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奇 《传承》2011,(23):64-65
黎族神话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最原始的叙事文学,黎族神话从侧面向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黎族先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从黎族神话的创世说、人类起源说、洪水神话、反抗自然灾害神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黎族神话和中原地区神话之异同。  相似文献   

2.
<正>富宁县板仑乡龙迈村有两百多户人家,主要为彝族同胞,因其服饰的独特而被称为"高裤脚彝"。这里不过"火把节"而过"跳宫节",时间为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活动有严格的程序,内容主要有抢谷种、祭祀祖先、跳铜鼓舞等,这一风俗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跳宫节"是富宁县板仑乡龙迈村彝族同胞的重大节日,是当地彝族同胞纪念祖先、感恩祖先的日子。传说很久以前彝族的祖先与异族发生  相似文献   

3.
公祭是传统社会的公共祭祀行为,包括朝廷对天地、祖先的祭祀,地方对地方山川神圣的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将祭祀看成国家最重要的活动,与保家卫国的战争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4.
黎族织锦大量出现"人形纹"不得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黎族民间和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从祖先信仰这一角度,认为黎族织锦"人形纹"深受黎族民间信仰特别是"祖先信仰"这一文化因子的影响,是这一民族心理和原始宗教观念的外在反映,从现实的功用看,对祖先的追忆往往是氏族人群调整社会关系、加强族群、群体认同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利于团结血缘共同体和识别外族的作用。织锦纹样成为保存和传承民族信仰以及民族心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他者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友贤 《新东方》2008,(10):60-64
黎族群众认为世间万物诸如日月、山川、江河、树木、风雨、雷电等都有灵魂,因此产生了以“万物有灵”观念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衍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宗教信仰意识。黎族社会中蛙崇拜的产生也是源于“万物有灵”观念,主要表现的是对蛙魂、蛙神的崇拜。和广西壮族社会的蛙崇拜相比,黎族的蛙崇拜没有种类繁多的祭祀方式,也没有宏大的祭祀场面,而是以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存在于黎族社会中。  相似文献   

6.
谢东莉 《前沿》2014,(13):189-192
在黎族的社会文化中,始迁祖是黎族峒寨祖先崇拜对象的起点。峒寨始迁祖先迁移的原因有自然灾害、战争、家庭矛盾、游耕生产、仇杀“避鬼”等多个方面。黎人对始迁祖先崇拜从形态类型上可以分为始迁远祖崇拜、始迁近祖崇拜两种,人们对其的信仰已经超越了黎族家祖崇拜中对“祖先鬼”的信仰局限,把其作为神圣的力量进行看待了。  相似文献   

7.
李旭 《今日民族》2004,(7):44-45
黎族是一个海南独有的民族,也是一个勤劳、智慧而独具特色的民族。约在3000多年前,黎族的祖先开始由大陆来到海南岛,并成为了这里的原始居民。黎族的纺织艺术、服饰文化在我国独树一帜,通过纺织品服饰可以区分不同部落的血缘氏族。  相似文献   

8.
彝族祭祖大典“耐母”是以宗支为单位对全宗支共同祖先进行的集体祭祀,也是彝族祭祀活动中规模最大的共祭仪式。“耐母”同时还是分支仪式,多以氏族分衍时具有代表性的某一祖先之名为氏族名称,经过若干代繁衍,该氏族名称就变成支系名称,这是彝族支系繁多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
胡迌 《台声》2007,(10):80-83
台湾唯一供奉原住民的庙宇——采田福地 采田福地——新竹县竹北乡新社村土地公庙,是平埔族竹堑社祭祀祖先与祭祀福德正神的厅堂,由清代乾隆皇帝钦赐所兴建,是台湾唯一的最具规模的原住民祠堂。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日,2014年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在五指山开幕。近万名全省各少数民族市县的黎族苗族同胞代表、五指山市民,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此次活动持续3天,包括"浓情三月三·幸福五指山"主题文艺晚会、黎祖祭祀庆典、原生态民歌对唱、黎锦苗绣技艺比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民族地区旅游推介会、黎族苗族特色美食商品一条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等10余项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刘郁 《人民公安》2013,(6):63-63
萨满作为满人的原始信仰。信奉自然。崇拜祖先,因此清明祭祀又被称为“祭天拜柳”。  相似文献   

12.
农历三月初三,自古以来是海南黎族苗族民间纪念祖先、庆贺新生、赞美生活的传统佳节。每逢"三月三",黎苗族男女身着盛装欢跳民间舞蹈,敬酒对歌,通宵达旦。  相似文献   

13.
李岩 《求索》2014,(11):166-170
高句丽人的祭祀习俗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在祖先、社稷、天地、鬼神的祭祀过程中均能呈现出儒家文化的因子。儒家祭祀文化在高句丽民族得到认可和推广,折射出儒家礼制在高句丽所发生的作用,这为浑江、鸭绿江流域礼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央视春晚《欢乐和谐中国年》里,导演组特意安排了一组经典民族舞蹈作品集锦回顾,其中就有海南的黎族舞蹈《喜送粮》。该舞虽浓缩到1分15秒,但仍使远在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人看了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族》2013,(9):11-11
《狂欢佤部落》汇集了佤族神话传说、祭祀、民风民俗等内容,再现了佤族从原始社会中走来,在佤山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集中展现出佤族文化神秘、古朴、自然,阿佤歌舞粗犷豪迈、阿佤人热情奔放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为古老的佤族文化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6.
月亮山"鼓藏节"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鼓藏节"是以牛牲祭祀祖先的传统民间宗教性节日.作者两次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调查的苗族"鼓藏节",这里介绍了此祭祀节日的基本程式、要点以及包含于其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的祖先就已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历史由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我国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民族的祖先至少在六千年以前就已经使用陶器了。目前,贵州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  相似文献   

18.
外表的陈翘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直直统统,无遮无拦,但表演起黎族舞蹈却明明亮亮,清清爽爽,俏俏丽丽,美仑美奂,似乎黎乡遍地是舞,她只是信手拈来,点舞成金,毫不费力。其实,舞蹈创作是创作者将客观的社会生活转化为个人内在的  相似文献   

19.
宋经 《福建乡土》2010,(2):56-57
古代巫道是后来道教的重要源头。古人以天和祖先能够给人祸福,而天的观念的发展是从死生的灵而来,在《诗经》里常见祭先祖、先王的诗句。无论是崇德报功或祈福禳灾,都以天与祖为崇拜对象。天与祖能保护生人,如一家之长保护他的子孙一样。一切崇拜都依据这信仰而行,故人死亦可以受其家人及后代的祭祀。祖先与鬼神的界限很不明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节庆     
《台声》2005,(8)
5初二高山旅丰年祭台湾高山族庆丰收的祭祀节日,各支系节日的时间与内容不一,一般从农历八月初一起,进行数天。活动以村社为单位,主要包括:收割、尝新、入仓、贮藏等程序都要进行祭祀,感谢祖先的保佑和恩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