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方晓志 《当代世界》2013,(11):61-64
作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南锚",澳大利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部署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提高,美国正在将战略重心向东转移,希望通过强化与澳大利亚的同盟关系,保持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而澳大利亚为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影响力,加强与美国在亚太事务中的合作。美澳扩大军事合作已经成为影响亚太安全格局变化的一个新的变量。  相似文献   

2.
李鹏 《台湾研究》2005,(3):46-51
2月19日,美日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全谘商委员会会议,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表示“鼓励和平解决有关台湾海峡的问题”。这一举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台海安全战略考虑的关注。在美国政府看来,台湾一直是其亚太甚至是全球战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台海安全与美国的亚太和全球安全战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加紧展开各方面新的部署,美国的举措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关系和地区格局影响重大。本文分析了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亚太地区局势产生的影响,提出亚太地区正面临战争与和平、独赢与普赢、猜忌与互信的抉择。文章探讨了亚太新局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认为两岸难以超然于亚太新格局,两岸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关系更加复杂化,但在亚太地区新的矛盾冲突中,两岸可以从新的视角谋求共同出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亚太地区出现了由中美日及东盟四大力量占主导的新的多极化格局。在影响亚太地区秩序构建的四种力量中,东盟这一极可能是最弱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东盟倒向哪一边,都会使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发生倾斜,并导致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重新调整。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是构建亚太区域秩序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当前,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和机遇。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美在亚太地区结构性矛盾的加剧,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竞争也日益明显。中美亚太安全竞争主要缘起于三个方面:中美亚太结构性矛盾是两国亚太安全竞争的战略动因,两国亚太安全政策的针锋相对是安全竞争加剧的直接原因,亚太地区安全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国亚太安全竞争的催化剂。中美亚太安全竞争显著体现在安全观念、安全伙伴、安全议题、地区安全秩序等方面,会在全球、地区和双边三个层面产生影响。在全球层面主要影响国际安全格局和全球安全治理,在地区层面主要涉及地区安全秩序构建和亚太国家的战略应对,在双边层面则关系到中美两国关系的走向。对于中国而言,要加强中美双方在安全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中美在地区层面的包容性合作,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军事史上,与战败的前敌国结盟作为未来战略的基石始于亚历山大大帝,然而由于其英年早逝,其帝国四分五裂,因此不幸缺少历史的事实来印证这一战略的效果。在现代军事史上,二战后美日的军事同盟关系也是美国规划、部署和遂行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时代潮流的演变,这种美日双边安保体制又获得了新的、面向后冷战未来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大国力量此消彼长,形成若干实力相对接近的极化力量。各大国之间的不断分化组合,促使亚太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关系的利益基础和结构性质,中日关系因此经历了一个调整转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冷战后的亚太格局进行阐述并揭示亚太格局的变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地区间制度框架协定的不断搭建,拉美与亚太地区间经济交往日益加深,亚太地区已成为拉美地区最具活力的经贸合作伙伴。在美国主导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和东盟着力倡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太自由贸易区逐步取得进展的背景下,拉美国家对亚太地区日趋多元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受到广泛关注,以重点参与、积极推进的态度开展地区间合作,其中墨西哥、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等太平洋东岸拉美国家表现尤其突出。拉美次区域合作机制太平洋联盟则普遍被视为成员国融入亚太的重要平台。考虑到当前中拉合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拉美国家对待亚太经贸合作的这一立场与态度,有助于中国在推动拉美地区与亚太地区的地区间合作中发挥更为积极和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下个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亚太地区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重心,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如何认识亚太世纪,如何估计未来的亚太合作,这是处在世纪之交的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特朗普东亚行的言行举止非常有选择性,产生的客观效果符合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总体趋势,顺应亚太地区调整与变革的时代需求;美国政府对中国从富变强客观事实的认可,改变了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性质与面貌,在经济与安全两大领域对亚太秩序重构产生积极影响。2017年11月3—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韩国、中国、越南、菲律宾等东亚五国。此行是历届美国总统中出访亚太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小布什2003年访问亚  相似文献   

11.
亚太安全:概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后,亚太地区尚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安全形势急剧恶化。中国地处亚太,又是亚太地区大国,国家利益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与不少亚太国家长期存在领土争端,而且,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大国存在地缘战略和国家统一上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中国政府和学者对亚太安全相当关注,理论界对此做了很大的努力与探索。本文想在此对学界在亚太安全方面所做的探索作一简单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对我国亚太安全研究的梳理 安全研究如同整个国际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一样,它体现着连续性与变化性的统一。在冷战后世界,安全问题仍然在国家战略、外  相似文献   

