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脉积淀深厚的中国乡村,文化治理尤其具有理念、资源、方式和路径上的历史基础和条件优势。以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为例,观察、分析和提炼出"重建乡村公共生活空间""巩固基层执政基础""构建村庄生活共同体""建构村庄社会生活规则秩序""引领乡村传统创造性转化发展""恢复乡村生产活力、重建乡村生活体系"等方面的乡村文化治理成效,揭示出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已然呈现、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和研究的深层次功能,为探索文化治理的内涵要素和整体框架提供实践案例和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政府规划建设的乡村文化礼堂是当下最为重要的乡村公共空间.它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同时,亦引发形成非政府预期的社会效应.新乡贤全面参与了文化礼堂建设,并将其构建为自身群体的文化交往的调控型公共空间.这种公共空间形式上表现为政府和村民的中介领域,但是在根本上仅代表新乡贤自身.从现实意义看,调控型公共空间发展虽然还不充分,但它是乡村社会的非正式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一肩挑"的乡村正式治理体系下,它可能起到某些辅助作用.在理论意义上,这有助于淡化当代主流公共领域理论的悲观弱点.  相似文献   

3.
论文化礼堂与农村社区治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建构农村社区治理体系离不开农村文化的支撑。浙江文化礼堂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以国家意识形态供给构筑社会核心价值功能;第二,以文化认同方式构筑社区文化秩序功能;第三,以地方性知识涵养社区信任关系。在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中,需要整合传统的乡村文化、赋予现代公民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文化自信"的根底作用。以文化礼堂为载体和平台的农村文化建设,对规范农村文化秩序、打造农民精神家园、提供农民参与的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东海之滨的浙江,坐落在美丽乡村的文化礼堂,已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新地标。在天山南麓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文化礼堂,不仅逐渐成为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还助推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截至目前,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已分别在阿克苏地区的8县1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共援建10个文化礼堂。2015年,浙江还将再援建153个文化礼堂,实现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乡镇一级文化礼堂全覆盖,努力让当地群众精神上亮堂堂。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7,(8):48-49
四年来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乡村基层社会的文化治理上作出了走在前列的创新探索,以来自浙江乡村大地的社会实践,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2013年至今四年来,从试点先行、全面推开,到提质扩面、打造品牌,截至2016年底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527家。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5,(10)
建设农村文化礼堂,需要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新的文化表现形式。浙江省绍兴市通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将现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文化礼堂成为农村特色文化、农民精神家园与乡村新型共同体重构的平台,同时也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感谢各位专家、领导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尧治河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讨会。去年,我们在这里举办了首届尧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鄂西北大山深处的尧治河村,进行"尧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之旅,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为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基层善治等寻求文化解答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有别于西方文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和重点。而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而言,绝不仅是看得见青山绿水,更重要的是留得住乡愁,其中乡村文化是"根"与"魂"。然而,以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对乡村传统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破坏,引起了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乡村文化生态受到破坏,整体呈现出病态。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价值冲突、碰撞过程中,要通过留住乡村文化的传承载体、重塑农民"以乡土为本"的价值观、以文化惯性保持乡村文化多样性、乡村文化与城市化双赢等方式,消弭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文化鸿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18)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浙江省江山市按照"谋划系统化、载体特色化、机制常态化"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市文化礼堂建成数量累计达130余家,建成数量和质量都走在浙江省前列,被评为首批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该市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传承乡风文脉、丰富礼堂活动,成功承办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文化礼堂村歌唱会走进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等活动,逐步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水平,凸显了"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品牌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亦能使一方水土风光无限。2013年,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被列入当年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首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1000家文化礼堂。时隔一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省各地已经诞生了1337家文化礼堂,远超预期。日前,记者走访了绍兴市上虞区一些村落的文化礼堂,在青山绿水间分享农民新的生活观。村民有了舞台走进东关街道担山村文化礼堂,一副"秀美山川孕育担山文明家园,和谐春风沐浴农村先进文化"的对联分外醒  相似文献   

