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双普选"是指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和立法会普选。行政长官普选可能带来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制度的改变、罢免行政长官制度的增设、行政长官政党身份限制的取消,乃至对中央与香港关系提出新挑战。立法会普选可能导致功能组别制度的终结、立法会议员的专职化、分组计票机制的消失、立法会舞台更加重要。"双普选"也可能导致行政和立法的关系发生变化:一是行政主导体制受到冲击,二是两者的紧张关系会有所缓解。"双普选"还将影响香港政党政治:政党舞台扩大,政党角色凸显,政党功能完善,政党立法完备。实行"双普选"之前,一定要未雨绸缪,提前落实一系列措施,确保香港的稳定以及中央与香港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行政主导的"美利坚模式"、"新加坡模式"、"俄罗斯模式",分别是总统制、议会制、超级总统制下的政府运作模式。对香港行政主导制与上述政制模式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香港的行政主导制还需不断优化。香港的行政主导制需要从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香港行政长官在政制中的地位、适当扩大立法会(议员)的权力和寻求政党政治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香港基本法)等法律文件,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化、具体化。鉴于行政长官职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香港基本法等法律文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职条件作出严格规定,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政长官的参选人不得在外国有居留权,行政长官的参选人不得具有政党或政治团体身份,以及行政长官的产生最后须经中央政府任命。这些规定的背后都有深刻原因,目的分别是要维护国家主权,保持行政主导制和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政制架构内,行政长官非政党背景的规定,使任何政党都不能获取最高行政权。香港政党无论是处于履行监督政府职责的考虑,还是应付选举的需要,都需要与政府唱对台戏,但为了反对而反对显然缺乏理性。香港政府与支持性政党之间需要加强联系,双方相互依赖的互动会造就香港特色的政党政府。  相似文献   

5.
行政主导:《基本法》对香港政府体制的民主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孔武 《岭南学刊》2008,30(1):117-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设计了行政主导的政府体制以落实港人治港,然而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都有各自不同的民意基础。由于选举方式和政治团体的参与程度的差异,立法和行政的关系没有理顺,行政主导的政府体制受到挑战。主要官员问责制的导入在香港政制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夯实行政主导的民意基础,加强行政与立法的良性互动,保障香港民主制度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6.
政府现代化,在制度层面上来观察,就是政府制度对于政府构成、行政参与和权力分配所做出的积极反应。从这个意义上,政府现代化可以这样判断:政府结构分化制度化。政府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权力分化.就是政府为自己的权力划定边界,同时与其他权力主体结成某种结构关系.共同调控整个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中国特有的政党制度,遵循党政分开的原则;政府行政权力与监督权力分化。政府现代化,就是要将政府结构分化制度化,使得政府权力的行使在有一定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受到一定的制度制约。政府结构分化制度的有效性。政府结构分化制…  相似文献   

7.
近期香港人们热烈谈论的话题是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第三份施政报告,议论的焦点集中在报告对香港未来发展的定位上。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三,行政首长都要在立法机构提出年度施政报告。今年10月6日,行政长官董建华向香港立法会作了题为《培育优秀人才建设美好家园》的施政报告。这也是他在1997年7月1日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以来的第三份施政报告。施政报告并不意外在董建华提出施政报告之前,香港很多市民期待着施政报告会对纤解当前香港经济困境、刺激经济增长、加速经济复苏提出更多的和更有效的措施;在董建华拟订报告前向香港…  相似文献   

