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人工生殖技术的介入,亲子关系认定规则日趋复杂。代孕所生子女的身份确认规则因立法对代孕的态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在禁止代孕行为的立法背景之下,依据固有的亲子身份规则,分娩母亲多可以取得亲权。许可代孕行为的立法之下,依据代孕契约,委托母亲多可以取得亲权。但无论立法是禁止还是许可,代孕子女的身份认定都需要司法裁量权的辅助。对代孕子女身份的确定,没有最佳选择,只有利益侧重。  相似文献   

2.
在没有正规的法律明确规定,只有两个部门规章禁止的情况下,代孕,尤其是地下的商业性代孕作为一种打破了传统生育方式的新型辅助生殖技术,催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关于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的讨论中,学者们各持己见。本文通论述个分析完全禁止代孕的弊端,阐明自己对代孕合法化的态度,并提出关于代孕合法化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3.
现今各国的法律对人工生殖技术的态度为或限制或禁止,即便如此都未能阻碍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为的增加。尤以代孕为例,代孕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也使自身所含的价值冲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但是对代孕的全面禁止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将代孕部分合法化,禁止营利性代孕,从而保障特殊群体生育权的有效行使,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析对美国"婴儿M"案的初审法官和终审法官的两次对同一代孕合同的不同态度,指明功利主义和绝对道德主义在代孕合同上的对立。我国有关代孕立法与现实差距很大,运用法律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建议区分代孕合同区别立法。  相似文献   

5.
邢文艳 《法制博览》2013,(7):106-107
代孕,这种代他人怀孕及生育的现象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趋势,已经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它成为了解决不孕症的一种临床选择。然而,它的出现对的社会、法律、道德以及伦理等是一个巨大冲击。挑战了社会秩序、法律秩序、道德伦理,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随着不孕不育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人工生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代孕"势必有其合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谁是妊娠代孕所生子女法律上母亲的问题,理论上存在分娩说、血缘说、意愿说以及子女最佳利益说四种学说,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在这一问题上都还在坚持和固守分娩为母的伦理与法律标准。在立法上,我国也应当坚持分娩为母的标准,只有在无法找到代孕母亲或代孕母亲拒绝抚养孩子的情况下,基于孩子健康成长需要之考量,才宜由法院判令孩子由委托人以收养的方式获得孩子的监护权。立法是处理代孕纠纷最为直接的方式,我国应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专门立法及相关立法,以保障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利益衡量理论是在批判传统法学及概念法学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法学方法论。利益衡量的实质是一种裁判中的思考方法,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存在漏洞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概念法学的形式逻辑推理无法获得公正妥当的裁判结论,而需要裁判者通过利益衡量先寻求一个妥当的结论,然后再从法律规范中寻找根据,并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现有法律规范作出合理解释或者填补法律漏洞,从而弥补成文法的缺陷,实现对具体案件的妥当处理。全国首例代孕子女监护权纠纷案即面临"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二审法院根据利益衡量理论确定了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优先保护地位,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大解释"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这一法学概念的法律解释方法,完成了法律路径之求证,从而使得判决结论更具妥当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在代孕的有效性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导致了跨国代孕的冲突现象,并引发了跨国代孕及外国代孕判决承认问题上的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在一起美国加州法院跨国代孕判决承认的案件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运用利益衡量原则权衡了公共秩序的适用和儿童最大利益的保护问题,赋予了代孕儿童利益更大的比重和更多的考量,以更好地保障代孕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进而承认了美国法院的代孕判决。客观上看,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实践符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原来本意和基本精神,对于整个国际社会准确适用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具有积极的指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与法》2008,(2):39-39
编辑同志:我是个残疾人,尽管已经16岁了,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全靠父母照料,家庭也很困难。为了帮助我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父母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出些钱为我订报刊。我非常感激父母,也很想为父母减轻点负担。因此,我很想了解国家对我们这些残疾人有无特殊的照顾政策?发不发残疾人生活补助费?请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0.
小鱼 《工会博览》2006,(8):22-24
一个漂亮、聪慧的女大学毕业生,因在找工作时遇到暂时困难,情急之下,投身所谓的“代孕行业”。做完两任妈妈后再难舍十月怀胎的情感折磨,在金钱面前,女性、母性该如何回归……入职“代孕”追求高薪1979年,杨琳出生于河北  相似文献   

11.
<正>【主题导引】随着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等新技术开始适用于临床医学领域,我国当前出现了不通过自然的性行为而受孕生殖子女的方式。而"二孩"政策的放开,进一步刺激了社会公众对代孕的需求。在巨大的社会需求之下,越来越多的人签订了代孕协议,代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灰色产业。由此不但引发了父母亲法律地位、家庭的概念等传统伦理问题争议,也对当前固有的亲子法律关  相似文献   

12.
王梦莹 《法制博览》2013,(6):146-147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成为高房价时代的普遍现象,该不动产的归属也成为离婚案件的争议焦点。《婚姻法》、《婚姻法解释二》和《婚姻法解释三》为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归属判断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法条在适用和衔接上仍有一些不明之处。因此,从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之归属的婚姻法适用入手,探讨了父母赠与意思之判断、出资客体以及部分出资等几个适用中的问题,对条文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以自然方式生育是人类繁衍的惟一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渗透到生殖医学领域,运用自然生育之外的方式为人类繁衍后代提供了新选择,人工辅助生育技术使饱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家庭重拾信心。  相似文献   

14.
父母刑事责任法在美国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反逃学法和宵禁法都包含父母对于子女逃学和违反宵禁法的刑事责任。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青少年犯罪形势,关国各个州相继通过新的立法扩大父母刑事责任法的适用范围,并规定了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父母责任法中还为父母设定了防止青少年持有和接触枪支的义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父母责任法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一系列校园枪击案促使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父母刑事责任法的重要性,父母刑事责任法在美国的适用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8):18-18
从小到大,我深深地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事业,当父母需要床前照料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推辞,不能因为我们挣钱少对父母那样小气,中华至今五千年,源远长河孝为先。我们从小可能听到父母在我们身旁说一些谎言,这些谎言中,包含了父母对我们多么深的爱啊,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谎言,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6.
当前,研究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从父母离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性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有目共睹;父母离异使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父母离异后出现的再婚重组家庭,使得未成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一时难以应付。此外,导致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是内因和主要原因,但还有诸如生理变化影响心理、“疾风怒涛”的特殊心理以及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等外因。  相似文献   

17.
郭晴 《工会博览》2008,(12):53-53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默沫 《工会博览》2014,(15):23-25
有多久,没有和父母出去了,哪怕是逛个街、去个超市?小时候,父母总带着我们游山玩水。现在,让我们带上父母去看遍这世间最美的风景。和父母散心亦或远行,游走古镇亦或海岛度假,无论怎样,在父母身边,总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9.
郭晴 《工会博览》2008,(4):55-55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成长,天资聪颖。要发展宝宝的各项智能,环境的刺激和父母的耐心引导必不可少,父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孩子在,父母游,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