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分配过程中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但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准。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效率优先论值得怀疑。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胡余旺 《法制与经济》2008,(22):132-133
公平与效率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准。从社会整体角度思考,效率优先论值得怀疑。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极为复杂,它既是困扰当代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方向和实质的重大问题。由于有些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分歧和争论恰恰由于对公平与效率内涵理解的不同而导致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公平与效率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的问题,伴随着公共管理的发展不断延续。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角度对公平与效率的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我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将公平优先作为价值取向,导致了平均主义。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作为我国发展的基本原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反垄断法作为维护市场市场秩序的法律,通过保护竞争实现其价值。一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是多元化和动态的,而非单一和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其价值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变化。当前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应是效率和公平,并且是个体效率与社会整体效率统一基础上的整体效率和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相统一上的实质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社会现实中较严重的不公平决定了公平价值应优先于效率。  相似文献   

7.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二者的内容、关系和时代意义,都是同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制度和体制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为现代公平注入了新的内容,即权力平等、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利益平等。效率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内容。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互相矛盾又相互依存。公平是一定生产关系下的公平,效率是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效率;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时候,二者才能趋于统一。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徐雅丽 《行政与法》2003,(11):42-44
公平与效率是法律的重要价值。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政府立法需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体现公平与效率这两个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市场领域的政府立法应当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非市场领域的政府立法应当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公平与效率都是法的价值,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应的法律规定,具体分析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下,不同的权利配置方式怎样体现了或效率优先或公平优先的不同价值取向,并以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为视野,试图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一种协调和平衡,使得效率与公平的价值目标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公平与效率同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追求,二者有时不可兼得,表现出对立性,同时又具有统一性,具有正反同向的相互作用。按劳分配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好载体。  相似文献   

11.
陈璇  黄孟洲 《法制与经济》2009,(8):116-117,119
公平与效率问题可谓社会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二者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历史及实践中往往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2.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本文指出作为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公民"基本福利权利"的表现形式,社会保障必然充当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基本社会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追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建立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视角探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理念的实现。文中认为要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就要对社会公平的保障,就要在经济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以期达到效益的增长能为全社会群体所享有,而不是成为某单个人或单个群体的利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而不应该讨论谁优先于谁。当然,这里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指的是一种长远的关系,而不是暂时的静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永久 《法制与社会》2010,(27):190-190
本文指出了解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中不同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正公平与效率的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以缓解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面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更加注重公平”。当前,加重社会公平的砝码已迫在眉睫,但是必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政府应通过政策干预、宏观调控等手段,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郜静 《法制与社会》2010,(8):146-147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社会保障。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物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社会公平问题却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更加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效率问题可谓社会科学发展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二者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历史及实践中往往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虽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社会公平失衡问题愈演愈烈,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如何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18.
赖镜华 《法制与社会》2010,(34):324-325
反垄断法所体现的公平是实质公平。本文在论述公平价值的内涵以及公平价值之所以是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之一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公平价值在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之间、垄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公平价值与配置效率发生冲突时的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争论的永恒主题,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尺度,人们一直把这一矛盾的难题解析称作经济学说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把握,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保证行政公平、高效是行政法的价值目标.应当认识到行政公平不仅仅是公平的行政,而应当是实现公平的行政.行政法上的效率价值,不仅应当为政府行政效率保驾护航,也应当为行政相对人也就是广大民众的行动效率披荆斩棘.尝试用“平衡论”来研究行政法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找到理论上的平衡点,然后进行调和,无论两方哪一方做出让步都不能有损社会和社会主体的基本利益,使之达到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