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长桥街道园南一村居民区为贯彻落实市委一号课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物业公司、群文团队,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的居民区自治管理框架,通过自治机制,使居民区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小区的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居民群众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一、党建引领,疑难顽症共商议为加强小区管理,健全小区联合工作机制,在园南一村党总支引领下,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商小区急、难、愁。园南一  相似文献   

2.
老旧小区整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基层治理的突出难题.目前老旧小区治理模式面临造血功能缺乏、长效发展持续性不足的困境,难以建立符合基层社区治理要求的社区共治机制、基于居民缴费的长期稳定经费筹集机制和基于对物业企业属性准确定位的物业服务机制.对此,社会企业理论作为一种可兼顾社会性与市场性双重目标,并能补充商业组织和公益组织间混合地带需求空白的新兴理论,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实践形态.以社会企业的"共益"动机为基础,通过重塑老旧小区多方利益相关者角色、挖掘整合配置社区资源、实行本土商业化运营模式及收益支出共商机制等方式,可驱动老旧小区形成合作共赢的长效治理机制和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态.应进一步借鉴欧美地区政策经验,完善与老旧小区社会企业相关的支持、规范和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3.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面向特定空间、特定人群的准公共产品,居民协商是实现这一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但居民的个体理性会导致实施时出现集体行动困境。广州是国内较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城市,通过访谈和政策内容分析梳理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作历程,结合集体行动理论分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面临的协商规模和价值偏好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居民协商集体行动困境的破解之策。广州市的经验不仅为其他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了借鉴,也为今后通过制度设计促成居民集体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形成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民主》2021,(8)
正【提案背景】当前,老旧小区存在"三多三少三难"的问题:一是"硬件改造项目多、长效管理模式少",改造成果巩固难;二是"财政兜底多、社会民间资金少",后续管理资金筹措难;三是"涉及条块部门多,顶层制度设计少",各方沟通协调难。亟需探索老旧小区发展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解决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老旧小区品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5.
环境不正义的决策过程与结果,使社会弱势聚居之小区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伤害,而环境污染为小区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又使得小区居民更加弱势。环境正义运动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要使民众有意识地参与环境政策过程。本文以此为基础,观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华伦郡多氯联苯掩埋场抗议事件的发生,与其後二十几年的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观察华伦郡这段抗议与矫正环境不正义的历史,分别是诉求观点、专业能力、政治结盟以及政策回应。研究结果得出四点结论:首先,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环境正义诉求,是帮助小区内外联盟的重要基石;其次,小区居民专业知识与态度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居民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层次与地位;再次,弱势居民政治力的提升与政治结盟,是提高居民受害事实与基本权益能见度的重要管道;最後,政府的正面响应提升了民泉与政府共同合作解决小区污染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统单位体制的渐行瓦解,城市社区(商品化住宅小区)成为基层公共生活与公共治理的聚焦点所在。面对多元主体构成的复杂的小区政治生态关系网络与力场关系,协商民主强调多元主体以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为联结纽带,以合作与共识为目标导向,强调多元主体间通过对话、商谈,有序参与社区(小区)公共生活,从而实现彼此间的包容、妥协与话语立场间的转换,这为当下复杂的城市社区(小区)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2)
<正>如何把社区居民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合力构建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是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2014年,松北地中海阳光小区居民自发制定文明自律暂行公约,较好地改善了小区卫生环境和邻里关系,拉近了社区、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美丽社区的创建。一、文明自律公约是社区居民生活中碰撞出来的智慧之花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8,(4):111-115
自主治理机制是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之外的第三种治理机制,作为公共事务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自主治理需要解决制度供给、可信承诺与相互监督等三个基本问题。青岛市镇泰花园小区2003年被物业管理公司弃管后,在小区精英的带领下成立两委进行自主治理,解决小区公共物品供给、社会规范提供与小区冲突的化解,成功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镇泰花园小区成功自治的经验是:重视挖掘、发挥小区领袖及小区积极分子的作用,重视制度设计中决策的民主化以及积极培育小区自组织与小区社会资本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小区车库的归属问题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物权法领域热点问题。虽然《物权法》对小区车库归属问题做了原则性的解释,但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小区车库的纠纷依然存在。在立法上应该明确小区车库归全体业主所有,小区车库受益93业主共有,这样才能明确解决小区车库的归属,对住宅小区管理的健康发展和确保住宅物业的保值增值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封闭小区开放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小区开放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类弊病,期望通过开放小区的方式促进周围资源的共享,对已有道路、绿地等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利用,满足城市更新的需要。然而,依照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小区开放会面临业主共有权如何保护,开放范围的确定以及是否能够请求补偿等现实问题,从本质上而言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选择问题。采用设立公共地役权的方式,能够使政府和业主通过事前沟通的方式对相关内容明确约定,在不改变物权归属的前提下,实现小区开放资源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21,(1):82-91
伴随城市发展与住宅更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民众诉求日益上升。一些地方从管理角度先行发布规范性文件,自2015年中央出台相关政策后,各地普遍跟进并加大支持力度,加装电梯变为城市工作的重要任务。加装电梯政策为何发生如此转变,密集性政策背后体现何种治理逻辑?基于文本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政策发展及文本特性发现:政策阶段性发展不完全契合传统政策扩散逻辑,是政府治理逻辑转向之结果。初期政策意在回应民众诉求,属于职能部门管理行为,遵循依法行政原则;伴随中央的"民生工程"定位,在"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类行政任务"驱动下,加装电梯演变为一项地方治理任务,在治理逻辑转向及实践跟进中,政策目标、内容等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普陀区甘泉路街道以精神文明创建带动居民区自治工作创新实践,坚持为民惠民靠民导向,通过融合互助、文化、便民等元素,依托多种项目载体,探索构建志愿与自治融合新体系,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切实提升街道居民文明素养和综合发展水平。志愿+互助打造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甘泉路街道试点将公益与互助相融合,提升公益的参与面和受益面。组织新长小区志愿者成立新长为老服务自管队,由小区党员、楼组长等26名志愿者与小区内52位独居老人结对,并提供家庭互助服务。服务项  相似文献   

