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鹏  何沙 《人民论坛》2013,(7):190-191
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前提与必然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奠定了思想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美德的创新与发展;这两者在阶级基础、服务对象、执行主体、执行保障和生命力上存在着鸿沟。  相似文献   

2.
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骆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形减了许多传统美德,正是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涵育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继承和发杨这种传统...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德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家庭则是传统美德习得与实践的主要伦理场域,家训作为家庭精神风貌的表征,与传统美德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注重家训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对于传统美德的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从阐明"倡导家训文化的动因"出发,结合家训的内容、形式及实现方式等三方面内容分析家训在传统美德的承扬实践中的价值,试图探寻家训文化对传统美德实践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谈市场经济中传统美德的弘扬邓改新1所谓中国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民族精神、气节、情感和礼仪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来看,传统美德是我国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基石。作为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体的中学生,如何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元素。思想政治课教师如果能把教学中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既可以用传统美德教育增强政治课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还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开放性。本文着重探讨思想政治课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谈起,论述了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论述了通过教育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才能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弘扬传统美德与振奋时代精神●易希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认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如何促进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是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一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通俗理论读物。书中系统梳理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的由来、发展和基本内涵,对其新的时代内涵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在很多地方有创新之举。首先,书中提出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再解读。《中国人的美德》一书将“仁义礼智信”看作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并从深厚的历史中寻找根据。“仁义礼智信”是传统“三纲五常”的“五常”,对传统中国人的影响至深。不仅儒家对“仁…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传统美德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患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传统美德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资源,是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需要.传统美德也必须与现代社会实践、现代社会个体生活、现代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地与现代社会相契合,从而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公元15世纪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家意识、献身精神、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我们应该而且可以从郑和下西洋中,发掘传统美德,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吸收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具中国特色;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传播传统美德,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包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有着丰富传统美德资源的我国来说,如何在未成年人中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呢?这里我仅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颜湘君  王滢  戴佶杉 《湖湘论坛》2015,28(2):114-118
弘扬传统美德与公民教育相契合是媒介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湖南卫视于2012年岁首重磅推出的公民道德类栏目——《平民英雄》,通过营造拟态环境,以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宣介平民英雄,弘扬传统美德,宣扬社会公德,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更得到中宣部、新闻局、国家广电总局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要充分发挥古典文献在传统美德承扬实践中的教育功能。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古典文献既是传统美德的主要来源之所,又是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之径。通过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程设置,发现其中与古典文献相关的必修课程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课程数只占全部课程的18%;二是唐、宋时期的文献分别占到相关文献的36%和21%;三是古诗词占到相关课文总数的58%。因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应当调整与古典文献相关的课程数量和课文类型比例,发挥古典文献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布依族民间文学中成功地塑造了布依族古代劳动妇女的各种典型形象。这些女性形象集中体现了布依族妇女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5.
王进喜、王启民,两代“铁人”用自己大无畏的劳动与智慧创造了大庆油田的奇迹,铁人精神因此成为共和国建设者高扬的旗帜,影响了几代人。探寻两代“铁人”的足迹,我们嗅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春天的馨香,感奋到传统美德的张扬。 然而,在劳动光荣、自食其力的传统美德面临“失传”的危机的今天,我们不由要叩问一声——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及分析的目的通过调查与分析,掌握初中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知、情、行的现状,并以此为客观依据,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探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凸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舆论氛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楠 《思想工作》2006,(5):15-15
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在当代社会,到底应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公民道德树起了新的标杆,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面对“八荣八耻”,新闻工作者要怎么办?既要把它作为自己的潜意识行为,从自身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让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规范自…  相似文献   

18.
云南人几乎具备中华民族所有的一切传统美德,其中让人感受最深的恐怕要数云南人的勤劳勇敢、质朴善良、热情豪爽……。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商品大潮冲击下,这些传统美德究竟还有没有“价值”?据笔者的看法,传统美德不可少,若能将其与现代意识“接轨”,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云南人的脑筋就会大大“开窍”。云南人的勤劳是无可否认的,纳西妇女披肩上“披星戴月”的标记就形象地展示了云南人的勤劳志向。具备这一点,云南人就可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地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因此勤劳的美德和现代  相似文献   

19.
马军红 《传承》2009,(22):146-147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孝悌"美德在今天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孝悌"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尤其在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一些传统美德失范的现象,传统"孝悌"仍具有不可泯灭的现代精神与价值,要继续把继承传统美德与发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在培养人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孝悌"美德在今天固然有其局限性,但"孝悌"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等方面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尤其在当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一些传统美德失范的现象,传统"孝悌"仍具有不可泯灭的现代精神与价值,要继续把继承传统美德与发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