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依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个别地方的常委会领导却无心耕种自己的"地",而热衷于在别人的"田"里忙忙碌碌:卫生检查包路包街,计划生育包乡包村,拆迁修路一线指挥,庆典活动到场剪彩,各种会议登台亮相……由于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些于人大工作无关的应酬上,工作也就无暇过问了。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究其原委,不外乎有这么几种原因:一是个别地方的党委对人大工作重视不够,不注意或不懂得怎样发挥人大的作用,一有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就把人大常委会领导当作政府领导来使用,分派他们行使政府领导人的职权。二是个别人  相似文献   

2.
人际关系的健康和谐、团结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列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善于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且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到处都有知音和朋友。就青年官兵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给自己一个好的心境和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为建功军营成才和走上社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使部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浙江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省委提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关键是要加强领导,集中精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会议号召各级领导要进一步下决心,摆脱文山会海和各种应酬活动。要把可开可不开的会议砍下来,把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压掉,把可去可不去的活动减掉。各级领导在这方面要动真格,并且从自己做起,大力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少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掌握情况、研究问题,真正把经济工作抓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摆脱“文山会海”和各种应酬活动,中央三令五申,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总  相似文献   

4.
意义的唤醒     
<正>各位好,我是熊浩,来自复旦大学。除了教学,我闲暇时在微博上,会回答网友们的问题。几年时间积累了数量繁多、不一而足的答疑。可时间久了,我有一个发现:为什么年轻人会那么迷茫。不要误会我,我不是说年轻不可以迷茫——任何人在任何生命阶段都有自己关于生命的困惑,也都会  相似文献   

5.
备课卡片     
减轻压力发挥潜能人有压力是因为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有理想和追求,这是一个健康人正常的心理需要。但压力过大会使人产生焦虑、忧郁、恐惧和紧张等不良心态,消耗精力和时间,损害身心健康。人们在学会承受适度的压力的同时,还要有效地排除过大的压力,使自己进入生活和工作的良性循环,发挥最大潜能。1.要举重若轻,不要举轻若重。多数人的压力感是来自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没必要过分紧张,而应以适度的紧张来面对生活压力,做到遇事镇定自若。若将生活事件中的挫折都当作“火山”、“地震”看待,就会把自己弄得极度紧张焦虑…  相似文献   

6.
时光的彼岸     
与朋友聊到退休的问题。朋友说:"我宁愿一辈子不退休,你看那些退休的老头老太太,整天无所事事,吃饱混天黑,无聊透了。那样的日子,我一天不想过!"我笑了,追求充实的生活,追求生命的价值,没有错。可是,岁月会一天天掳去我们旺盛的精力,让我们做事力不从心,不得不慢下自己的脚步。但是同时,岁月会馈赠我们闲适的时光,让我们慢慢细数和清点一生丰厚的经历。  相似文献   

7.
社会摩擦成本是指因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不合作、不协调而额外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典型的如骚乱、闹事、聚众械斗,会造成停工停产,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政府要为平息事态花费大量的资源。 人际关系的紧张、不协调并不都表现为冲突。由对立情绪导致的不合作态度,也会加大运作成本。最常见的如政府  相似文献   

8.
时下,官场上迎来送往多,相互吃请多,内部参观多,联谊聚会多.这些官场应酬着实让人头疼而又无奈,弄得一些人疲干应酬,劳心伤神.而另有一些官员却陶醉在这种浮华的氛围中,为自己在官场上的升迁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9.
正职业资格证书,今后还要不要考?10月末,2015届毕业生求职就业开始启动。往年这个时候,应届毕业生多在急急忙忙考证、预备岁末应聘高峰时怀揣着各种证照去找工作。今年,很多人却犹豫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到底要不要考呢?真是纠结。不知道会不会被取消,找工作的时候还有没有用?"听说要取消一部分资格证书,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周昊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有的同学甚至说,说不定以后就没有任何证书了。如果是这样,我何必现在花钱花精力  相似文献   

10.
<正>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自己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每每想起这句话,人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保尔·柯察金的光辉形象就会跃现在眼前,同时也不禁想起了那本著名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  相似文献   