11.
黄亮 《今日海南》2019,(5):26-27
<正>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这个关键因素,而人的眼力、脑力、脚力和笔力,决定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四力"是一组衡量工作的标尺,既可以量一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力度和温度,也可以量一量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和进度。乡村振兴不同于一般性工作,这是用"眼力"观察得出的基本判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一个和谐美丽的乡土中国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一点点呈现出来,这是党中央的殷切期盼,也是全国各族群众的憧憬和向往。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  相似文献   

13.
乡村文化作为蕴含深刻社会变迁意味与人文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国悠久的农业社会的历史记忆的构成部分,同样也是当前强势工业文明冲击之下,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这两个维度,表达的是城镇本位与乡村本位的发展取向与目标,成为当前乡村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无论城镇化与农村"新"化,直接指向了对传统乡村生活体系的重构与建构,国家政策是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力量,经济力量为主要依托和核心考量。乡村文化保护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整体战略之间的巨大张力以及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凸显的是乡村文化价值的隐性与长期性和经济利益的显性与即时性二者之间的冲突。对此,国家必须在进行系统的乡村文化遗存调查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与财政支持,并有效协同市场与社会两大主体,共同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已然发生了深刻变迁,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也随之遭遇了重大转变,但并未质变的熟人社会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最大基础。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曾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考究乡村文化的"历时"和"现时",衰落成为乡村文化的当下生存状态,渐行渐远的乡村忌讳和日益飘零的乡风民俗是其表现形式。乡村文化的日益衰落并不意味着其丧失了存在基础、丢失了社会功能;相反,新形势下挖掘社会治理的文化,可能或可成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15.
北方乡村呈现的民间宗教在乡村的复兴不是简单的政府与民众博弈的结果,而是各种社会力量、文化历史资源相互影响形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原有的自治传统得到了相对的恢复,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也不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根据作者在田野调查研究和其他学者对乡村民间宗教恢复的研究,来观察在北方农村各地方具有普遍性的民间宗教现象是如何逐渐地获得存在合法性的。由于民间毫不张扬的努力,以乡土中国为核心的价值和信仰重新进人了人们的视野,不仅仅再次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为在过去一百多年由于自身价值失落,而备受困扰的中国找到了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着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乡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未能"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力量"凝聚枢"和发展"风向标"。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在充分审视历史经验和认清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添智献力。  相似文献   

18.
从德国“绿腰带项目”看中国休闲创意农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向荣  田斌 《理论月刊》2012,(8):144-148
休闲创意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休闲业态,是集生产、生活与生态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四位一体农业,为国民提供休闲体验为目的是农业经营形态。德国慕尼黑"绿腰带项目"以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文化休闲为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将高质量的生态农业、和谐的土地使用和合理的文化休闲功能开发结合在一起,为我国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在分析"绿腰带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趋势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即发展休闲农场,发展乡村地区深度体验,发展社区支持型农业(市民农园),发展乡村长宿休闲及发展乡村型房车营地等五个方面,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传承文脉 传播文明——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轩 《今日浙江》2013,(15):46-47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府将建设1000家农村文化礼堂列入今年十件实事之一。3月底在临安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对兴建农村文化礼堂工作进行了总动员、作出了总部署。建设文化礼堂的初衷,就是要通过文化设施、文脉传承、文明传播,真正让文化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目前,全省各地掀起了农村文化建设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以降,研究中国的人类学作品始终在人类学与中国研究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内摇摆,并具体聚焦于对华南社会的研究,但是在研究华南社区的过程中,人类学家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社区的对中国的普遍性的理解.正是基于此种逻辑,华南的区域社会文化影响并塑造出一种相对类型化的关于中国的视野与模式,这在讨论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中国乡村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至少在美国学者的相关作品里,"作为方法的华南"这一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