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3,(12):24-25
早春二月。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关注着一个江阴农民的去世。毫无疑问,他就是吴仁宝。任何一个关注、研判中国农村改革和中国农民命运的人,都无法绕过他和他的村庄。吴仁宝缔造了一个"中国农民"的传奇。当下说法,他真正做成了一个中国农民的"中国梦"。中国从来不乏"传奇农民"。与他同时代。  相似文献   

2.
江迅 《新民周刊》2012,(28):74-77
温大侠详细描述当年他在台湾地区被捕、出狱的遭遇,揭开当年遭迫害内情。有人说他隐退了,隐逸江湖20年;有人说他失踪了,销声匿迹20年。这种种说法,并不准确。他,武侠小说大家温瑞安。什么是大腕?大腕就是他不在江湖,江湖仍有他的传说。其实,他依然在写作、出书;百度"温瑞安吧",网民跟帖就有53万多,仅"侠少会员"就达360...  相似文献   

3.
种花与读书     
江迅 《新民周刊》2012,(40):59-59
每次见梁振英,都会与他谈耕耘,听他说"花道"。梁振英喜欢爬山、游泳,也喜欢栽花种菜。在香港政坛,谁都知道他是"花痴",惜花爱草,休息日爱在家的院子里"拈花惹草"。梁振英说:"昨天我还忙里偷闲花了十分钟下种子。"问他,播了什么种?梁振英说:"一种菊花,英文叫cosmos,中文叫波斯菊。我种花经常有一些惊喜,波斯菊品种很...  相似文献   

4.
<正>他是一名企业家,让濒临倒闭的企业变为纳税大户。他是一个人大代表,为除雾霾,让"垃圾"成为"金砖"。他更是一位好人,无私奉献,最终获得"中国好人"称号。他就是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常德市科辉墙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敖治平。  相似文献   

5.
"第三罗马说"与"中国论"是俄中两国在民族意识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自我身份定位的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并非菲洛费依或石介个人的观点,而是一个群体乃至整个民族对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观察和投射。它们是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观念,是对自我、他者认知的一种符号体系。在"第三罗马说"的"我-他"对立认同建构中,他者是认知自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缺乏他者,"我"的身份辨认则无从谈起,在对他者的征服或救助中,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才得以彰显。而"中国论"中的"我"与"他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自我封闭的华夏自我中心主义占主导地位,"我"的作用和地位是文明程度和道德伦理确定下来的,无需对他者给予过多关注,甚至无须与之交往,他者未必是被认知或被征服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阙政 《新民周刊》2012,(13):70-71
许多复杂或看似矛盾的形容词都可以汇聚在他身上。如果要问整体印象的话,见过他的人会告诉你,"他笑起来让人感觉很温暖"。2003年愚人节,张国荣的死震惊全球。现在大家都知道,自杀是因为严重的抑郁症。但在当年,猝然的离世令舆论措手不及,"情变"、"撞邪"、"中降头"……报刊头条上耸动字眼比比皆是。巨星的盛名让公众笼罩在集体...  相似文献   

7.
<正>在执法检查中,他因直言保护黄岑水库饮用水源而"得罪"市环保局长;他创办的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数量为全省企业之最,他的慈心善举荣获"湖南慈善奖"。莽山孕育了谢运良的胸襟,责任融进了他的骨血,凡事用心力去担待。他常说,人大代表就得多为社会担当。他品味担当,演绎慈爱,义无反顾。"走"出来的建议谢运良曾任宜章县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8.
木叶 《新民周刊》2012,(27):72-73
金士杰也知道穷的日子不好熬,但为什么有胆识这么去做?因为他心里储存了好多思想,因为他确定一出手就会有风,因为感觉到有好戏在召唤他。《暗恋桃花源》中永远的"江滨柳"、《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中的"莫利教授",被赖声川导演誉为"台湾现代剧场的开拓者及代表人物"的戏剧表演大师金士杰,成为"新民艺谭"第8期的座上宾,为我们上...  相似文献   

9.
欧仁·梅尔基奥尔·德·沃居埃的文学贡献在于他第一次向法国读者系统全面介绍俄国文学。他的翻译思想是专门针对俄罗斯文学翻译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纠正了当时俄罗斯文学翻译中所存在的删减、改编的问题,倡导"透明玻璃"式的忠实,确立了对待俄罗斯文学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他的"透明玻璃"的理论是19世纪法国翻译摆脱"不忠的美人"传统的努力的一部分,其核心是忠实再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异域"风景",其本质和勒孔特·德·里尔提出的"历史重构"理论是类似的,强调在思想层面上而不是在语言层面上的忠实。  相似文献   