11.
不要天天怕吃亏,动辄愤愤然,不要相信“会闹的孩子才有奶吃”,成天在集体里争来夺去,那是误人误己的。事实倒是像我们的前贤主张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换成老外辛姆洛克的说法就是:“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与人为善,与邻为伴。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的质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到处都有知音和朋友,办事左右逢源,很少遇到人为的障碍。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作为青年来说,尤其是大学生,搞好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有一个好的心境和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展自己生存的空间,为走上社会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青年搞好人际关系必须注意一下几个“多点”与“少点”: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互动性。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对你微笑,你对别人关心,别人也会对…  相似文献   

13.
善用人脉不被人卖亲爱的:你常说人际关系最麻烦的地方,就是尽管你愿意付出信任和热诚,还是免不了会遇到背叛或被人欺骗的后果。记得我们刚交往时,我们就曾经谈过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当时你就告诉过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而这也是你到现在为止仍然信奉的人际观念。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被朋友利用或背叛的惨痛经历,借钱不还、为朋友作保遭连累,或是交友过程中发生不愉快的经历。有些人因为这样而产生尽量不要交朋友的心态。其实,这些都是一种人生的阅历和避免不了的状况。而且有时并不完全是对方故意陷害或是有心利用,就像常听人自…  相似文献   

14.
他把记账凭证填好后,手指麻利地在键盘上敲着。突然腰里的手机震动起来,他陡然惊了一头汗,全身仿佛被电击般一阵麻楚。他定了定神,拿出手机接听,是朋友姜武的声音:“晚上有事吗?今天有一个朋友来,你过来陪酒吧。天福居酒楼老地方。” 他出了口气,好吧。 出纳员小罗从洗手间回来,怎么?今天又有饭局啊?你的生活可以啊。 你以为我天天吃别人呢?我还得回请!光这点工资哪应酬得起啊!孩子开学赞助费就七千多。上哪儿去弄钱呢?他苦笑着,天天数着人民币,就是不能装到自己腰包里。 小罗很解人意地点了点头。结账吧,马上该来接款了。 我已经结好…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一家购物网站上,有温州商家在叫卖一项特殊的商品,名叫“摆脱应酬”:你如果有个应酬或约会不称心,只需留下电话号码和约定时间,到时你的手机便会准时响起,让你有借口中途开溜。  相似文献   

16.
你、我、他,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庸庸碌碌就像长空里的一颗星,但并非毫无光华。很多人都会觉得,书本中的大道理我学不来,课文里的长篇大论我看不懂,老师、父母说的一些为人处世的标准、要求离我太远。确实,说句实话,教材里天天诵读的“道德”、“情操”过于完美,谁能保证自己就一定能做好?总之我是不能的,因为我是平凡之辈,我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自己与“完美”的标准差距不要太远。人,其实也不需要太出色,所谓的“伟大”无非是在别人的心目中更能赢得尊敬,而在自己的眼里仍为凡者。现实中,那些高大的人物也会有平凡的一面,而那些不起眼…  相似文献   

17.
傅北水 《半月谈》2001,(16):54-55
有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上网主体之一是在校青少年学生,而其中约有50%的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打联机游戏、聊天或网恋。由于沉湎于网络,一些青少年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往往会产生精神阻碍和精神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多方关注。来自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刘铁榜教授认为,面对心理压力,一定要学会自我减压,要学会求助。国家公务员心理问题表现一:心理障碍。不少公务员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饮食及睡眠问题、焦虑症等亚健康问题。表现二:偏离。公务员牢骚越来越多,问题出在哪儿?刘铁榜教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公务员私下里常有诸如清贫、有想法实现不了、没劲、想应酬,又烦应酬等抱怨。这与民间普  相似文献   

19.
《半月谈》2004,(20):52-57
中学生早恋.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按一般成年人的理解:求学阶段。尤其是学习任务繁重的中学阶段.孩子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十几岁的孩子弄出些卿卿我我、两情相悦的事情,实在不应该。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成人尤其是老师和家长.是否应该自问:我们都曾从花季般的年龄走过.是不是也有过同样的“成长的烦恼”?将心比心.不要总站在成人的立场上。而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判断问题.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在引导孩子从早恋的漩涡里脱身时也就会多一些耐心和尊重.而孩子对这样的教育会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时间     
时间无尽无休,生命前赴后继.无数优秀的生命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使时间有了价值,这便是人类的历史.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时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时间观念,就会占有什么样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