12.
由我院陈峰君教授主编的《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一书已于1999年7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7万字。 该书以冷战后亚太五大力量中心为重点,以冷战后亚太格局的转变为背景,全面分析了冷战后五大力量中心的亚太战略,相互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是我国全面、系统探讨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3.
张洁 《当代世界》2024,(3):30-35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太地区呈现变乱交织的安全态势,美国深化同盟体系以遏制中国是影响地区局势的主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地区其他力量不断调整对外战略,导致地区格局加速重构。东南亚总体保持合作大局,东北亚、南亚的阵营对抗加剧。大国博弈使地区中小国家面临选边站队压力,进一步增加整个亚太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深度影响亚太地区格局演进。中国以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指引,深化与地区国家各领域合作,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首批F-22A战斗机进驻日本,美国空军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变得十分引人关注,西方媒体称美日同盟某种程度已成为了一个“空军联盟”。美日空军合作的不断深入,必将对亚太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代表了美国空军官方对美日同盟的看法,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亚太格局发展趋势及对两岸关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格局发展趋势及对两岸关系影响许世铨一、前言6月25日,克林顿总统开始为时9天的访华行程,这是9年来美国总统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中美关系实际上走出89年以来的阴影。在亚太地区,象克林顿访华这样的重大政治行动,今年下半年还有多起:9月,江泽民主席...  相似文献   

16.
杨盼盼  何帆 《当代世界》2013,(11):45-48
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区域贸易谈判出现了新一轮高潮。首先,这是因为多边贸易谈判出现停滞。2008年多哈回合终止后,尽管WTO成员国经历了多方努力,但至今为止,多哈回合的谈判都没有正式恢复,世界各国客观上需要新的贸易规则,亚太地区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来源地更是如此。其次,美国近来推动"重返亚太"战略,加速了亚太地区的区域贸易谈判。在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中,制定新型贸易规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前驻日大使、现任布鲁金斯学会主席迈克尔·阿马科斯特撰写的一部论述冷战后美日关系的新著——《朋友还是对手》(于铁军、孙博红译,袁明校),已于1998年2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冷战的结束使维系40多年的美日同盟所具有的动机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当前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生产过程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力量和流动性急剧扩大,改变着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关系的竞争性内涵。基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作者在该书中,依次分析了美日相互依存的状况、两国间的经济摩擦、军事同盟关系、海湾战争对美日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志华 《国际展望》2012,(2):35-47,134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经济上与中国争夺主导权,军事上围堵遏制中国,以图维持"一超"霸主地位;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面临周边复杂形势和压力增大,处理好中日关系在整个亚太格局中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中日共同利益和结构性矛盾,提出了从战略上如何把握中关、中日两对矛盾。中日友好合作、战略互惠符合中国最大国家利益,以及加强中日关系须要经济互联、政治互信、民间交往、地方外事、防卫互动、立足内政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风云     
《南风窗》2014,(9):22-22
奥巴马“打捞”同盟之旅 在奥巴马4月23日开始的亚洲四国之行中,除了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菲律宾都是美国的同盟国。军事同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支柱,奥巴马这次出访的对象选择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为了应对亚太新格局,美国正在对亚太同盟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形式上从传统的双边“辐轴”向多边“网络”转变,功能上从单纯地应对军事威胁转变为维护地区稳定。美困的亚太同盟体系的确正在得到强化,但能否顺利实现升级改造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20.
吴莼思 《国际展望》2015,(2):19-33,146,147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亚太地区涌现出一系列新的安全矛盾,特别是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南海争端、钓鱼岛冲突以及中美战略竞争。笔者认为,当前亚太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要复杂得多,其背后是正在渐获动力的亚太安全架构转型。从内涵上看,亚太安全架构的转型带来了四方面安全挑战:权势转移引发的安全竞争、领土领海争端的集中爆发、地区国家政治转型的安全后果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型安全问题。尽管发展方向尚不明确,亚太安全架构的转型仍显现出两个重大趋势,即亚太地区的冷战结构正逐渐为一种后冷战结构所替代,亚太安全架构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逐渐由美国主导转向由亚洲国家主导。要推动亚太安全架构朝向更加合理与自主的方向转变,亚太地区应进一步凝聚共识,积极打造符合21世纪和平发展特征的规则体系,推进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不断提高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能力,为真正承担起维护亚太和平安全的责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