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美国新能源战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确保美国未来能源安全是美国新能源战略的核心目标。在国内,美国加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推行能源多元化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在国外,美国加强对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控制,同时减轻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并不惜以军事和外交手段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能源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有关中共党史学科中的学术研究,一直存在着简化、分割、封闭的不利状况,缺乏可供操作的中层研究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观察中共党史研究,为中共党史研究引进有关政治、社会、历史的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以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的世界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 ,世界格局变换 ,全球化进程加快 ,使冷战后的世界政治表现出了明显的无序性。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和追求单极霸权的战略 ,破坏了原有的国际合作体制 ,伊拉克战争更是表明了美国的“帝国”野心 ,这将使建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合作的世界新秩序变得更为艰难 ,但历史的方向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接受世界第三大广播公司“德国之声”专访,就两岸关系、港澳问题、台湾对外关系及未来发展等发表了轰动性的讲话。他认为“两岸关系定位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从而彻底抛弃了他多年来“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中华民国在台湾”等的面纱,露出了他主张台独的真面目。这是台湾正式放弃“一国论”,抛出“两国论”的标志,值此千年交替,世纪转换,国际格局动荡变迁之际,它对两岸互动、亚太安全甚至整个世界格局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一、“两国论”出笼的背景争取台湾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是李登辉最终的政…  相似文献   
5.
亚太安全:概念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后,亚太地区尚存在相当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亚太安全形势急剧恶化。中国地处亚太,又是亚太地区大国,国家利益集中在亚太地区。中国与不少亚太国家长期存在领土争端,而且,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大国存在地缘战略和国家统一上的矛盾与冲突,因此,中国政府和学者对亚太安全相当关注,理论界对此做了很大的努力与探索。本文想在此对学界在亚太安全方面所做的探索作一简单的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对我国亚太安全研究的梳理 安全研究如同整个国际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一样,它体现着连续性与变化性的统一。在冷战后世界,安全问题仍然在国家战略、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背景和发展趋势。它对世界事务和国际政治的冲击,要求我们立足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变化性的逻辑统一,重新审视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的楷模──马君武李怀义清朝末年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留学生部痛感中华民族的落后和备受欺凌的耻辱。他们在国外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科学和自然科学,而且负有一种庄严而炽烈的救国救民、复兴民族的神圣使命感,积极投身革命运动,马君武便是其中...  相似文献   
8.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绝对不会想到他会向一个美国记者宣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蒋介石和它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都是纸老虎”。并在此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多年里将美国当作自己的头号敌人。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对这个隔洋相望的民主国家是充满了好感和希冀的,毛泽东崇仰华盛顿,他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巨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寻求使中国富强的道路”。1916年,在致肖子升的一封信中,毛泽东抒发了他对美国寄予的希望:“彼之时,乃十年之后,其地,则太平洋耳,日美战争之说,传之已久,十年之后,中国兴会稽之师,彼则仗同袍之义,吾攻其陆,彼攻其海,既服三岛,东西两共和国亲和接近欢然为经济食货之献酬,斯亦千载大业也已”。历史演进,差一点将毛泽东的这种对美国充满亲和希冀的预言变成现实,在抗日战争的后期特别是1944—1945年间,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曾频繁与  相似文献   
9.
统筹区域发展,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大局”的思想。统筹区域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既要解决体制、制度等基础问题,又要有阶段性具体政策;要以系统的思想,寻求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和平崛起,中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出发一直持不同态度。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理论家从来对和平崛起持悲观态度,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核武器的毁灭性力量和大国之间的相互核威慑还是使现实主义理论给和平崛起留下了一条狭窄的门缝;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合作而不是冲突,从而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体制秩序内崛起的思路,从战略道路上表现为多边主义战略;而建构主义理论通过长期互动实践来建立互信、认同的观点给大国和平崛起提供了另外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