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我在参观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等几个部门联合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大型主题展览及观看有关长征的电视片过程中,不时被一次又一次在危急与斗争中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的重要会议所吸引、所震撼。于是,我蒙生了对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会议进一步予以梳理和咀嚼的念头,以期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5月1日,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在宁化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长汀杨成武将军纪念广场举行出征仪式。三明市委、宁化、长汀县委有关领导和《我的长征》全体人员出席仪式,6000多名老区群众前来送行新长征队员从老红军手中接过旗帜踏上征程他们将沿红军长征主要线路徒步行程1万多公里 央  相似文献   

4.
陈立平 《广东党史》2016,(10):41-4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1996年《,广东党史》杂志在第5期刊发了刘寒的《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粤籍人员》,确认"中央红军中,粤籍人员参加长征的有61人"。该文对粤籍红军长征史料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成为当时广东史学界关于红军长征史料研究的一项较重要的成果。该文提出的"61人说"成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结论。2011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时,有学者在天涯、新浪等网站发表了关于"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广东籍人员名单"的博客,所列名单也是61人。随着广东地方党史资料的挖掘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粤籍人员增加了新的成员。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分别论证了东莞籍的范伟和潮汕籍的王慰农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我们相信,随着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这个"61人说"的名单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不仅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向世界宣告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而且培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向前。翻开红军长征史料,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军一边频繁地开会,在湘江战役之后尤其明显。70年后的今天再去回顾这一系列会议,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6.
张文成 《世纪桥》2012,(13):22+64-22,64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中国革命,在这次重大战略转移之前红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本文从间接筹备和直接筹备两个层次尤其侧重在思想、组织、人员、物资、军事等方面对红军长征的筹备工作加以概述,从而揭示出这些战略筹备工作对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奋斗》2007,(1):58-5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众多文章里,我看到一篇虽然很短却令人感到十分震撼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我们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学习长征的光荣传统,颂扬长征的革命精神,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琪 《广东党史》2016,(6):9-11
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重要的拐点,一是1935年2月召开的扎西会议,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新起点,一是1935年9月召开的榜罗镇会议,确定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这两个重要的拐点在红军长征途中以及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红军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11.
老山界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我们选编了陆定一的《老山界》,就是为了和读者一起重温红色经典,缅怀难忘岁月,弘扬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2.
《思考与运用》2006,(10):F0003-F0003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就是要我们重温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弘扬光耀千秋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激励全市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新长征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06,(1):60-61
长征是历史纪录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纪念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从第1期起.推出“画说长征”.力图既向广大读者传达缸军长征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感.又反映长征沿途人民在新的长征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06,(12):52-53
年初’我们用一种独有的方式纪念长征——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为主体的年度宣传策划。每期都有长征的话题,每天都有一种崇敬让我们感动。长流水,不断线。长征精神让我们在征文过程中收获了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在近百篇应征稿件中,选登的22篇文章充满了激情,展示了希望。这次征文活动。特色纷呈。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省果洛地区,是青海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全国党史、军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走近福建省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广场暨红军长征纪念雕塑,走近这方神圣的土地,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静静地站立在宽阔的广场上,任思绪飞越千山万水,飞越时空隧道,倾听半个世纪前那红军战士的声声呼号。我犹如看到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胜利和共和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看到一颗颗红星在时代的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红军不得不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长征的胜利,铸就了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9.
孟兰英 《求贤》2006,(10):28-30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不仅以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而向世界宣告。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重要力量。而且培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向前。 翻开红军长征史料。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常是一边行军一边频繁地开会。在湘江战役之后尤其明显。70年后的今天再去回顾这一系列会议,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所发生的一次又一次伟大转折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10月22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