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谋划了当时中国的国家战略。他的思想与当前中国的国家战略具有相当的契合度。研究他的国家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刚 《探索》2020,(1):16-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国之制"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之治"就是新时代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具有鲜明的同构性,从本质上而言它们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具体体现在"中国之制"主要蕴含的领导优势、力量优势、速度优势和目标优势等方面,为"中国之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中国之治"则是"中国之制"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内蕴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形成"中国之制","中国之制"彰显出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推进国家的有效治理,即"中国之治",而"中国之治"又应对当今世界之变,进而推动"全球之治",从而形成了从"中国之制"到"中国之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忧深虑远和脚踏实地的战略家.改革开放以来,他为中华民族所设计的跨世纪现代化发展战略,以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历史进程为判断依据,是一个心清志卓行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蓝图.切实把握邓小平厘定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重力矫正目下心浮行躁的"提速实现"现代化之时风,极具醒警作用;对中国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和和平崛起,更是意义遥深."提速实现"现代化之时风,不符合邓小平厘定的中国现代化之科学战略目标,对当代中国"站的是什么位置"不甚了了,其设定的衡量标准不切实际,思维方式方面也存有缺失,它有损于清明执政,从容施政和国家尊严,应当而且必须缓行.  相似文献   

4.
他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生命点灯人"、"万颅之魂";他是唯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保持着该领域多项世界纪录;从医60年,他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一直忠诚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中国医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就是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神经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忠诚。  相似文献   

5.
费正清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素有"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教父"之称。但费正清却称邓嗣禹为"老师"。他说:"邓嗣禹在他刚到哈佛大学从事汉学研究时,给过他种种指引,他永远感念这位典范的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他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阐明了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方法。他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和发展战略,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努力探寻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何干之以<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一书阐释他的新启蒙思想.他对"何谓启蒙"以及启蒙主体的自我解答,对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激情言说,带有启蒙古典色彩的文化重建设计以及对"新启蒙运动"的多雏理解,他的启蒙思想展示着中国启蒙历史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正享有"小国大领袖"美誉的李光耀是创造新加坡奇迹的主要缔造者。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领袖们在治国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我国改革开放的许多措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这种相类似的发展之路,决定了李光耀的战略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国际事务中,李光耀这位"新加坡的圣人"可谓是国际交往中最受欢迎的人,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都热切地征求他的意见,经常向他请教,而且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亨业的伟大奠基者,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地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并通过实际的步骤加以实现.他领导大规模的社会主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为我国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准备了极为重要的制度的和物质的基础.他以苏联为鉴,提出进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思想,"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他是远见卓识的战略学者,有人说他是游刃有余的外宣专家,有人说他是激情四射的演讲大师,有人说他是炙手可热的明星教授而孟祥青却称自己只是一名军人,一个"忧对天下的军人"。"宗庙社稷之安危,为中国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考与国家相伴生。"思想犀利、气度儒雅,现任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的孟祥青如此描述他的研究专业。2013年教师节,孟祥青站在聚光灯下,荣获"学科学术带头人""、杰出中青年专家""、从事国防教育满30年"三项殊荣。胸怀使命,筑梦杏坛。孟祥青察国是之要,体安危之道,把军人之责、学者之风、专家之范倾情融入到家国使命中。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建树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时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极为关心和重视,他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重要指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以党、国家、人民的事业为己任,具有"先天下之忧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是道德修养的楷模,他被同时代的人赞誉为"现代中国的一个完人"。[1]无论他的思想,他的行动,他的为人,他的待友处家,都是无可訾议的。"[2]他大力倡导"真实朴素之生活,光明磊落之人格"。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严复提出实现近代化的本根在于将工业文明的价值基石--"自由"理念内化为国人价值认同系统的核心思想.为此,严复对"自由"价值进行了三方面的演证在主体性方面,他剖析了中西文化根本精神之差异,为建构中国近代的"自由"人格提供了经验性判剧;在客体性方面,他揭示出自由乃人类进化的必然归宿,为创设中国近代的"自由"国度提供了理论底据;在实践领域,他认同西方"消极自由"的意涵,为"自由"进入中国近代化的实践领域提供了可操作原则.据此,严复尽管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中国近代"自由"理念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举世瞩目。事实上,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保障。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既揭示了中国之"治"的重要经验,也昭示了"中国之治"的成功之道。具体而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善"治"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中国疫情防控的根本价值取向,鲜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的根本力量,也是"中国之治"的力量源泉。作为战胜疫情的两大利器,科技创新之"智"与文化引领之"力"是成就"中国之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荣伟 《先锋队》2015,(5):13-15
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名气"如此之"小",以致于不为一般人所熟悉……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颁奖。作为中国的"氢弹之父",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之一,于敏荣获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于好多人来说,于敏这个名字是首次进入他  相似文献   

16.
吴桂韩 《理论研究》2020,(2):5-10,5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作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从认识论、制度论、实践论三个层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深化思想认识,掌握核心要义,不断提升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张耀南 《新视野》2005,4(1):64-66
中国哲学在处理天地万物的"关系"方面,有一个一贯的追求,就是力图保持事物原有的无限多样性,这就是中国哲学的"和"理想."和"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和"是处理"多样性"之关系的一种方式,"和"是保持"多样性"的一种联合.中国哲学明显地是以"和"为上,以"和"为贵,以"和"为高,以"和"为追求.此种"和"理想与"和式思维",对于纠正"全球化"的偏差,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不断深入,国家的发展理念也在日臻成熟,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时代。文章试从三个层次论述中国文化的战略价值: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历史考察;大变革时代放弃传统、轻视文化的失误以及文化对当前和平发展的战略价值。核心观点是:成为文化大国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应把文化的发展置于国家总体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既加强国内文化建设,也要构建中国自己的对外文化战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自身文化为发展道路保驾护航。同时要树立大国理想,勇于阐释和发挥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政治学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学。在"法治中国"的时代,中国自然应该有以法学为方法论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政治学,可以称之为"政治法学"。在西方,政治与法律历来是一体化的思想体系,因此很多重要的政治思想都可以在法学的思维方式下加以发扬光大。中国政治学的主题无外乎是国家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而从司法主义国家观看国家建设,无疑会有新的发现;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依宪执政",而比较历史研究发现,政治组织主导下的法治建设经验大量存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法治国家建设也是历史之必然。交叉学科的建设,不但具有重大的学科意义,更重要的是发现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论和话语。  相似文献   

20.
悦读     
正政治《大勇中国》作者:伍旭升荐言:该书以阐扬"新民族""新文明"崛起为主旨,既反对狭隘激进的民族主义,又张扬当代中国的大勇精神,诠释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国家意志。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新颖又极富冲击力的主张,如"和为贵岂能一厢情愿""以文明连线战胜民主之弧""重塑21世纪中国的绅士文化""不文明,非中国"等。该书或将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