13.
正黄浦区豫园街道方西居委地处中心城区,东沿人民路,西至西藏南路,南沿复兴路,北至方浜西路。一直以来,方西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立足社区实际,以服务居民为根本宗旨、以保障社区安全为底线、以强化居民自治为导向,积极培育建设小区各专业委员会及自治团队,扎实"爱民、为民、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党建为组织引领,以居委工作为主要内容,以小区居民为管理主体的自治格局。居委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平安  相似文献   

14.
创建安全小区,是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重新构筑社会治安控防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公安工作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因此,进一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创建安全小区关系的理论研究,并用以指导创建安全小区的实践,也就成为必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安全小区的涵义及特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创建安全小区三个方面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事紧急议,小事定期议,这是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三江首座小区居民的日常。该小区所在的韩家脊社区党委,经常邀请律师到小区的议事亭为居民普法,还聘请了法律顾问为小区的各项工作把脉问诊。目前,四川全省已有62个小区开展法治小区示范创建,目的就是破解小区治理中自治不足、法治缺位等难题。  相似文献   

16.
邻避行动的内在运作逻辑及其回应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1):36-40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邻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邻避行动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在的运作逻辑与动因。行为和集体行动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抓住居民内在认知、质疑、价值诉求、动机直至集体行动的运作逻辑,理清不同阶段邻避行动发展的驱动诱因,即政府与居民间信息不对称,居民对社会信任的缺失,政府对居民诉求消极回应,成本收益不公的理性考量,邻避行为的自发演进等,并采取建立政府与居民互动机制,重塑社会信任基础,注重社会人文关怀,优化利益补偿方案,及时规避邻避行动等有效回应路径,治理邻避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商品住宅小区是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党的领导要全面落实到城市基层,必须在商品住宅小区治理进行破题,深刻把握其基本结构和特点,有效嵌入内部治理结构,与业委会、物业公司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实现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4,(13):41-42
虹口是个老城区,老式公房楼道内乱堆物、乱张贴等不文明现象长期存在,影响了居住环境,虽然多年来花大力气进行了不断的整治,但往往难以达到持久的效果.为了创新治理手段,从根本上探索美化楼道环境的有效方法,激发小区居民美化家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整治的低水平工作方式,进而全面提升小区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2009年,虹口区江湾镇街道推出了住宅楼“漂亮楼道”创建活动,作为文明小区建设实事项目和社区居民自治的实践载体,经过数年的坚持和努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改善和美化了楼道环境,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创建活动也由街道组织引导发展为居民开始自我管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9.
社区更新微基建是面向高品质生活,有效满足社区居民"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小微型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社区更新微基建,对上海建设韧性城市、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发展中小企业以及提高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在明晰建设重点的基础上,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引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注重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加快推进社区更新微基建。  相似文献   

20.
施生旭  陈浩 《行政论坛》2023,(5):140-148
社区治理议题的塑造机制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的重要保障。行政性需求的行动策略根据强弱分为刚性执行与建议倡导,内生性需求的行动策略根据强弱分为自发推动与被动执行,社区治理议题按行政性需求与内生性需求的强弱四个维度划分为摩擦四种类型,即议题推进、议题阻滞、议题排斥和议题忽略。行政性需求与内生性需求在出现作用不一致时将会产生需求摩擦,行政压力主导下的议题往往与居民需求产生冲突,形成议题排斥,需要依靠组织化的诉求表达,通过建立协商机制设置弹性空间以及塑造正式公约充分消解需求摩擦;而内生性需求主导下的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产生议题阻滞,需要凭借社区能人推动、协商规则的正式化以及外部权力结构的嵌入能够有效引导集体行动。基于福州市S小区垃圾分类治理与F小区加装电梯案例实践,探索社区治理议题塑造与摩擦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