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从理论上更好地探讨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首先让我们从一个案例入手。 被告人大学生王某因不满其好友江某对自己的疏远,蓄意报复,准备用化学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试剂硫酸亚铊"使其痛苦、难受"。为此,他到图书馆查阅了《毒理学》、《化学物资毒性大全》和《急性中毒急救》等书,了解了铊盐中毒的症状,同时得知铊盐的致死量8-14mg/kg。在偷到硫酸亚铊后,即于某日在江某的水杯中投了200mg硫酸亚铊,同时为验证硫酸亚铊的毒性,他把与其有过矛盾的本宿舍的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化工产品和化学试剂等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某些剧毒化学品流人社会而被犯罪嫌疑人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时有发生。我市2008年即发生一起用非法销售的硫酸铊投放于被害人家食盐中致8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的特大案件。此类案件中微量硫酸铊的检验尤为重要,结合案例笔者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混杂在食盐、灰尘中的微量硫酸铊及生物检材中微量铊进行了检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方法分析速度快,使用样品量少,检测限可达微克级,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9例铊中毒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铊是一种稍带蓝色的银白色稀有金属,金属铊单体基本上无毒,但是铊盐却有较大毒性,一般所指的铊中毒均指铊盐中毒,而其中又以硫酸铊中毒最为常见。由于铊盐溶液无色无味,且毒性剧烈,所以近年来利用铊盐投毒的案例时有发生[1-3]。利用铊盐投毒隐匿性强,往往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常因诊断不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本文通过对一起2年内,系列铊投毒案的案情及9例中毒者的病史资料进行研究,拟阐明铊中毒症状的特点、毒物分析及损伤程度评定的要点,以期对法医学鉴定有所帮助。1案例资料湖北省某县2000年9月~2003年4月发生的一起铊投毒…  相似文献   

4.
铊(Thallium,Tl)为银白色金属,原子量204.38,易溶于水,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硫酸铊最小致死量为15.8mg/kg。铊定量检验方法较多,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溶出伏安法。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仪法(ICP/MS),使用样品量少,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铊盐溶液无色无味,且毒性剧烈,所以近年来利用铊盐投毒的案例时有报道。利用铊盐投毒隐匿性强,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也因诊断不及时而耽误治疗。本文结合文献,从中毒方式、毒代动力学、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中毒致死量、尸体检查所见、法医学鉴定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对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他杀投毒致慢性隐匿性铊中毒7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铊中毒多属意外 ,投毒罕见 ,本文报道的是利用硫酸铊投毒引起慢性隐匿性中毒的案例 ,以期引起临床和法医工作者的重视。1 案例资料例 1 王某 ,女 ,36岁 ,职员。 2 0 0 0年 5月 10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双下肢疼痛 ,拒触摸 ,不能入睡 ,双手麻木、浅感觉减退 ,两足底痛觉过敏 ,肌电图示双上、下肢神经损害。诊断为多发性神经炎” ,“结缔组织病”。半年前曾因腹痛、皮疹在外科住院 ,当时怀疑“结缔组织病” ,治疗后好转。该次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 ,全身疼痛 ,尤其双手、双下肢痛觉过敏 ,生理反射迟钝 ,并出现脱发 ,呕吐 ,呼吸困…  相似文献   

7.
硫酸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为半合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败血症等。作用机理为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单位,抵制细菌合成蛋白质。临床上曾有报道其肾毒性及前庭神经、听神经毒性作用,对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国内鲜有报道,现报道如下:1案件简介罗某,女,33岁,已婚。某日感冒后在本村医务室内静脉滴注硫酸阿米卡星、盐酸林可霉素治疗。治疗后无明显异常。翌日再次滴注硫酸阿米卡星及盐酸林可霉素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等情况,停药后不见改…  相似文献   

8.
1998年2月20日,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杀人案犯——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王晓龙。王供认:因好友江林同学疏远自己,遂萌发报复他的念头。1997年4月30日,王在常做实验课程的北大化学系实验室的水池边,发现一瓶有英文标签的试剂,经查字典知是“硫酸亚铊”,立即去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毒理学的三本书,查清致死剂量和中毒症状后,精心策划两天,多次去实验室称取“硫酸亚铊”。然后,先投放同班同学陆晨光同学的奶粉中观察陆的反应,后又三次投放江林的水杯中,对两人的投放剂量均超过致死量。二人相继病危,分别住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抢救。公安局迅速侦破了该案。由于对陆、江解毒治疗及时,现已治愈,返校学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 11例中毒者分析研究铊中毒的症状 ,达到了解和认识铊中毒的目的。方法 收集 11例铊中毒的相关资料 ,分析铊中毒的特征。结果 铊中毒的共同特征是出现症状的时候都有四肢疼痛或麻木 ,同时伴有严重脱发。结论 铊中毒依个体的年龄、性别、状态及中毒量不同 ,其发病前具有一定潜伏期。但性别、年龄与死亡的时间关系目前尚不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投毒案件中铊元素的一种快速定性检验方法。方法: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用背散射电子探头(BSE)观察处理后的样品,观察图像中根据元素衬度差异挑选出可能含铊元素的区域,用能谱仪做该区域的元素定性检验。结果能谱分析仪可以很快对各种元素做出准确的定性检验。结论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法对疑似铊中毒案的检验快速、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1.
秦阳 《法律与生活》2013,(15):46-47
因为清华大学朱令中毒案而被世人知晓的"毒中之王"铊,如今成为美国人热议的话题。2013年7月9日,美国新泽西州地方法院对一起重金属铊谋杀案进行了裁定。致命的"流感"2011年1月14日,新年伊始。这天早晨,住在美国新泽西州孟洛市史坦利街一处高档社区里39岁的华裔男子王晓业感觉浑身不舒服。于是,他驱车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医  相似文献   