10.
佐藤春夫的中国题材作品《星》是以中国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为框架改编而成的,该作不仅寄寓了佐藤春夫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阐发了他的"东洋"美学。文章通过《星》与"陈三五娘"故事原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该作对"陈三五娘"故事做出3处改动,从中可见,第一、佐藤春夫的中国趣味仅仅是他的亚洲意识的载体;第二、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成为他的中国观的认知基础;第三、他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西方近代主义的认知模式评价中国、判断价值优劣。由此可见,"中国"在近代日本历史上被严重地符号化乃至意识形态化,成为近代日本知识人试图对抗西方文明入侵,实现自我认同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三件装置:"金砖"、黑玻璃和画家在艺术圈里,应天齐被认为是个很会"来事的人"。这个词决无贬义,而是指他不断地借助各种艺术语言来阐述灵感与想法,顶多就是变换频率较高而已。从表面上看,他从来就不安分守己,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他拿起画笔那天起,就立  相似文献   

12.
当前,美国的焦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危机或困境的产物。美国精英阶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一系列的话语策略塑造了一个"邪恶的他者"的虚幻概念,以此烘托"完美的自我",并将二者不断地实质化、绝对化。"他者"想象深深植根于美国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时至今日其潜在的影响依然巨大。正是在"他者"想象的诱导下,当前美国国内族群之间的焦虑情绪不断上升。不仅如此,美国还把对于"自我"和"他者"的二元对立的身份想象投射到全世界,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尤其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邪恶的他者"的想象方式使得美国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霸权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3.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29):63-64
他是《失恋33天》里的高富帅,他是"非常林奕华"舞台上的"千面小生"、"御用男主角",十几年闯荡影视剧江湖,却从不看自己演的片子。他就是王耀庆。从2006年的《水浒传》到2011年的《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6年之间,王耀庆几乎演遍了林奕华近年来所有的戏,而且一演就是将近200场。可以说王耀庆所创下的舞台剧演出场次...  相似文献   

14.
张伟 《新民周刊》2012,(21):70-73
他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他喜欢近台站位,猛打猛攻,他的打法被称为"不讲理"——他是曾叱咤乒坛的欧洲巨星:法国人盖亭。盖亭!没想到,记者竟在上海遇到了老朋友盖亭。  相似文献   

15.
热脸     
《新民周刊》2015,(40):81-81
安格斯·迪顿69岁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安格斯·迪顿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通过对微观问题的研究,他为国家促进福利、消除贫困的政策设计打开了一扇窗"。他出版有《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和不平等的起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瘦竹 《新民周刊》2012,(7):90-90
我们见惯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的形象,而猛虎细嗅蔷薇,千斤拨四两,举重若轻又何尝不是一种魅力呢?卡尔维诺在他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才干之一是绘画。国王要他画一只螃蟹。庄子回答说,为此他需要五年的时间、一幢房子和十二个仆人。五年过去了,他还未动笔。他又对国王说:‘我还需要五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省人大代表,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也是企业的决策者,投身于电力事业三十多年来,因技术能力过硬,工作业绩突出,曾先后获得"国家电力公司抗洪抢险先进个人"、湖南省的"双联工作先进个人"、"电力公司抗冰保电恢复重建功臣"、"娄底市十佳诚信企业家"等光荣称号,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劳动模范"。他就是现任国网娄底供电公司总经理郑满光。  相似文献   

18.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0):46-47
我建"西辛庄市"就是圆了农民的"城市梦",农民想当市民,想享受城市的生活啊!在民生医院他的办公室内,李连成脱掉拖鞋,盘坐在沙发上。每当说得兴起时,李连成总会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配合着身体的动作,比划着手势。他还会不时问一下记者,是否听懂了他带着浓重濮阳口音的普通话。采访中,李连成声音震屋、态度诚恳,努力地解释着他心中...  相似文献   

19.
石渝 《新民周刊》2012,(11):46-47
查韦斯的"癌局",不仅仅是个政治赌局,更是查韦斯乌托邦主义能否继续下去的"困局"。乌戈·查韦斯是一个非凡的斗士。他在拥有67万名粉丝的推特上将自己称为"查韦斯恶魔",而在委内瑞拉俚语中,"恶魔"意为"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人。自查韦斯去年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后,他巧妙利用了这一顽症,使其为政治服务。  相似文献   

20.
徐敬德作为16世纪朝鲜理学思想的核心人物,对朝鲜后世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数量不多,大多收录在《花潭集》中。《花潭集》中收录的诗歌有78首,这为数不多的诗作成为他理学精神得以展现的艺术载体。他的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直接传达他理学观念的,这使得他的诗作具有了很强的哲理性。而且作为一个理学家,徐敬德执着追求"至理"的精神也化身为他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深深地渗透到他的诗作中,使他的诗歌能够寓理于情、借景达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