8.
回归以来,基本法原初设计的行政主导制没有得到落实,特区政府权威不彰,施政艰难,常常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行政主导的弱化说明了它无法自动实现,而是要靠一个魅力型权威去推动实现。现代民主仍然需要类似于神性的权威。回归18年来的实践说明,没有政治权威的保障,宪制权力就无法发挥作用。政治权威的实现,一方面必须保证行政长官领导下的政府自主性和超脱性;另一方面还要实现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的有机结合,即行政长官应不断创立宪制惯例,充当与立法会的"伟大沟通者",创造新的社会共识以建立新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9.
郝丽  冯玉丽 《前沿》2023,(6):5-13
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是由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政府主导、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同共治的政党领导型治理。在中国特色政治体系中,党内制度体系与国家制度架构具有共通性和强大的制度合力,党的制度和组织体系能够有效地弥合政府行政体系中科层制的短板与弊端。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也是国家治理的主导者,在各项事务中总揽全局负总责。建构健全公共危机治理的中国模式,必须依托于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解构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三维逻辑,即着力于从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政党间的关系、政党与政府关系的结构分析框架,探究在公共危机治理全过程中党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动员机制、党与民主党派的协商合作机制,以及党的领导决策与政府施策机制,深研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内在逻辑,以期全面科学推进中国特色公共危机治理机制、能力与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香港、澳门、新加坡行政主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效决策的需要,行政主导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的政治现象。由于社会条件的差异,各国各地区行政主导的类型和表现不同,绩效不一。本文对香港与澳门、香港与新加坡的行政主导作比较研究,从政治制度、政府运作、社会条件等不同角度探求了不同形式行政主导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该书《中文版序言》(林勋健撰)中介绍:“《政党政府的性质》一书依据详细的资料,对八个欧洲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奥地利和芬兰——政府与政党的关系进行了深人的综合分析。本书所说的政府,是指以内阁为核心的行政机构,既不包括议会与法院,也不包括地方政府;本书所说的政党,也不是一个国家的所有政党,而是能进人议会和内阁、能支持政府的组成和运作的政党,即所谓的‘支持性政党’。”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4):68-70
7月1日上午9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壁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胡锦涛走上主席台监誓。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曾荫权面对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接着,由胡锦涛监誓,在曾荫权带领下。香港特区第三届政府主要官员上台宣誓就职。宣誓完毕后,胡锦涛同曾荫权及特区第三届政府主要官员一一握手。 随后,由曾荫权监誓,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04年4月15日提交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并在会前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  相似文献   

14.
党内关系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与政党相伴相随的政党现象,党内关系反映政党的基本价值取向,标示政党文明的发展水平,蕴含政党的底气与实力,预示政党的前途;是政党得以建立、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一切政党活动的基础。政党只有确立和协调好党内关系,才能生成并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调整和处理好党内关系是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正确认识党内关系的基础上,从维护共同的信仰、保障党内各主体权利、依法治党等方面加强建设。有利于协调党内关系,更好地促进政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007年12月12日提交的《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咨询情况及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会议认为,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具体产生办法一,和第五届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可以作出适当修改;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在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选举可以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二一七年七月一日)同胞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香港居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向新就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行政会议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香港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7.
捕风捉影     
《干部人事月报》2011,(7):68-68
香港公务员加薪建议获通过 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近日公布,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决定将首长级和高层薪金级别公务员的薪酬上调7.24%,中层薪金级别和低层薪金级别的公务员的薪酬上调6.16%。薪酬调整追溯至今年4月1日起生效。特区政府将在7月8日举行的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会议上呈交薪酬调整建议,以待委员会批准。公务员事务局发言人表示,公务员薪酬的调整幅度与早前提出的薪酬调整方案相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政党: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中央;从领导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党价值观建设是政党在其政治实践中,自觉地调整和变革自身价值观念的行为和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重视自身的价值观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理想和现实的有机统一;坚持从思想上建党;科学认识党的领袖人物的价值观与党的价值观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价值现与其成员价值观的关系;准确把握党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关系;正确对待党的价值观与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关系;总结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随着党的价值观建设实践的发展,党的价值观建设的经验还会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28日,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并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上任。1996年,当董建华在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的投票中以高票当选首任行政长官时,作为总监票人的梁振英,亲手将投票结果呈交予当时担任特区筹委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15年后,当年的监票人已经成为了今天的特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