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人类面临危机,不仅仅是资源与环境的危机,更是工业文明的危机。生态文明预示着当代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新文明的时代已经开启。处在新旧文明交汇中心的中国,肩负着生态文明模式创新的时代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文明之路,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即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3.
2l世纪钟声的敲响,预示着人类社会已开始由工业经济时代向后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使承载人类生活的栖息地——地球变得不堪重负,人与环境的矛盾骤增。这一切都促使人们在迎接新的经济时代到来的同时,不得不深入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的文明史从原始狩猎文明经农业文明到现在的工业文明,给世界创造繁荣的同时,人类也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生态危机。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指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状态,是时代演化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工业文明的弊端却导致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人类社会产生了发展和生存的矛盾,正是矛盾的出现和解决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李鸣 《前沿》2011,(7):170-174
每一个时代的公众都有与其相匹配的社会责任,从而推动社会的前行。人类正在从工业文明时代转向生态文明时代,与之相匹配的公众绿色责任是生态文明时代公众责任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应然选择。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公众的绿色责任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公众绿色责任运行机制的内涵特征、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傅治平 《湖湘论坛》2007,20(4):39-42
第四文明,又叫生态文明,这是一种被生态环境逼出来的文明.从社会文明发展的纵向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从社会文明的横向面看,随着环境的恶化及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加深,生态文明的主体地位必将被不断提升,成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提并论的一种文明.今天,我们只有"四大文明"共建,做到四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构建起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反思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国家由于制度和文化上的缺陷和弊端,很难在世界生态价值观深刻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而当代中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传统文化天人调谐思想的文化优势,必然引领世界新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潮流.  相似文献   

10.
刘红 《世纪行》2013,(4):11-12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李鸣 《前沿》2010,(19):155-15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然而,科学技术在不同的时代放射着不同的光彩。如果说农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技术呈现了黄色科技文明的色彩,工业文明时代的科学技术呈现出黑色科技文明的色彩,那么,生态文明时代的科学技术则应当呈现出绿色科技文明的色彩。在绿色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主流战略的时代,绿色科技浪潮正扑面而来。本文以生态文明时代为背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绿色科技的内涵特征、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方式决定的。对工业文明时代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全面的生态型生活方式的重构问题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富有解释力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0,(5):90-90
丁鸣、周育国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23期撰文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而人类文明则体现在人的存在及其关系中。尽管我们已步人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向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与完善。历史的发展告诫人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的价值意义日益凸显出来。只有坚持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人类才能走出现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4.
孙一阳 《传承》2010,(24):154-155
人类社会的技术史与文明史同样久远,技术在其演化过程中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着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同时技术的一些负面作用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给文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本文拟通过文明史的视域,考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这三个时期技术的演化,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黄小华 《重庆行政》2010,12(4):80-82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了解的唯一有生命的星体。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扬起了文明的风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劳动、生息、繁衍,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文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文明和以工业为主的工业文明。当代,人类文明正发生着重大的转折,一个新的文明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姗姗走来,生态文明已达成世界性共识。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论生态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锋 《新东方》2002,11(5):62-66
文明是在产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步状态。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最先出现于产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产业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人类社会迎来了工业文明;进入产业经济发展高级阶段以后,生态文明将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文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科技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文化的推动,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所创造的成果还多的物质成果,这是一个“人定胜天”的时代。正当一种乐观的工业文化气息在人们的上空飘荡时,工业化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到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程的最大因素。为此,一种旨在改造人类生存条件,引向新的生存文名价值观,营造绿色文明,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论,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发展中大国之中国时下是多种文明相互渗透,我们能否为人类创造出一新的文明形态?通过多年的马克思哲学和发展战略的结合研究,参照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后工业文明创意,受启于韩民青同志的“转移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我提出我国的未来文明形态应是跨越西方发达工业文明,创建新的信息&#183;生态&#183;人道文明,不应再去赶超西方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创造文明的历史,人的文明是社会一切文明的前提,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永远鲜活的力量,是社会一切文明的核心.现代社会要稳定、持续和健康地发展,必须以人的文明为其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