对证据的采信、事  相似文献   

8.
一、相对不起诉决定书的功能 相对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在审查案件之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对被不起诉人作出的相对终结诉讼的,承载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检察宣告制度是对检务公开方式的一大创新。这一制度之所以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是因为它高度契合了检务公开的法理基础。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探索阶段其适用范围不宜过宽,可暂时把《不批准逮捕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作为探索的重点。在检察宣告过程中,其参与人的范围除有关检察人员外,还包括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公众以及检察决定事项涉及的侦查机关等。为使检察宣告在探索中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办法,必须加强制度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何蔼妍 《法制与社会》2010,(35):253-254
检察工作机制创新与改革的提出和实践,是在检察改革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推行的工作创新。如何针对现有管理模式的弊端尝试探索和创新管理方法,推行案件管理机制改革,解决检察机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对检察资源的科学配置,不断提高检察业务的工作水平,促进办案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是检察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指出现行案件管理机制模式存在的弊端,论述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积极意义所在,立足于检察实际进行实践与思考,从而尝试探讨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对检察法律文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是一套统一、完备的检察法律文书。所规定文书总计有159种,包括刑事法律文书、民事、行政法律文书、通用法律文书三类。此次检察法律文书修订,对于全面规范检察机关业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为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决定采取逮捕强制措施时适用的检察法律文书。同时,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  相似文献   

13.
自侦案件法律文书以静态的形式全面反映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动态过程,阐述了职务犯罪侦查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合法性、正确性。在检察机关全面推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环境下,自侦案件法律文书制作中仍然存在较多不规范的现象,亟须予以解决,以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民事检察和解虽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上没有明确规定,但符合立法本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民事检察和解工作,惠济区检察院紧密结合民事申诉案件的受理、立案、公开听证、审查终结、制作和解书等不同的办案环节,探索建立了会见申诉人、风险告知、公开和解、拟定和解标准、确认和解效力等五项制度,从而规范民事检察和解程序,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达到化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识法代言人     
《方圆》2020,(8):78-80
盐城亭湖: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摘要:近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就一起拟作不起诉处理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3名人民监督员参与听证。这是全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最高检2019年8月公布实施的《人民检察院办案活动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规定》之后,首次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检察办案活动。  相似文献   

16.
检察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职能中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例如批准逮捕决定书、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起诉书、不起诉书、抗诉书以及纠正违法通知书等等。检察法律文  相似文献   

17.
检察法律文书是人民检察院为履行法定职责,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是客观反映案件事实、证据、程序连接及案件质量的载体,体现了检察权行使的统一性、法定性和严肃性.在开展检察法律文书规范活动中,我们发现检察法律文书的设计和适用还有一些应予完善的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强  王成 《中国司法》2007,(10):90-91
2000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厅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程序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定》),该《试行规定》第三条明确将举行公开听证会作为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的主要形式。对刑事申诉案件实行公开听证的制度,无疑是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透明司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保障申诉人诉讼权利的重要举措,也顺应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关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但由于这一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试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就该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的一些不足以及如何完善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新时代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切实促进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为正确理解和适用《规定》,推进检察听证工作,现就《规定》制定的有关情况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检察一体原则是现代检察机关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检察机关对分歧案件的处理是行使检察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活动,因而必须坚持检察一体原则.目前检察机关集体负责办案的机制存在责任不清、难以发挥承办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检察官的业务水平、不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弊端.检察机关建立分歧案件承办转移机制,不仅是检察机关贯彻检察一体原则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克服检察机关目前办案机制弊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