12.
—青年农民将朋友患病的儿子带到济南,以父亲的名义通过媒体呼吁社会献爱心,爱心捐款高达30多万元。然而,—年后,当他再领孩子外出募捐时,却遭到孩子家人的阻拦。该青年遂向孩子的家人投放重金属铊,患儿的父亲被毒杀身亡,奶奶经抢救脱险,而孩子未能幸免于难,死在了医院,制造了这起全国罕见、令人震惊的重金属铊杀人案。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张某,男,29岁。2011年12月20日与女友喝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怀疑食物中毒,随即到医院就诊。经对症治疗,消化道症状减轻。2012年1月19日,感觉视力下降、四肢乏力、疼痛,并出现脱发等症状,再次到医院就诊。尿化验铊为1483.1μg/L,怀疑急性铊中毒。张某遂报案,经查其女友为某化工厂主管,因双方感情纠纷报复对方。  相似文献   

14.
晓红 《法庭内外》2015,(2):18-20
网络作家丈夫婚后出轨,导致婚姻破裂,安徽省安庆市女孩吴晓芳大义地选择了原谅。昔日的"第三者"却找上门来一再求和,甚至费尽心机,要与她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婚姻路上的三人行,一路风波,转正后的情人将吴晓芳当成了婚姻的"假想敌",她要让其彻底疯狂,既保全声誉也保全婚姻。她分两次从网上购买了5克溴化铊,将丈夫的前妻毒成了植物人。2014年9月2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安徽首例、全国第三例铊中毒案件进行了宣判。  相似文献   

15.
晓红 《江淮法治》2015,(6):50-51
婚姻中没有"三人行"丈夫婚后出轨,导致婚姻破裂,妻子选择了离开,而昔日的"第三者"却找上门来一再求和,甚至费尽心机,与她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谁也没想到,费尽心机的"小三"转正后却将前妻当成了敌人,她要让其彻底疯狂,既保全声誉也保全婚姻。她分两次从网上购买了5克溴化铊,将前妻毒成了植物人。2014年9月2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安徽省首例、全国第三例铊中毒案件。"小三"入侵家庭破灭2012年3月12日的早上,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58岁的张秀琴送刚满3周岁的  相似文献   

16.
官杀官出了新版本。浙江两位女性 官员,都是从省里下派挂职的,都是在 下面的市里做局长助理,都是锻炼培养 的对象,都在竞争省局的一个官位,在 博弈的节骨眼上,在两人世界的"囚徒 困境"中,一位为了冲出"困境",雇凶时 另一位泼硫酸将其毁容! 据8月8日《钱江晚报》报道:绍兴 市国税局局长助理朱迎晖女士惨遭一 神秘男子泼硫酸毁容,公安部门九天九 夜连续奋战,案情终于水落石出。令人 咋舌的是,作案主使者竞是另一名下派  相似文献   

17.
舍曲林(Sertraline),可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增高,发挥抗抑郁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亦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关于舍曲林的检验,使用LC/MS法的报道较多,笔者在工作中将GC/MS法用于生物检材中的舍曲林成份的检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行 《检察风云》2004,(24):32-34
近年来,硫酸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以硫酸毁容报复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感情纠葛。一情不悦,便大打出手,直至两败俱伤。而今,硫酸却泼到了一位风华正茂的女干部身上。是为情而伤?还是为利而伤?硫酸泼面:局长助理半夜喊“救命”夏日炎炎的2004年7月27日,绍兴市区当日的最高气温高达摄  相似文献   

19.
斑蝥中毒常见于用含斑蝥的偏方治疗癌症、月经不调、预防狂犬病、堕胎或壮阳等,也用于治疗风湿痛、牛皮癣及神经性皮炎等,但毒性大、目前较少应用.而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口服含斑蝥虫体中药引起的中毒死亡,尚未见报道.笔者就以斑蝥虫体入中药,口服中毒死亡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 1998年2月20日,春雨潇潇,透着几分凉意。 上午9时30分,由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依法提起公诉的全国第2起“铊”投毒案,在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首次公开审理。关注此案的各界人士纷纷冒雨专程赶来参加,旁听席上座无虚席。 随着审判长一声传唤,21岁的大学生王晓龙走向被告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