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29日,台湾宜兰张氏宗亲一行30人在台商张传来、张明正的带领下,赴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北坑村寻根谒祖。虽然气温高达34度,但抵挡不住台湾宜兰张氏宗亲一行的回乡寻根的热情。张氏宗亲一行一到北坑村,就见墙上醒目的欢迎标语:"宗亲情、情深似海,叙宗情、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由台湾世界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鹤凌、马来西亚马氏宗亲总会会长马振全先生带领的马氏宗亲寻根代表团一行30余人专程来到邯郸紫山进行寻根考察。河北省台办、邯郸市委、市政府和邯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热情陪同马氏宗亲寻根团,在紫山举行了隆重的祭祖纪念碑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3.
张开龙  简秀仁 《台声》2000,(2):30-30
“我们是永定人回永定,亲人们这样热情隆重地欢迎我们,怎么受得起呀?”这是台湾桃园简氏宗亲会寻根谒祖团副团长简天送先生在日前永定县培丰镇欢迎仪式上发自内心的感慨。两岸简氏德润后裔1999年12月12日,福建省永定县培丰镇迎来了台湾桃园简氏宗亲寻根谒祖团。这是台湾简氏宗亲会首次组团回祖地永定培丰洪源村寻根谒祖,受到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三级领导和简氏宗亲的热烈欢迎。简氏是中国百家姓中的一个重要姓氏,历代名人辈出。据史料记载,简氏上古远祖可追溯至春秋时代的周大夫简师夫、晋大夫简叔,三国时的简雍则为中古始祖,会益公…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许氏宗亲总会来许昌寻根谒祖去年底,菲律宾许氏宗亲总会一行39人在团长许朽业四个带领下,前来许昌市扬陵县陈化庙乡党村拜橱许氏祖先许由。这是许昌市继1989年5月和今年9月台湾、泰国许氏宗亲总会相继来许根祖之后,接待的第三个重大许氏祭祖团。菲律宾许...  相似文献   

5.
5月9日,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厦门分团赴台南市参加"两岸宗亲交流暨姓氏族谱展",随行的九三学社厦门市委《族谱网络化管理与两岸祖源对接》课题组成员江艺平与台湾六桂宗亲总会新当选理事长、台南市六桂宗亲会荣誉理事长翁瑞昌先生,  相似文献   

6.
正两岸同宗,血脉相通。宗亲文化是联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近日,武汉市台办组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杨国安、武汉江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海等一行7人赴台,开展了为期7天的台湾黄氏宗亲文化探访之旅。寻访缘起郡望、堂号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宗亲家族寻根问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线索。在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7.
<正>1月28日,“台胞寻根工程”系列活动——“台胞寻根闽都行研讨会”在福州三坊七巷海峡青年建筑师家园举行,23位两岸专家学者及宗亲后裔参与。双向奔赴融合发展福建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现场致辞表示,如今,以三坊七巷、船政、闽王文化、城隍庙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为代表的闽都文化、信俗文化已成为联结榕台两地的重要精神纽带。“寻根是两岸的双向奔赴”,这是研讨会上多次被提及的一句话。到场的每位台胞,基本上都与大陆有着相关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8.
杨清钦先生是台湾味丹集团公司董事长,在台湾企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又是一位响当当的大慈善家。他祖籍福建省惠安县,先辈移居台湾已经近300年了。自从他当了全球董杨童宗亲总会理事长后,每年都要率团回大陆寻根祭祖,以表达慎终追远、不忘祖德的虔诚心意。山西代县(杨家将  相似文献   

9.
正由一个寻亲的故事说起2017年的年底,全国台联接到台湾劳动党原主席,现荣誉主席罗美文先生的请求,希望我们帮助台湾新竹县豫章堂凤章公罗氏宗亲会在广东寻根。两岸同胞同宗同族,血脉相连,拿到罗主席从台湾千里迢迢发过来的《豫章堂族谱》后,我们马上联系广东省台联,请他们代为寻找。广东省台联上下联动,发挥各方力量,根据台湾同胞提供的资料广泛寻访。豫章堂凤章公罗氏宗亲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3)
<正>6月19日,第九届海峡百姓论坛在龙岩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的近80个姓氏宗亲代表近1500人,欢聚一堂。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主席吴荣元,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总会长郑昭明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深化两岸民间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亲情  相似文献   

11.
黄国故地迎亲人──记新加坡黄氏宗亲团赴潢川寻根拜祖纪实谷雨时节,春意融融,柳绿花红。演川县迎来了一批外国客人——新加坡南洋黄氏联谊总会寻根恳亲代表团。顿时,古城演川春波欢颜,到处洋溢着演川人民与海外客人友好的情谊。4月19日清晨,新加坡一行33人在团...  相似文献   

