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对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学术之争,针对以上内容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了明确,即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作为高校来说,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要依据相关法律,对于学生的权利要加以尊重;重视法治教育,建立权利的理念;对于现有的学生权利机制以及学生维权机制进行完善,以此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界定和目前我国高校的权利救济缺陷来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完善高校学生权利救济的措施,从而优化高校学生的权利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森  薛力 《法制与社会》2010,(11):55-56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高校与学生法律纠纷的频发本质上反映出高校的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知情权、申诉权等权利的冲突。如何平衡高校公共管理权与学生个人权利,构建有效的高校与学生间法律纠纷消解机制,既保障高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又能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高校亟待应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高校学生状告母校侵权的案件层出不穷,学生权利的保护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拟通过对高校管理中对学生侵权现象的研究,构建高校学生权利保护体系,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党存红  许佩宁 《行政与法》2012,(12):113-117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律规范体系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调整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所涉及的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学生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学生权利的救济等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本文通过解读并分析其主要内容,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法律规范体系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立法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有利于保障高校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自主管理权是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公立高校为摆脱过多的政府行政干预而提出来的,高校在行使自主管理权过程中有时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随着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高校被学生推上被告席的案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应给予学生提供救济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正常运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刘明霞 《法制与社会》2012,(34):234-235
本文从分析体育权利的概念及内容入手,概括介绍了各专家学者对于体育权利的认识及内容,并探讨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权利保护现状,进而提出实现大学生体育权利的三个途径,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消费,达到健身和实现学生体育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司法实践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有惩戒学生的权力。但是,高校惩戒学生行为的性质如何界定,上述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在实践操作中也存在混乱,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高校与大学生的法律关系进行剖析,认为高校处分权是一种公权力,高校要尊重大学生的权利主体地位,保障大学生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对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认识模糊致使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不断。本文指出在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必须明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多重法律关系,全面把握二者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确保高校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启动,学生权利意识增强,面对学校基于各种事由的退学规定,学生不再简单的顺从,而是寻求法律对自己受教育权的救济.于是,高校成为自己学生的被告的现象也逐渐成为群体性现象.如果不建立带有普适性的解决机制,将使以后不断出现的个案的解决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从而对高校和学生的权利保障形成不利.所以,必须建立完整的高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理论及其纠纷的解决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1.
原光 《法制与社会》2010,(4):186-187
高校学生主体权利的缺失是高校学生管理权滥用的重要原因,而高校治理结构的失衡又是导致学生在高校管理结构中处于无权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保障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必须从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出发对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建立起学生、高校与政府三方权力的有效制衡。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静 《河北法学》2003,21(2):146-150
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特别是对学生学籍的管理是高校行使管理权的内容 ,然而 ,一个已经获得高等学校学生资格的公民 ,接受高等教育是学生的法定权利 ,当两种权利发生冲突时 ,法律如何取向 ?如何平衡呢 ?这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 ,文章认为主要的问题是 :谁有权利剥夺学生的主体资格 ?剥夺的理由由谁来定 ?学生对此能否请求司法救济 ?  相似文献   

13.
优化高校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既是完善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也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面临权利主体不明、权利客体模糊、权利取得位阶缺位等现实困境。为充分发挥专利制度激励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用,应以促进产权自由流转为基础,确定高校职务发明的权利归属规则。首先,明晰高校职务发明的权利主体,赋予单位完整的权利,并将发明人纳入权利配置的主体范畴;其次,明确高校职务发明的权利客体,以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作为权利归属制度的核心;最后,确立高校职务发明的权利取得位阶,在类型化高校职务发明的基础上,灵活化权利归属的配置模式,并合理化约定权属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领域,高校无视在校大学生的权利地位,侵犯学生合法权利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了在校大学生的权利保障要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确在校大学生的权利范围,并对其实现有所保障,便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所必须面对的法律现实。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管理者由于计划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的管理惯性,侵害学生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受侵的缘由,据此,提出了高校学生维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与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校管理者的自主权不是民事权利,而是法律授权和政府下放的准行政权力;学生的受教育权是 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剥夺这种权利(如开除)的理由应由法定,非依法不能被剥夺。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对学生权利的保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依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成为"纸上谈兵",以至于学生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高校学生将母校告上法庭。故有必要将听证制度逐步引入高校学生管理领域,作为一项保护学生权利的有力措施,且对于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实现依法治校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6,(9):21-21
伴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深入人心,公民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几年来,高校频频被学生推上行政诉讼的被告席。事实上,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具体包括:侵犯学生教育权、财产权、人格权、程序性权利,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充分保障学生权益,就必须依法治校、依法管理,这是高等学校实现教书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更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学生的关系存在着纵向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与横向的平等主体间的自由合意的关系(即契约关系)的交集。然而高校在行使管理权时,滥用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从而造成了各种侵犯学生正当权利的事件的发生。本文从高校管理过程中与大学生权利产生冲突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针对隐私权、学习权、知情权、申诉权等方面的权利冲突,立足于现有法律的规定提出了冲突的解决办法,以保障大学生各个方面的正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何景春  夏兵 《行政与法》2008,(2):100-102
如何看待当前高校的学生评教,人们争论颇多。实际上,问题和分歧的实质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拥有评教权及如何行使评教权,而在于高校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应该由学生评教而改变,学生在高校利益分配机制中是否有表达的权利、影响的效力。因此,必须从法学分析的范式讨论当前高校的学生评教,对问题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