12.
林榕生  吕巧琴  叶茂 《台声》2023,(3):74-75
<正>以“心灵契合、‘福’见黄柏”为主题的中华游氏文化园对台交流活动,2月7日在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黄柏乡举行。海峡两岸游氏宗亲齐聚黄柏,以千年传承的中华游氏仙姑信俗文化为纽带,推动闽台经贸合作和民间往来。黄柏乡是柘荣游氏的发祥地、历史名人游朴故里,被海峡两岸游氏奉为“中华游氏仙姑”香脉传承之圣地。据统计,游氏仙姑信众遍布海峡两岸及港澳等地,约有1000余万人。40多年来,台湾游氏后裔纷纷到黄柏乡寻根问祖,游氏仙姑信俗已成为两岸宗亲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4,(7)
<正>共设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四大板块18项活动共设大会活动、基层交流、文化交流、经贸交流四大板块18项活动台湾嘉宾参会人数多达1.2万人,大多数来自基层,共有1.230多个界别和民间社团台湾嘉宾参会人数多达万人,大多数来自基层,共有30多个界别和民间社团新增举办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海峡茶会、海峡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两岸53对乡镇签订对接项目,40余个同名村镇宗亲代表相聚叙亲,8项惠台政策发布两岸对乡镇签订对接项目,40余个同名村镇宗亲代表相聚叙亲,8项惠台政策发布  相似文献   

14.
<正>从厦门出发,开车走3小时的高速,再绕盘山公路行驶约一个半小时,曾嘉治带领的嘉义县大林镇三角里曾氏宗亲团一行10人终于来到了龙岩市上杭县扶洋村。扶洋是他们的祖籍地,他们的原乡。6月15日,参加海峡论坛子论坛"同名村心连心"活动的11对乡亲们开启恳亲之旅。曾氏宗亲团便是其中一对。几百年前,曾氏宗亲因躲避战祸,从福建永定迁往台湾,从此在嘉义县落户成家。1997年,曾氏第30代子孙曾嘉治为完善家谱、寻根问祖,开启了在大陆的寻根之旅。他多次往返大陆,终于寻到了自己的家乡永定,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3)
正1月22日,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台湾洪氏宗亲青少年福建寻根活动营"活动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开营。25名台湾南投县草屯乡燉煌堂洪氏(宗亲)青少年,包括中学生、大学生等多个年龄层,赴闽交流。主办方介绍,活动营主要在泉州、漳州等市县开展活动,围绕姓氏血缘、谱牒文化、闽台宗亲等主题,开展寻根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13)
<正>6月18日,大雨下个不停,但丝毫不影响石狮市永宁镇沙美村卢氏宗亲的心情,他们满怀期待,因为又有台湾卢氏宗亲即将到来——台湾台南市南沙宫卢章明、卢翊宾父子一同来到沙美村寻根谒祖。此行台南卢氏宗亲的"寻根"源自台湾知名学者、沙美乡贤卢用章教授的精心"牵线"。卢章明告诉记者,原来并不知道"沙美"在大陆的哪个地方,自己只靠父亲口传得知家族故事,而通过在台湾户政事务所能查到的最早记录仅为沙美16世的迁台高祖父卢比炒和出生于"明治元年"的曾  相似文献   

17.
修菁 《两岸关系》2023,(5):61-62
<正>近期,两岸交流吹起阵阵“暖风”。随着新冠疫情趋缓,今年以来,两岸同胞围绕民间信仰的线下交流持续热络。不少台湾同胞跨越海峡,到自己信仰神灵的祖庙拜谒进香。以2023年3月为例,福建漳州开漳圣王祖庙总祠陈元光故居燕翼宫管委会联合台湾开漳圣王庙团发展协会等在漳州云霄、台湾桃园两地共同举办开漳圣王诞辰1366周年庆典暨“开漳圣王民间信仰在两岸”研讨会,吸引了近百位岛内宫庙代表、专家学者、宗亲代表出席;福建南安市凤山寺管委会联合台南玉圣宫等举办纪念光泽尊王诞辰1100周年系列活动,吸引了150余名台胞参加;与此同时,台湾妈祖联谊会、台湾中华道教联合总会等岛内信俗联谊会也携宫庙机构代表来大陆拜祭信俗祖神。  相似文献   

18.
吴函陵 《台声》2014,(7):40-41
<正>6月20日至26日,第6届海峡百姓论坛在台湾高雄隆重举行。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与宗亲代表15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的两岸基层宗亲代表涉及60多个姓氏。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溯姓氏之源流,传华夏之文明,架宗亲交流之桥梁,谋两岸百姓之福祉,通过"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海峡百姓"百幅"书画展、两岸各同姓氏宗亲对接等活动,增进两岸同胞的血  相似文献   

19.
<正>"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河南省固始县是闽台大多数姓氏的发源地。近年来,本刊与河南有关方面多次合作,组织两岸有关专家学者、姓氏团体开展了多场有关固始根亲文化的寻根、研讨活动,反响强烈。为了充分展示固始与闽台关系渊源,本刊将组团赴台举办"从固始到台湾图片展"暨两岸根亲文  相似文献   

20.
成龙奎 《台声》2014,(4):70-70
<正>3月9日,在唐代名相魏徵诞辰1434周年之际,由海峡两岸魏徵后裔倡议,福建省平潭县科技文体局、平潭魏氏宗亲联谊会、平潭魏徵文化促进会联办的海峡两岸(中国·平潭)魏徵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平潭综合实验区隆重举行。在追思魏氏先贤的同时,两岸魏氏企业家共同签署投资意向合作协议,拟在当地投资百亿元等文化产业项目,以弘扬魏徵历史文化。来自海峡两岸的400多位魏徵研究者和魏氏宗亲欢聚一堂。其中有台湾世界魏氏宗亲总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